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福建要闻

2024年全省接待旅游总人数6.48亿人次,增长13.5%;旅游总花费8350亿元,增长19.6%。经测算,全省实现文旅经济增加值突破6000亿元,占全省GDP比重达10.5%。

诚邀八方宾朋 相约“武夷山下”
共襄文旅盛事 共享“清新福建”

2025-04-17 07:25
| | | |

(A)文化旅游产业不断壮大

  ●实施“311”重大项目带动行动,

  218个年度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25亿元,

  占年度计划109%。

  ●累计引进重点项目201个,总投资1491.25亿元。

  ●建立文旅企业“白名单”,促成银企融资合作99.08亿元。

  ●实施观光游览设施更新提升行动等8个行动,

  获得超长期国债资金2.22亿元。

  ●南靖县官洋村入选联合国旅游组织世界“最佳旅游乡村”,

  厦门植物园、龙岩冠豸山成功创建5A级景区。

  ●新评定3家4A级景区、4家省级旅游休闲街区、2家省级旅游度假区。

  ●打造全省数字文旅数据资源中心,

  “畅游八闽”APP累计入驻商户超1000家,交易额超3亿元。

(B)对外对台合作持续深化

  ●“走出去”宣传推介

  赴日本、法国等举办“海丝起点 清新福建”文旅推介会,赴美国开展文旅专题推介,赴葡萄牙、西班牙、埃及等地举办民乐街头快闪、“茶和天下”雅集等特色活动。

  ●“请进来”交流交往

  举办“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福建非遗展演、“丝海梦寻”大型交响音画等活动,开展中国(福建)-匈牙利文化交流周等活动;举办海丝国际文化旅游节,邀请16个国家150家旅行社来闽踩线。

  ●做热入境旅游市场

  出台促进入境旅游高质量发展12条措施,发布10条入境旅游经典线路。2024年全年接待入境旅游人数365万人次、实现入境游客旅游花费超40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92.7%和127.1%。

  ●加强台港澳文旅合作

  开展海峡两岸文博会、海峡旅博会、福建文化宝岛行、香港国际旅游展、澳门国际旅博会、澳门非遗展演等活动。成立海峡两岸民宿融合发展联盟,开展两岸旅游民宿标准共通试点;对台湾“首来族”推行景区免门票等政策,率先恢复福建居民到马祖、金门旅游。

(C)文旅消费市场供需两旺

  ●实施文旅消费主题年活动,

  全年推出810多项惠民措施,开行入闽旅游专列60趟,

  举办8000多场文旅促消费活动。

  ●创新开展文旅“脱口秀”活动,

  发布“福建文旅生活指南”,

  推出“一碗福建福味来”系列短视频,

  全网传播超4.6亿人次,

  福建文旅品牌入选中国品牌建设案例,

  “四时福建”入选全国宣传推广十佳案例,

  簪花围入选中国旅游产业影响力案例。

  ●建成并启用“福建省旅行社信用评价系统”。

  评定第二批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15家。

  建立9个省直部门组成的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厅际协作监管机制。

  出动执法人员开展日常检查9.24万人次,

  检查各类文旅经营单位3.87万家次,

  在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考评中居第2位。

(D)文化赋能势能更加强劲

  ●培育“闽派”文艺精品

  实施新时代精品创作工程,打磨复排33部精品力作,60多个项目入选国家级各类展演和扶持项目,高甲戏《围头新娘》获“五个一工程”奖,实现该奖项“八届蝉联”。举办第九届福建艺术节,推出55部各艺术门类新创剧目,开展1600多场展演活动,85万多人次现场观看。

  ●打造休闲文化旅游示范

  打造4个试点街区,引进120多个非遗业态项目,集中展示非遗项目300多项,4个街区人流量均超1000万人次。

  ●培育“跟着演出去旅行”新业态

  建设8个街头文化艺术街区,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3万多场。出台打造东南演艺经济高地和两岸流行文化中心的政策措施,累计开展营业性演出2.53万场、同比增长54%,营业总收入25.3亿元、同比增长67.5%。

