福州市

什么是“利玛窦规矩”?

2020-12-24 11:42
| | | |

16世纪,天主教自唐、元两代之后,再度传入中国。自明中叶起,耶稣会、方济各会和多明我会的传教士相继来到中国。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耶稣会会士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到达北京,他主张要适应中国国情,以天主教教义与儒家伦理观念相融合为传教策略。利玛窦自称“西儒”,秉持儒家作风,引用儒家经典论证、诠释天主教教义,将天主教崇奉的“天主”(Deus)解释为儒家经典《尚书》和《诗经》中的“天”或“上帝”。 


 

利玛窦把中国敬祖思想同天主教教义相融合,允许教徒保留祭祖祀孔等传统礼仪和社会习俗。他认为中国人在祭祀祖先时只是表达后人对于祖宗先辈的敬意,是“为了教导子孙孝敬仍然在世的父母”,没有宗教含义,本质上并没有违反天主教教义。同时,他认为读书人和官员祀孔是中国的传统,这是“为了感谢孔子在书中传下来的崇高学说”,同样不是宗教性的活动,因而教徒可以到孔庙参加祭祀活动。利玛窦适应中国国情,分别将祭祖和祀孔解释为“尽孝思之诚”“敬其(孔子)为人师范”的非宗教礼仪。在此解释基础上,尊重士大夫和平民的祭祀习俗。清朝康熙皇帝把利玛窦对待中国礼仪的这种态度,称为“利玛窦规矩”。 


 

利玛窦的做法为天主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清初以耶稣会为主体的在中国的传教士继承了利玛窦的传教方针。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时,康熙帝颁布谕旨,准许天主教在中国传播。 


 

17-18世纪,在中国的天主教传教士在对中国礼仪的态度问题上发生了争论。西班牙多明我会和方济各会反对利玛窦的主张,认为祭祖祀孔不能宽容。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这场中国礼仪之争发展为清廷与罗马教廷的公开冲突。康熙帝认为,祭祖祀孔是中国习俗,不含宗教意义。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罗马教廷坚持严禁中国教徒行中国礼仪。清廷认为此举干涉中国内政,毫不退让。康熙帝断然宣布:“自今以后,若不遵利玛窦的规矩,断不准在中国住,必须逐回。”最终在清雍正元年(1723),严禁天主教传教,直至鸦片战争之后。而直到1939年,罗马教廷才撤销了有关中国礼仪的一切禁令。 


 

“利玛窦规矩”后来被用来指称利玛窦“适应性”的传教策略,而其核心就是天主教必须积极、自觉地适应中国的社会、文化和政治,融入中华文化,才能得到发展。 

附件:

政府文件全真版:

温馨提示: 请使用OFD阅读软件浏览源文件,如未安装点击下载

来源:福建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