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商标纠纷常见类型有哪些?
(一)海外商标抢注
批量性抢注:职业商标掮客以恶意抢注他国企业知名商标为业,抢注后不投入实际使用,待国内企业发现后协商或主动联系高价转卖,谋取高额利润。
竞争性抢注:国外竞争对手因担心中国企业进入当地市场抢占份额,抢先注册其核心商标,构筑贸易壁垒以阻止中国企业进入。代理性抢注:中国企业的国外当地经销商或代理商抢注商标,以之作为筹码威胁企业,要求获得产品当地独家代理权,实现市场垄断目的。
(二)海外商标侵权
使用侵权: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类或类似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含商品、包装、宣传等场景)。例:在类似电子产品上使用近似苹果的标识,或在商品标题中使用他人注册商标文字。销售侵权: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无论销售者是否明知)。例:销售假冒耐克品牌的运动鞋。
标识侵权: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销售此类标识。例:私自制作可口可乐商标瓶贴用于假冒产品。
反向假冒侵权: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商标并将商品投入市场。例:去除他人知名商品商标后换上自有商标销售。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闽政通APP

闽公网安备:35000899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