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武夷山:遇见山水与人文的极致浪漫

2025-04-16 08:34
| | | |

星村镇滨水茶香径 于崇高 摄

骑行爱好者在崇阳溪漫游道上自在骑行。孙开彦 摄

九曲溪六曲全景 彭善安 摄

燕子窠生态茶园 蔡素华 摄

  武夷春色,最是撩人。晨雾如纱,轻笼九曲溪畔,新绿的茶芽沾着露珠,在阳光下闪烁如星。山樱浅粉,点缀丹崖翠谷,风过时落英簌簌,飘入潺潺溪流,随水远去。春水初涨,竹筏轻摇,倒映的峰峦随波荡漾,恍若天地对折。偶有白鹭掠过水面,翅尖点破山影,又倏然飞向茶垄绵延的远山。这便是武夷的春——三分在眼中,七分醉心里。

  近年来,聚焦“文旅+”发展理念,武夷山持续不断丰富产品供给、全力优化文旅服务品质,完善提升武夷山这“一座山”的核心旅游资源,策划武夷山国家公园探秘之旅、采茶制茶体验之旅、朱子文化研学之旅3大主题产品,打造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自驾、崇阳溪漫游道骑行、星村滨水茶香径徒步3种游玩路线。全域旅游多点开花,游客有了更多游玩选择。

国家公园探秘之旅

折叠时空的绿色长卷

  在武夷山,有一条长达66公里的崇阳溪漫游道,它与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相互交织,宛如一条灵动的丝带,将武夷山水的美景巧妙地串联成珠。沿着这条线路前行,你可以在曹坊阿勒泰寻得一处静谧的角落,在那里,摊开一本闲书,让文字的力量与自然的宁静相互交融;也可以在月亮湾静静伫立,聆听那一汪潺潺的水声,仿佛是自然在低声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或是登上白云禅寺,在宁静祥和的氛围中,静赏云起云舒,体悟时光的悠然流转;亦能奔赴青龙大瀑布,在磅礴的山水之间,尽情地放空自我,让身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每一处景点,都像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等待着游客去发现、去感受。

采茶制茶体验之旅

一片树叶的山河史诗

  “在家喝的是一杯茶,在武夷山,喝的便是一座山。”武夷山,作为世界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地,也是“万里茶道”的起点,其茶文化源远流长。从万里茶道的起点开始,便能感知那古老而永恒的茶事。在采茶季,游客更能参与到制茶的过程中,亲眼见证一片树叶历经萎凋、揉捻、发酵等千锤百炼的工序,最终蜕变成为一杯香气四溢的佳茗。闲暇之时,走进隐匿于山野之间的茶寮,泡上一壶武夷山水冲泡的茶,在“武夷山水一壶茶,杯中日月三千场”的悠然意境中,让心灵寻得宁静与归宿。在这里,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生活的态度。

朱子文化研学之旅

穿越时空对话先贤

  800多年前,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在武夷山生活、著书、讲学长达五十余载,使得朱子理学在这里萌芽、成熟并传播开来。来到被誉为“活在典籍里的古镇”——五夫镇,就仿佛开启了一场与先贤跨越时空的对话。在刘氏家祠里,刘子翚“不远复”的庭训痕迹,揭示了这位启蒙导师对朱熹“格物致知”思想的深刻影响;在紫阳楼前,半亩方塘与千年古樟交相辉映,让人深深感受到朱子将自然之境升华为治学之境,这种天人合一的智慧至今仍滋养着无数中华文明的基因;在兴贤书院中,“继往开来”匾额高悬,让人对“明理笃行”的教育理念深感敬畏。漫步在五夫镇的街巷之间,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三种游玩方式的独特魅力

  自驾:251公里的丹青手卷

  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是“交旅融合”的典范。方向盘后,风景如胶片流转:三才峰下情人湖的倒影,茶海与天空在镜面中交融;龙川大峡谷的原始森林绿意漫进车窗,白鹇的尾羽划破晨雾;夜宿下梅村,红灯笼映着晋商老宅,梦里依稀想起万里茶道的驼铃。自驾的妙处在于随心停留。在白云禅寺喝禅茶,或绕道五夫镇尝一口荷塘边的农家菜,车轮丈量的不仅是里程,更是时间的褶皱。

  骑行:66公里的破风之行

  崇阳溪漫游道是骑者的水墨长卷。晨雾未散时出发,茶香混着露水沁入肺腑;途经闽越王城遗址,夯土墙与骑行服的色彩碰撞出时空错位;夜骑时,溪水倒映月色,六大观景台的灯火将骑手绘成流动星轨。这里骑行不是竞速,而是与自然合拍的呼吸——每一次蹬踏,都是对山水韵律的应和。

  徒步:15.5公里的茶径私语

  滨水茶足径是献给慢行者的情书。羡鱼观景台俯瞰清溪游鱼,卧佛观景台远眺丹霞卧佛;在“5+12”个茶空间小憩,岩茶入喉时,走过的山水在杯中复活;若逢采茶季,可参与摇青、烘焙,体验“茶不到星村不香”的奥义。徒步于此,脚步是笔,大地为纸,写下一行行茶香蘸染的诗句。

  武夷占尽人间美,愿乘长风君再来。武夷山,这座集自然之美、文化之韵、体验之趣于一身的旅游胜地,正张开双臂,等待着更多的人前来探寻它的魅力,留下属于自己的美好回忆。(李茜)

来源:福建日报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