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艺繁荣发展

2023-05-22 09:51
| | | |

□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

  厦门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推动文艺创作生产繁荣发展。

  一、抓保障强基础,创作生产环境持续优化

  厦门市认真落实各项文艺政策,形成党委领导、分级负责、协同推进、一体运作的文艺工作新格局,持续优化文艺创作生产的基础条件和生态环境。先后出台《厦门市传承发展地方戏曲实施意见》、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对文艺创作、阵地建设、院团改革、经费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设立文艺发展专项资金,围绕文本创作、舞台艺术创作等给予资金补助,专项资金实施两年来,共资助奖励项目195个。推动郑小瑛歌剧艺术中心等一批民办文化机构的发展。以建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抓手,先后建成闽南大戏院、嘉庚剧院、闽南戏曲艺术中心等一批重大文化公建设施。

  二、抓特色兴产业,文艺精品力作不断涌现

  深入挖掘本土特色文化资源,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文艺精品力作。题材上坚持围绕闽南、海洋、侨台等特色文化,着力发挥文学、美术、戏剧、音乐等门类优势,集中力量抓重点文艺创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厦门市共获得全国常设性文艺类奖项40多个,如歌仔戏《侨批》、电视剧《山海情》《绝密使命》、歌曲《一起向未来》获得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厦门六中合唱团获第十九届“群星奖”,漆画《盛世花开》获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美术奖金奖等。把握金鸡奖长期落户厦门的有利契机,借助文化产业力量,引导扶持“厦门出品”优秀影视作品。2019年以来,厦门影视企业备案电影作品493部,取得公映许可证23部;备案电视剧70部,取得发行许可证14部,均占福建省60%以上。

  三、抓惠民筑品牌,文艺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坚持人民文化人民共享,持续推进“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文艺大讲堂”“戏曲进校园”“曲艺夏令营”“文艺志愿服务”“云游厦门非遗云课堂”“非遗进社区、进校园”等一批文化惠民品牌活动,让更多优秀的文艺作品走进基层服务群众。全市国有文化单位年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3000多场次、公益惠民演出700多场次、公益电影放映7500多场次,年均免费服务市民群众达1600多万人次;成功举办四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开展1700多场次电影文化活动;精心打造“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鼓浪屿音乐节”“厦门市民文化节”等60多项文化品牌活动,为群众带来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交响乐《安岐随想》《土楼回想》、歌仔戏《侨批》、南音《百鸟归巢》、舞蹈《奋进路上》等作品先后进京演出。

来源:福建日报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