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在职党员“双报到”服务基层群众——省直机关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综述(五)
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践行宗旨为民造福是重要目标。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省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会践行宗旨为民造福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持续深化“近邻”党建,与5558个社区建立挂钩共建,先后到共建社区报到服务36594人次,到居住小区报到服务15114人次,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4826次、涉及项目5141个,以“党建红”引领“治理优”,切实增强基层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突出党建引领 吹响 “集结号”
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最鲜明的立场就是人民立场,强调最多的是人民群众,人民至上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省直机关各级党组织持续深化为民宗旨教育、对党忠诚教育和政治机关意识教育,组织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善“社区吹哨、党员报到”工作机制,推动在职党员“双报到”常态化制度化。省委组织部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指导全省机关全面深化“近邻”党建工作,推动33.3万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到社区、小区报到,激励广大党员在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省人大常委会机关、省纪委监委、省委政法委、省农科院把在职党员“双报到”工作作为年度党建计划的重要内容,制定“党员怎么报到”“服务怎么开展”“作用怎么发挥”“机制怎么长效”等具体措施,结合文明单位创建,推动落实在职党员“回家日”制度。省发改委向全委党员干部下发关于深入开展“近邻党建”活动的倡议书,强化主体责任落实。省监狱管理局深化“1234”近邻党建工作法,探索在职党员参与基层治理服务常态化机制,形成“全员全时全面”全覆盖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体系。省药监局健全在职党员“居住在社区、服务在社区”的长效机制,创新志愿服务积分“多一分”模式,纳入支部达标创星加分项目。省供销社以“三联一带”(联社区、联支部、联居民,带领居民参与社区建设)为抓手,积极开展以“服务进社区、携手建和谐”为主题的机关党员进社区活动。团省委建立符合社区实际的工作运行机制,探索具有福建特色的社区共青团“有组织、有人员、有项目、有机制”“四有”工作模式。福州海关建立企业联络员机制,开展“农渔产品绿色快速通关”服务,获得企业普遍好评和赞誉。省农信联社建立“一站式”服务机制,将金融服务与党建共建、志愿服务、文化活动等有机结合,形成“党员+金融助理+志愿者”的服务团队,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效率的金融服务。
深入基层群众 筑牢“连心桥”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对主题教育强化宗旨意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提出明确要求。省直各单位大力弘扬“四下基层”“四个万家”“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优良传统和作风,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走进群众中间,化作一股“红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把在主题教育中激发出来的工作热情,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强大动力。省委省直机关工委组织“福见千万家”“福兴万千企”“福乡同心圆”等新思想“七进”宣讲活动2000多场次,以机关带社会、以党员带群众,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部署开展“四下基层、福行八闽”系列活动,省直各单位累计完成志愿服务2947次,参与活动干部职工27451人次,看望慰问困难群众31376人,为弱势群体解决困难10578个,落实帮扶资金4576万元,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省委办公厅、省委统战部、省水利厅、省审计厅定期深入基层、走访群众,以社区所需、居民所盼为导向,积极探索为民服务项目,为居民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省政协机关开展诚信教育主题宣传、“弘扬雷锋精神 我们携手践行”主题党日、“福行八闽·爱河护河”爱卫宣护、“福行八闽·乐送健康”宣教义诊、敬老尊老志愿服务、政策宣传、民意收集等系列活动。省政府办公厅推行“尊老爱幼、扶困助残”工作法,开展“我和帮扶对象结对子”、“我为帮扶对象办实事”及“我和帮扶对象同过节”等活动,“面对面”零距离倾听人民心声,“点对点”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省检察院创立“党建+邻里帮”志愿服务项目,常态化开展“法治进社区”志愿服务、关心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文明风尚公益行等活动。省总工会开展扶贫帮困、法律援助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以两节送温暖、夏送清凉等为契机,慰问社区工作者、困难党员职工,及时把党和政府以及工会组织的温暖送到职工心坎上。省文联开展“送欢乐下基层”“文艺进万家”等主题志愿服务实践,以文艺的生动形式播洒社会文明、履行社会责任。省残联持续开展“一助一”助残先锋行动,所有在职党员挂钩至少1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定期入户开展帮扶活动。省计生协会开展“三说两访”法律服务活动,受到中国计生协的高度肯定。省气象局深化“气象党建+文明创建”机制,创建“1233八闽气象先锋基层党建示范点”,开展气象系统“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主题实践活动,为社区安装气象电子显示屏、气象科普展牌,开展气象科普知识宣传。中建海峡公司举办“学习二十大 弘扬‘福’文化”、“家门口的诗和远方,邻里间的温暖情长”主题活动,组织党员志愿者主动下沉到属地社区开展慰问孤寡老人、安全反诈宣传等活动。
