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向新而强,台企大有可为
从入围“福州老字号”“厦门老字号”,到摘得“福建老字号”,再到参评“中华老字号”……近几年,随着台资企业的加入,大陆老字号大家庭持续扩容,既展现了大陆为台胞台企谋利造福的诚意善意,也传递出两岸融合发展尤其是经贸深度融合的强劲信号。
国家好,民族好,台湾才会好,台企才会发展更好。大陆始终是广大台商台企投资兴业的最佳选择。
台企获评“福建老字号”,能够共享祖国发展机遇,在更大市场实现更大发展。一方面,在台湾并没有专门的老字号评选机制,企业拿不到老字号的官方认证,导致缺乏官方对品牌的认可、支持,不利于品牌商誉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品牌的成长空间,阻碍了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另一方面,大陆拥有14亿人口,是全球最大和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同时货物贸易规模也稳居全球第一,台企获评老字号将进一步提升知名度和竞争力,有助于更好地拓展大陆市场,这样势必会吸引越来越多消费者为老字号产品买单,甚至还能进一步撬动全球市场,这些利好将推动台企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台企获评“福建老字号”,能够享有与大陆企业同等待遇,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及两岸产业链供应链合作。近年来,大陆尤其是福建在惠台利民政策措施上开大门、迈大步,不断完善保障台胞台企福祉和享受同等待遇的政策和制度,进一步拓宽了台企在大陆发展路径。大陆老字号对台湾品牌开放,正是同等待遇的生动体现,未来这些台企将同等参与政府组织的老字号嘉年华、品牌文化节等主题展会和促消费活动。随着大陆为台胞台企谋福祉的能力更强、条件更多、政策更好,台企老字号势必会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中迎来更大舞台,进而发挥它们在强化两岸产业链、供应链纽带中的独特作用。
台企获评“福建老字号”,能够有更多获得感、归属感、幸福感。两岸融合发展,根本目的是要增进两岸同胞的亲情和福祉,实现两岸同胞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中台商台企是参与者、推动者,更是受益者。一直以来,大陆始终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尊重、关爱、造福台湾同胞,真心实意为台商台企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让台商充分感受到“融合有好处”“获得感满满”。此次,台企获评“福建老字号”,离不开福建首创性提出的“企业在台湾地区经营时间可纳入品牌字号创立年限的计算范围”,这为台商台企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红利,李瑞河、翁英敏等台商直言“可感可及、安心暖心”就是最好的例证。
当然,台企入选“福建老字号”只是新的起点,未来如何搭乘大陆发展快车,实现向新而生、向新而强,甚至“出圈赶潮”,不仅是台商面临的新挑战,也对大陆各地各部门进一步优化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期待并乐见更多的台企成为“福建老字号”“中华老字号”,期待台企与大陆企业同心同行、共创未来,携手做大做强民族品牌,壮大中华民族经济。(记者 刘深魁)
台企名片
天福 天福集团是由台商李瑞河于1993年在大陆创办的茶专业集团。天福开设“天福茗茶”连锁店近1400家,并建有17家茶叶及茶食品工厂,还配套建设了天福茶博物院、漳州科技学院、天福医院、养生文化村等,是世界最大的茶业综合企业。2011年,天福茗茶在香港主板上市,成为“中国茶业第一股”。
翁财记 1951年,创始人翁明财在台湾桃园创立“裕丰瓜子行”,以现炒瓜子起家。1980年,更名为翁财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台湾瓜子类第一品牌。1991年,翁财记到福州投资建厂,成为大陆最早的台资坚果炒货食品企业之一。如今,翁财记的营销网络已覆盖大陆各省区市以及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家喻户晓的瓜子品牌。
金门高粱酒 金门高粱酒品牌始创于1952年,是台湾第一大白酒制造厂。2004年,金门酒厂(厦门)贸易有限公司成立,全面负责金门高粱酒在大陆的市场营销与品牌运营。金门高粱酒以“清中带酱”的独特香型,香、醇、甘、冽的绝佳口感,受到消费者青睐。
马祖酒厂 马祖酒厂设立于1956年,生产的马祖高粱酒浓郁芬芳、甘醇劲爽。酿造的马祖高粱酒普遍窖藏于湿度高、稳定低温的花岗岩坑道中,形成了“绵、醇、净、爽”的独特风味。2021年,马祖高粱酒正式在大陆注册商标,入驻福州三坊七巷“福州有礼”品牌店。
大富翁 “大富翁”,是福州亚湾文具有限公司的一款极具人气的游戏棋。1962年,“大富翁”在台湾发行。1993年,“大富翁”在大陆注册商标并延续至今,2003年,在福州创办公司。目前,公司主要经营银行游戏棋、象棋、跳棋等各式益智游戏棋,在市场上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
正新 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是生产绿色环保型轮胎的知名企业。正新轮胎品牌1967年在台湾创立,如今产品涵盖轿车、摩托车及卡客车等多领域轮胎。1989年,正新轮胎进入大陆市场,成立正新厦门集团。目前,正新在全球拥有5大研发中心、20座生产基地、超过2万名员工,产品行销200多个国家及地区。(记者 刘深魁 整理)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