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感冒试试这些单验方
2016-12-21 17:19
感冒,俗称“伤风”,是最常见的疾病,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节尤为多见。本病可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两类。风寒者症见发冷重、发热轻,头痛鼻塞打喷嚏,浑身酸痛,流清鼻涕等;风热者症见发热重、发冷轻,头痛咽痛,流黄鼻涕,口干等。
神仙粥治风寒感冒
[组成与用法]糯米50克,煮成稀粥,加入米醋半杯,葱白7根(切碎),生姜7片(切碎),煮片刻,趁热饮服。服后盖被睡卧,避免风吹,以出汗为度。
[功效与适应证]方中糯米性味甘平,功能暖脾胃、补中益气。葱白性味辛温,功能发表解肌、利肺通阳、解毒消肿。生姜性味辛温,入药以老姜最佳,功能发表散寒、温中止呕、健胃进食。米醋能敛能散,具有增进食欲,促进消化等功效。此外,食用醋有很好的防治流感的作用,能杀灭多种病菌。数味合用,功能发散风寒,适用于风寒感冒。
按语:
此方为宋代验方,并深受历代医家所看重,认为疗效可信。民国名医沈仲圭在其《食物疗病常识》中对神仙粥便有这样的评价:“神仙粥专治风寒感冒,暑湿头痛,并四时疫气流行等,初得病三日,服之即解。”“此粥专为风寒感冒而设,如属风热感冒,症见高热烦躁、恶寒不明显、咽喉灼痛、痰黄、舌苔黄等热证表现,均不宜选用。”“此方糯米以补养为主,葱白、生姜以发散为辅,而又以酸醋敛之,屡用屡效,非寻常发表剂可比。
蒜头葱姜治风寒感冒
[组成与用法]蒜头1个,葱白7根,生姜3片,白糖适量,水煎服,连服2~3次。
[功效与适应证]方中蒜头是一味很好的调味品,入药能消炎杀菌。冬春季节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和夏秋季肠道传染病多时,多吃蒜头可以防治。蒜头和葱白、生姜合用,治疗感冒效果更好,加入适量白糖,能使患者特别是儿童喜欢服用。
银菊汤治风热感冒
[组成与用法]金银花15克,菊花15克,红枣30克,加水300毫升,煎20分钟,将药汁倒出,药渣再加水适量煎,两次药汁混合,当茶饮。连服数剂。
[功效与适应证]方中金银花性味甘寒,功能宣散风热、凉血解毒,治热毒疮疡、湿热痢疾、外感风热等;菊花功能疏风清热、解毒明目,主治头痛眩晕、目赤烦热、疔疮肿痛等;红枣功能安中益气、调和百药,能减轻银花和菊花的寒凉性。本方不仅治疗风热感冒,还可预防感冒。
预防感冒方
[组成与用法]菊花10克,桑叶10克,薄荷6克,加水500毫升,煎15分钟去渣取汁,代茶常服。
[功效与适应证]方中菊花性味甘苦平,功能清热、祛风、明目、解毒,主治感冒身热、头痛目赤、头眩耳鸣、痈肿疔毒等;桑叶味苦甘性寒,有祛风清热、凉血明目之功效,可治头痛、目赤口渴、肺热咳嗽等;薄荷辛凉,功能疏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透痧疹。本方可治风热感冒,亦能预防感冒。(摘自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老中医霍列五60年单验方秘传》,霍毅、霍筱薇整理。文中的单验方仅供参考,建议应用前咨询专业医生。)
神仙粥治风寒感冒
[组成与用法]糯米50克,煮成稀粥,加入米醋半杯,葱白7根(切碎),生姜7片(切碎),煮片刻,趁热饮服。服后盖被睡卧,避免风吹,以出汗为度。
[功效与适应证]方中糯米性味甘平,功能暖脾胃、补中益气。葱白性味辛温,功能发表解肌、利肺通阳、解毒消肿。生姜性味辛温,入药以老姜最佳,功能发表散寒、温中止呕、健胃进食。米醋能敛能散,具有增进食欲,促进消化等功效。此外,食用醋有很好的防治流感的作用,能杀灭多种病菌。数味合用,功能发散风寒,适用于风寒感冒。
按语:
此方为宋代验方,并深受历代医家所看重,认为疗效可信。民国名医沈仲圭在其《食物疗病常识》中对神仙粥便有这样的评价:“神仙粥专治风寒感冒,暑湿头痛,并四时疫气流行等,初得病三日,服之即解。”“此粥专为风寒感冒而设,如属风热感冒,症见高热烦躁、恶寒不明显、咽喉灼痛、痰黄、舌苔黄等热证表现,均不宜选用。”“此方糯米以补养为主,葱白、生姜以发散为辅,而又以酸醋敛之,屡用屡效,非寻常发表剂可比。
蒜头葱姜治风寒感冒
[组成与用法]蒜头1个,葱白7根,生姜3片,白糖适量,水煎服,连服2~3次。
[功效与适应证]方中蒜头是一味很好的调味品,入药能消炎杀菌。冬春季节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和夏秋季肠道传染病多时,多吃蒜头可以防治。蒜头和葱白、生姜合用,治疗感冒效果更好,加入适量白糖,能使患者特别是儿童喜欢服用。
银菊汤治风热感冒
[组成与用法]金银花15克,菊花15克,红枣30克,加水300毫升,煎20分钟,将药汁倒出,药渣再加水适量煎,两次药汁混合,当茶饮。连服数剂。
[功效与适应证]方中金银花性味甘寒,功能宣散风热、凉血解毒,治热毒疮疡、湿热痢疾、外感风热等;菊花功能疏风清热、解毒明目,主治头痛眩晕、目赤烦热、疔疮肿痛等;红枣功能安中益气、调和百药,能减轻银花和菊花的寒凉性。本方不仅治疗风热感冒,还可预防感冒。
预防感冒方
[组成与用法]菊花10克,桑叶10克,薄荷6克,加水500毫升,煎15分钟去渣取汁,代茶常服。
[功效与适应证]方中菊花性味甘苦平,功能清热、祛风、明目、解毒,主治感冒身热、头痛目赤、头眩耳鸣、痈肿疔毒等;桑叶味苦甘性寒,有祛风清热、凉血明目之功效,可治头痛、目赤口渴、肺热咳嗽等;薄荷辛凉,功能疏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透痧疹。本方可治风热感冒,亦能预防感冒。(摘自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老中医霍列五60年单验方秘传》,霍毅、霍筱薇整理。文中的单验方仅供参考,建议应用前咨询专业医生。)
来源: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