  ●壮大国潮旅行新风尚

  发布“福建文明之光”等首批5条文物主题游径,2024年组织举办各类博物馆展览活动5600余场、参观人数3180万人次。打造《雀起无声》《最忆船政》《唐朝诡事录·西行》等旅游演艺产品。

  2023年、2024年,福建省连续两年举办文旅经济发展大会,对提振行业发展信心,促进文旅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助推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高度评价。

  2025年文旅经济发展大会将于4月17日至19日在南平举办。

  本次大会以“培育文化旅游支柱产业”为主题,以“办一次会、兴一座城、旺一方经济”为目标,突出“文化味”“科技感”“烟火气”三大元素,持续深化做好人气聚合、产业融合、资源整合“三篇文章”,集聚多方力量、汇聚行业智慧,实现“一地举办、辐射周边、带动全省、贯穿全年”的效果,全方位推动福建文旅奋勇争先、再上台阶。

突出“三大元素”

“文化味”“科技感”“烟火气”

  突出“文化味”,办一场提升文化影响力的大会。

  一是开幕式邀请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等文化名人参与大会视觉设计、宣传推介、开幕式导演等环节,将以朱子名句“万紫千红总是春”为立意点,从朱子文化、山水文化、戏曲文化、海丝文化等多维度展示福建“闽派”文化气韵和风采,呈现新时代福建精神特质。

  二是拟发布《大武夷文化旅游圈发展规划》等,推出“闽韵风华”文化大观园文旅融合项目,打造“闽派”文化集萃区,构建“一城看遍千年福建”全景式闽派文化体验生态。

  三是举办首届全国茗宿发展大会暨海峡两岸(福建)茗宿融合发展交流活动,多角度展示“茶文旅”融合发展新成效。

  突出“科技感”,办一场展示福建新形象的大会。

  一是创新数字文旅场景。使用AR、VR、XR等技术,打造集声音、视觉、互动于一体的“山海寻音 八闽有福”沉浸式文化特展,发布《福建24小时》专辑,实现声音数字化存储与传播,打造福建声音名片。

  二是升级数字文旅体验。打造《月映武夷》数字化旅游演艺项目,采用270度包裹式大屏幕,以云雾特效演绎“仙山”神话;策划数字化旅游体验项目,应用AI、裸眼3D等现代科技手段打造“传奇武夷”行浸式数字剧场、“飞越福建”飞行球幕影院等精品项目。

  三是搭建数字文旅平台。把握未来文旅研究院落地福建机遇,加强沉浸式数字文旅体验项目的研究、策划、设计、实施、人才培训等,加快培育文旅新质生产力,打造数字赋能文旅发展示范标杆;开展数字文旅高端对话,打造“山海互联,虚实共生”文旅新名片。

  突出“烟火气”,办一场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大会。

  一是以会兴业促产业发展。省委、省政府将出台培育文化旅游支柱产业的政策文件,从推动文化旅游业强链延链补链、提升文旅设施和管理服务水平、数字赋能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文旅消费市场扩容提质增效等方面推出具体措施,做大做强做优文旅经济。

  二是以会招商促项目赋能。邀请重点央企、国内外知名企业及重点金融机构,聚焦建设福建1号滨海风景道、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五大世遗旅游集聚区、打造东南演艺新高地等重点领域,推出一批重点招商项目,签约一批投融资合作项目。

  三是以会聚人促活动惠民。举办“一路山海一路歌”文旅消费主题年迎五一、暑期主场活动,以及全省群众广场舞总决赛、“清新福建”文旅脱口秀推介活动等系列活动,推动形成“文旅+百业”活动效应,有效激发文旅消费活力;开展“迎宾客引人流”等活动,由省文旅厅指导省旅发集团面向社会发行“清新福建”文旅惠民卡,覆盖景区、住宿、餐饮、演出等多元超值优惠。

做好“三篇文章”

人气聚合、产业融合、资源整合

  持续深化人气聚合,在提升影响力、展示新形象上呈现“新高度”。

  邀请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和世界旅游联盟、海丝沿线和万里茶道沿线国家和地区代表、文化和旅游部等国家有关部委领导、部分省市文旅部门负责同志,以及国内重点文旅企业、金融机构负责人等,带来丰富的资源和先进的理念,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合作机会。

