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法传百年 “青龙”舞新岁
太祖拳八卦对练。
游清文教授孩子习练太祖拳。
太祖拳之狮扑大刀式
太祖拳之太阳阵
身如桅杆脚如船,伸缩如鞭势如澜。
日前,一场高规格的武术大会在漳州高新区靖圆办游坑村广场上举行,漳州市20多个“双发登龙堂”的数百名武术爱好者在此切磋武艺,共同庆祝建馆131周年暨“太祖拳青龙阵”列入省级非遗12周年。
太祖拳术传承百年
漳州武术源远流长、拳种繁多、分布较广。据《漳州体育志》记载,从晋朝(240年)以后,中原文化南迁,铜戈、铜矛、青铜剑和铁大刀等兵器的出现和传播,推进了漳州武术的发展。唐设武举,宋立武学,漳州民间练拳习武风气渐盛。明清两朝,是漳州武术活动较为活跃的时期。民国期间,市内民间拳社的武术活动也相当活跃,会员众多,尤其农村国术馆、社较多,农忙务农,农闲习武,在漳州流传广、影响较大的拳术主要有开元拳、五祖拳(何阳拳)、太祖拳、白鹤拳、洪家拳、龙拳(五兽拳)等。
“太祖拳是在清朝同治年间传入漳州市尾,该拳相传为宋太祖赵匡胤所创,当时是一位客家人游青龙来到漳州,创办了一间武馆,堂号‘登龙堂’,传授太祖拳。”作为太祖拳青龙阵第七代掌门人的游清文表示,他是太祖拳省级非遗传承人,自小跟父亲游养宜习武,对于太祖拳在漳州的发展脉络了如指掌。
游青龙一生行侠好义,曾云游四方、遍访豪杰,但自从在漳州市尾创办武术馆后,便不再继续游侠生活,陆续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拳师。而后,这些徒弟开枝散叶,到龙海、南靖、华安等地开馆收徒,呈传播光大之势。
太祖拳市级非遗传承人游建华说,市尾武术馆练的太祖拳属南派风格的赵太祖拳,风格特点为上盘有长基,也有短手。其势分三节,入手可变化。下盘要求落地生根,进退跳跃灵活自如。身法多含胸拔背。攻防讲究取上而能下、击东能击西、入手即提步、提步即入手,以静克动,守则以柔克刚、以守带攻,攻则以假乱真、虚虚实实,自然而然、随机应变。
据悉,福建武术以南拳为主,各地方练拳的风气浓烈。主要的七大拳种有:五祖拳、永春白鹤拳、龙尊拳、虎尊拳、狗拳、连城拳、福州鹤拳。1993年,《福建省·体育志》把漳州太祖拳也加入主要拳种行列,自此,福建南拳由原来七大拳种变为八大拳种。
融合古代军营阵法
太祖拳属于南拳,是一种拳法,那么它是如何演变出青龙阵这么一个阵法呢?
“太祖拳青龙阵是一种将民间太祖拳法和古代军营阵法相结合的武术阵法。”游清文说,这里面就必须提到一个人——游振辉。
据《漳州武术人物志》记载,游振辉原为清朝漳州团练营教头,其师从漳州团练总教头何水道。
辛亥革命后,游振辉在漳州设馆“双发堂”授徒传艺。彼时的“登龙堂”已到第三代传人游长春手中,为弥补本派器械套路之不足,不拘门户之见,他特邀老拳师游振辉来馆传教军营公步器械及舞狮法,将清代武营的八卦阵法和公步器械套路传入漳州市尾“登龙堂”武术馆。为纪念游振辉,“登龙堂”武术馆改堂号为“双发登龙堂”,沿袭至今。
通过游长春和游振辉等众多武师的交流融合,将民间太祖拳法和古代军营阵法“八卦阵”进行结合,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拳术阵法——“太祖拳青龙阵”,并传给漳州各县20多家武术馆。
漳州太祖拳青龙阵独树一帜,它是用铁棍排练的一套别具风格的阵法,由一名旗手和20名手持铁棍的武师组成。阵法依次演变为“蜈蚣展须阵”“太阳阵”“五星阵”“梅花阵”“双环阵”“田螺阵”“捆仙阵”,最后形成“万字阵”。阵容变化多端,在一系列阵势排练过程中,武师随着旗手挥旗导引,在锣鼓武乐的相助下,按方位、随阵法,跑跳窜跃、步法灵活,或上下对练,或左右对练,或内外对练,或正面对练,或侧面对练,或转身对练,铁棍撞击、武师呐喊,使得整个阵法威力强劲、气势澎湃,场面壮观。
相比其他拳派阵法都是黑色旗,“太祖拳青龙阵”旗手所舞的旗是红色旗。“之所以用红色旗,是有来历的。”游清文说,在上世纪30年代,红军进漳期间,因为游长春和一些馆员受进步思想影响,参加农民赤卫队,其间,把黑色旗改为红色旗,还一度把“青龙阵”易名为“青龙五星阵”。
改革开放以来,武术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武术工作逐渐恢复和发展。近年来,武术馆多次组织并派出选手参加国家、省、市的各种武术观摩、交流、选拔、表演、比赛,均取得不俗的成绩。2011年12月,漳州市尾武术馆的“太祖拳青龙阵”被列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漳州传统武术首个省级非遗。
武脉延续源源不息
为庆祝太祖拳青龙阵列入省级非遗,从2012年开始,漳州8个县(市、区)20多家研习太祖拳的武术馆约定,每年定时举行一次武林大会,轮流做东,共同交流、切磋,传承中华武术。
日前,漳州高新区靖圆办游坑村广场,随着大鼓凉伞、腰鼓等热闹的锣鼓声响起,随着舞狮飞奔而出,各武术馆分别派出选手,或甩刀,或舞棍,或赤手空拳,尽露绝活。压轴节目,则是拿手绝活“青龙阵”。精彩的武术表演令在场的所有群众不停鼓掌,现场迎来一波又一波欢呼声。
这些武术爱好者中,有男也有女,年龄大有不同,有成年人也有儿童,其中年龄最小的武术爱好者只有六七岁。作为会场年龄最大的武者,今年已82岁的游阿兴来自厦门,打起太祖拳来精神矍铄、健步如飞,吸引了全场的目光。
“游阿兴祖上也是市尾村的,后来迁居到厦门,却仍然保持尚武的精神。”游建华说,先辈留下的尚武精神让这一带的村民习武成风,过去有“忙时去耕田,闲时来练拳”的说法。
这些年来,游清文和游建华等利用村里的戏台,在周末或节假日向村里的小孩义务传授太祖拳。“习武不仅能强身健体、增强意志力,对孩子们今后的学习工作也有好处。”游清文说,在传授过程中,他们也注意教育学徒的武德修养,习武不是为了争强好斗,更不应欺负弱小。
日前,省教育厅公布全省50所具有良好武术基础的中小学作为武术进校园试点学校,漳州市有3所学校入围,其中就包括南靖县兰水中学,申报入校的武术项目就是省级非遗“漳州市双发登龙堂——太祖拳青龙阵”,游清文受聘为顾问,不定期到学校进行指导。
“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武术进校园’活动能够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不仅能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发展全民健身的有效途径。”游清文说,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了解武术、学习武术,将太祖拳发扬光大。(记者 萧镇平 通讯员 郑文典 文/图)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