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中老年人能一“钙”而论吗?

2023-08-25 09:34
| | | |
    现在补钙已成为中老年人的热门话题,不仅媒体广告宣传的多,医务工作者、中老年人自身和家人等都认为,年龄大了,骨质疏松自然会缺钙,吃些含钙的药总没错。那么,中老年人是不是都应该药物补钙呢?

  很多中老年人出现的骨质疏松,原因不在于人体钙的供应不足,而是人体对于钙的吸收和利用出现障碍。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器官机能减退,分泌各类调节激素的量也减少或比例失衡,导致钙质的吸收减少和利用不足,丢失和排泄钙也增加。与此同时,伴随着年龄的增加和运动功能的减退,骨骼的溶骨作用增强,成骨作用减弱,更加重钙、磷的丢失和排泄。

  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一般中老年人缺钙不是摄入不足,而是利用不足和丢失增加。年龄在60岁以上的人,一般每天需要摄入800毫克的钙,过量的钙并不能被吸收变成骨骼,而游离于血液之中,造成血液中钙离子浓度的增高,引起与其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等。

  英美研究人员对全球1万多名中老年人补钙研究进行了汇总,发现服用补钙药物的中老年人患心脏病的风险比不补的人高出30%,但通过饮食补钙的则无此顾虑。

  所以,除了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因各种原因导致营养不良者外,一般人无需额外的药物补钙,而是应保障日常饮食中有足够的钙源,如多饮牛奶等;并且尽量减少钙的丢失,如少喝咖啡、可乐,少吸烟;另外,多晒太阳和进行户外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

附件:

政府文件全真版:

温馨提示: 请使用OFD阅读软件浏览源文件,如未安装点击下载

来源:省市场监管局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