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胞代表对社会领域建设建言摘编
台胞寿彦轩建议:扩大闽台医疗卫生人才交流规模,在住房、子女教育、职称评定等方面提供更多便利,增强人才归属感。
台胞王量弘建议:推动设立“台胞发展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政策咨询、就业对接、税务辅导、子女教育、医疗社保等集成服务,真正实现“拎包即入住”“落地即生根”。
台胞陈筱婷建议:相关部门提供短视频创作、直播电商等实用技能培训,方便台胞考取网络数字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推动形成“培训—考证—推荐—就业”闭环。
台胞简以信建议:推进产教融合,联合两岸高校开设数字文创产业,培育既懂文化又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组建“两岸青年宣推官”队伍,鼓励用Vlog、直播等形式,在海外社交平台讲述中国乡村振兴、产业创新故事。
台胞马彦彬建议:推动探索制订认证标准与比对程序,促进两岸人才资格互认,推动采认台胞在台湾取得的乡建相关职称证书,共同创新乡建乡创的新工种,如社区营造师、乡村美学指导师等,扩大充实两岸乡建人才队伍。
台胞黄昱皓建议:构建文创资源共享平台,推动文博单位、非遗机构开放馆藏资源,与社会力量合作开发文创产品和服务。整合盘活闲置资产,向社会和专业人才开放,给予相应政策支持。
台胞林俊庆建议:深化海内外流行音乐文化交流,推动省内文化演出行业更多走向海外舞台,带动省内城市经济发展。搭建合作平台,促进文化演出行业与科技、旅游、教育等领域的跨界合作。(记者 尤方明 来源:“十五五”规划省委台胞座谈会)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