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合理使用维生素?
2023-08-25 09:34
仿佛一夜之间,维生素成了人们生活中关注的热点。儿童、老人和孕妇都找到了非补不可的理由;而在广告商们的轮番轰炸下,健康的成年人也未能幸免,“亚健康”这个词为维生素的推销找到了合情合理的借口。但是提醒大家,补充维生素需要掌握如下原则。
明确病因 有的放矢
人体通常可以从日常饮食中摄入足量的维生素,一旦发生维生素缺乏,首先要考虑引起缺乏的病因是什么,针对病因采取治疗措施才是关键,不能只是简单地补充维生素。引起维生素缺乏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
1.摄入不足。如偏食、厌食、吞咽困难,以及烹饪方法不当导致食物中维生素流失,胃肠疾病导致吸收障碍(如腹泻、胃动力不足、肠寄生虫病)等。
2.需要量增加。如儿童、老人、孕妇、哺乳期妇女、特殊职业人群(如矿井工人、军人等)及消耗性疾病(如恶性肿瘤、肺部感染、疟疾)患者等,对某些维生素的需求会超过常人。
3.疾病导致缺乏。如严重肝功能不良,易出现维生素K的合成障碍。
4.药物相互作用。维生素与其他药物以及不同维生素之间都有可能发生相互作用,通过影响维生素的合成、代谢或吸收,使体内含量减少。如长期服用广谱抗菌药,可使肠道细菌受抑制而不能合成维生素K;久服液状石蜡可以引起脂溶性维生素的缺乏;长期服用异烟肼的患者,易发生维生素B6的缺乏;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会促进叶酸的排泄等。
严格掌握剂量和疗程
结合维生素缺乏的程度和病因来选择补充的剂量和疗程。如对于从事矿井业的特殊人群,以预防为目的给予维生素D,常用剂量为每日口服400~800单位;但对佝偻病儿童,补充维生素D则以治疗为目的,常用剂量为每日口服5000~10000单位。
合理安排用药时间
为有效提高维生素的利用率,像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应在餐后服用,最好在进食油脂性食物后,因为油脂有利于它们的溶解吸收;而水溶性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不宜空腹服用,否则很可能在人体组织未充分吸收利用之前就被排出。
此外,维生素C会与维生素B12发生反应,使药效降低,需间隔2小时以上分别服用;维生素E与钙离子、三价铁同服会失效,也必须间隔一段时间服用。
避免与食物间的反应
酒精会影响肠道对B族维生素的吸收,最容易引起叶酸缺乏;猪肝内的铜元素会与维生素C发生反应,降低维生素C的效应;维生素C也不宜与海鲜同食,虾和贝类食物中所含的化合物会与维生素C发生反应,产生有毒的砒霜。
明确病因 有的放矢
人体通常可以从日常饮食中摄入足量的维生素,一旦发生维生素缺乏,首先要考虑引起缺乏的病因是什么,针对病因采取治疗措施才是关键,不能只是简单地补充维生素。引起维生素缺乏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
1.摄入不足。如偏食、厌食、吞咽困难,以及烹饪方法不当导致食物中维生素流失,胃肠疾病导致吸收障碍(如腹泻、胃动力不足、肠寄生虫病)等。
2.需要量增加。如儿童、老人、孕妇、哺乳期妇女、特殊职业人群(如矿井工人、军人等)及消耗性疾病(如恶性肿瘤、肺部感染、疟疾)患者等,对某些维生素的需求会超过常人。
3.疾病导致缺乏。如严重肝功能不良,易出现维生素K的合成障碍。
4.药物相互作用。维生素与其他药物以及不同维生素之间都有可能发生相互作用,通过影响维生素的合成、代谢或吸收,使体内含量减少。如长期服用广谱抗菌药,可使肠道细菌受抑制而不能合成维生素K;久服液状石蜡可以引起脂溶性维生素的缺乏;长期服用异烟肼的患者,易发生维生素B6的缺乏;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会促进叶酸的排泄等。
严格掌握剂量和疗程
结合维生素缺乏的程度和病因来选择补充的剂量和疗程。如对于从事矿井业的特殊人群,以预防为目的给予维生素D,常用剂量为每日口服400~800单位;但对佝偻病儿童,补充维生素D则以治疗为目的,常用剂量为每日口服5000~10000单位。
合理安排用药时间
为有效提高维生素的利用率,像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应在餐后服用,最好在进食油脂性食物后,因为油脂有利于它们的溶解吸收;而水溶性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不宜空腹服用,否则很可能在人体组织未充分吸收利用之前就被排出。
此外,维生素C会与维生素B12发生反应,使药效降低,需间隔2小时以上分别服用;维生素E与钙离子、三价铁同服会失效,也必须间隔一段时间服用。
避免与食物间的反应
酒精会影响肠道对B族维生素的吸收,最容易引起叶酸缺乏;猪肝内的铜元素会与维生素C发生反应,降低维生素C的效应;维生素C也不宜与海鲜同食,虾和贝类食物中所含的化合物会与维生素C发生反应,产生有毒的砒霜。
来源:省市场监管局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