  举办福建文旅经济发展论坛,围绕“打造文化繁荣新地标、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主题,从不同维度围绕人工智能、文旅消费促进、非遗与文旅融合等,共同研讨文旅高质量发展新趋势、新思路。

  持续深化产业融合,在政策赋能培育新业态上激发“燃动能”。

  大会前后,全省将举办文旅消费各类活动1200多场,推出文旅惠民措施120多项,发布消费补贴、商圈联动等政策,激发市场活力。如福州推出文旅消费季,发放文旅消费券;南平武夷山主景区等8家A级景区实行免门票;三明推出“机票在手,免费游7天”航空旅游门票免费政策等。

  全省精心策划推出追风环岛之旅、听海踏歌之旅、海味寻鲜之旅等10条滨海精品旅游线路,以福建1号滨海风景道为核心,进一步串联全省优质文旅资源。

  联合携程举办“幸福追光·一路山海一路歌”福游“4·18”福建文旅消费季活动,开启福建旅行爆款专场直播,为假日文旅市场预热造势。

  全省22家剧院将现场签约加入福建剧院联盟,发布惠民优惠倡议,联合全省优质剧院推出惠民票务。

  银联、相关金融机构、中石化、滴滴、携程、厦航等将发布促消费优惠举措,通过多维度惠民政策叠加,让“游福建”更实惠、更便捷。

  持续深化资源整合,在以投融资对接助力福建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上跑出“加速度”。

  大会期间,将搭建文旅产业投融资对接平台,大力策划实施标志性、引领性强的文旅项目,推出115个文旅经济重点招商项目,总投资超2000亿元,把高质量办会过程转化为文旅产业提质升级的过程,更大程度地助力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加快培育文化旅游支柱产业。

  培育以5个世界遗产地为核心的文旅集聚区,推动成立全省世遗景区联盟,深入打造“观山阅海”1号风景道,联通“闽韵福游”世遗廊道,开发“一程多站”串点成链的业态产品,推动创建一批世界级旅游景区、世界级旅游乡村、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和等级旅游民宿,培育一批八闽文旅名县。

  持续加强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以及中西部文旅大省的区域协作,全力激发文旅投资增量;常态化开展政银企项目对接,深化拓展文旅领域“两新”工作,加快文旅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为福建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增添助力、夯实基础。

加快培育文化旅游支柱产业

  优化产业布局。

  实施全域文旅提升工程,委托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编制《福建作为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的目标、愿景和行动规划》,通过整合世界遗产地等文旅资源,培育5个世界级文旅集聚区;深挖地域特色文化内涵,分类构建蓝色海丝、绿色休闲、红色文化3条旅游带;依托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福建段)等线性文旅资源,精心打造“七沿”文旅产品。

  丰富产品供给。

  重点抓好五项工作:抓文旅融合,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打造“观山阅海”1号风景道,联通“闽韵福游”世遗廊道;抓县域文旅,发展壮大县域特色文旅产业,培育一批八闽文旅名县;抓景地联动,实施景区“强基焕新”工程,推动武夷山、鼓浪屿等培育世界级旅游景区;抓项目建设,实施“311”项目带动行动,加快建设厦门西海湾邮轮城、泉州海洋公园等重大文旅项目;抓品牌推广,开展“一路山海一路歌”系列文旅推介活动,不断扩大“清新福建”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

  强化数字赋能。

  推动文化旅游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从产品、服务和监管等各方面推动文化旅游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建设福建数字文旅管理平台,培育“未来文旅研究院”,打造一批智慧型景区,加快发展文旅新质生产力。

  规范市场秩序。

  落实“放心游福建”服务承诺,完善文旅市场综合监管机制,加大力度整治旅游行业导游乱象、强制消费等问题。深化文娱领域综合治理,推进旅游信用体系建设,为广大游客营造“放心游福建 满意在八闽”的优质文旅环境。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争取财税、金融、用地用海用林等各个方面支持,加快补齐我省旅游基础设施短板,完善文旅公共服务体系。

来源:福建日报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