承诺践诺评诺 服务“零距离”
为民造福,蕴含着党员干部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在主题教育中,省直各单位坚持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把问题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发挥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服务群众的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开展“亮身份、亮承诺、践承诺”活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省委编办、省委改革办、省金融监管局、省妇联、省税务局、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与共建社区项目、需求、资源“三个清单”,打造志愿服务品牌。省委党史方志办发挥省革命历史纪念馆的资源优势,组织优秀讲解员赴社区长者食堂宣讲红色故事。省公安厅深度融合业务工作和志愿服务活动,为社区提供法律咨询、心理辅导、基层治理等方面的专业指导和支持。省司法厅成立禁毒宣传志愿服务队,深入社区、校园常态化开展禁毒宣传工作,宣传国家禁戒毒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有效提升广大群众及在校学生识毒防毒拒毒意识。省自然资源厅开展自然资源管理、防治地质灾害等知识宣传,增强居民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应急减灾防范意识。省应急厅通过开展文明交通、低碳环保、安全教育、弱势群体帮扶等志愿服务活动,倡树了人人参与、支持志愿服务的文明新风。省外办开展“粥香飘古厝,浓浓敬老情”“共学雷锋精神,共建文明城市”“周末卫生日”“温暖榕城”等志愿服务、文明实践活动。省通信管理局开展“雷锋精神同弘扬、科技志愿在行动”志愿服务活动和“爱卫同行、健康您我”志愿服务活动,发放普法宣传材料,讲解网络安全、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知识。省烟草专卖局打造“金叶情”志愿服务品牌,广泛组织开展“邻里守望·情暖八闽”等党员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共建社区开展“情暖烟农”等系列志愿服务主题行动。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二局科普基地以“立足地学、始行天下”为主题,为社区青少年学习地学知识提供志愿讲解服务,带领进入地学知识的趣味世界。
共建共治共享 打造“幸福家”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不断地提醒着党员干部要以人民为中心,做到为民办事、为民造福。省直各单位坚持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以“民事、民议、民决”为导向,整合资源、搭建平台,着力破解基层治理力量薄弱、资源不足等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全面提升社区资源整合力,不断凝聚基层治理的“新合力”,增添“新活力”。省委网信办、省法院、省国防动员办、省委党校、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福建局组织党员干部下沉社区一线,围绕网格治理、物业管理、老旧小区改造等重点工作,引导社区重点推进项目,建立重点项目任务清单,帮助社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省委宣传部向社区捐赠党建、科普等各类书籍,加强对社区广电网络设施维护和“三电”设施保护宣传。省委老干部局每年拨付资金1.2万元与社区困难群众开展结对帮扶,为社区收集改造维修基金、增设丰巢智能柜、升级安防监控系统、进行零量修缮,参与居住小区环境整治,支持推动老旧小区改造。省民政厅以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为契机,打造中山社区“区块链+智慧社区”试点,建设养老服务、民主协商、五社联动三大应用场景,助力构建新型数字社区。省农业农村厅发挥区位优势,与相关单位建立党建联盟,共同做实做优党建工作,发挥党建引领助推社区治理、志愿服务工作。省商务厅支持社区共建经费30多万元,建设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完善社区服务体系。省文旅厅发挥省“百姓大舞台”阵地优势,将社区艺术普及教学成果搬上舞台,引导社区艺术团参加文化惠民演出活动,让公共文化服务和保障工作惠及更多群众。省海洋渔业局开展“党的声音进万家”主题文明实践活动,共建共享“学习型”社区,让党的好声音传入千家万户。团省委围绕基层社区治理工作部署,推动青少年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全省试点实施社区青春行动,创建一批示范性社区“青年之家”“红领巾先锋少年宫”。省文联注重发挥2名党员作为洪山镇人大代表作用,积极向当地建言献策,参加履职主题活动,对洪山派出所、洪山镇便民服务中心等9家单位开展评议等活动。省侨联协调省黄仲咸教育基金会,投入20万元支持永春县东关镇东华社区文化广场建设。福州海关缉私局建立近邻联动机制,通过联席议事、项目认领、资源共享等机制,构建“资源融合、优势互补、共享共建”的党建共同体。省金融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为社区居民普及金融知识,介绍金服云平台惠民政策,助力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融资方面的急难愁困问题。中国移动福建公司积极参与建设智慧社区,协调推动公司元宇宙示范项目落户中山社区,打造形成智慧文旅独特品牌。中国电信福建公司为军门智慧社区建设拓展点位与场景,如智能灯杆、智能垃圾桶、智能快递柜系统、智能充电桩系统等,将通信技术保障融入社区服务体系,让群众生活更便捷。
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省直各单位持续巩固和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树牢“人民至上”的理念,深化在职党员“双报到”,不断将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的工作效能,以实际行动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实践中书写“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