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田家勤力作 蓑笠事春耕

2024-03-01 08:11
| | | |

编者按:

  自言今岁春耕早,腊雪消来水一犁。在全省各地,春耕备耕工作正有序开展。今年,我省粮油生产任务是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253万亩以上,总产量稳定在507万吨以上;全省油料种植面积达到126万亩。高质量开展春耕备耕,直接关系到粮油生产年度目标任务的完成。本文撷取一组关于我省各地春耕备耕的报道,从选种育秧、化肥储备、农技下乡等各方面展现八闽大地“田家勤力作、蓑笠事春耕”的大好势头。

田头“把脉” 农技下乡

龙岩市永定区农技人员奔赴田间地头指导农事生产。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春播春种正当时。如何更加科学地种田,提高经济效益,让农民朋友新的一年腰包更鼓?连日来,龙岩市永定区农业农村局组织200多名农技人员奔赴田间地头把脉问诊,指导农事生产,确保粮食安全。

  “你这玉米种植的间距太大了,每亩种的玉米株数就少了,你可以种得密一点。种的株数上去了,你的产量才会上去。”在龙岩市永定区坎市镇益亩家庭农场,上百亩农作物长势正旺,农民们三五成群,忙着播种应季的粮食作物,甘蓝、玉米套种是这里今年尝试的新技术,农技人员应需来这里送经。

  “我们往年种玉米,一亩玉米的产值在4000~4500元。今年采用玉米套种甘蓝,一亩的产值在7500~8000元,经济效益提高了不少。”永定区坎市镇益亩家庭农场负责人卢培发说。

  据了解,2024年,永定全区全年粮食生产底线目标为:播种面积24万亩,总产量10.2万吨。为确保完成全年粮食安全生产目标任务,永定区农业农村局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春节上班第一天就组织全体农业技术人员分赴各地开展春耕生产技术指导,把惠农政策、种植新技术新方法及时送到千家万户、田间地头。

  “如今,广大村民都掌握了一定的种植技术。接下来,我们主要的指导方向是如何提高农田的种植效益,比如玉米套种甘蓝,玉米是粮食作物,甘蓝是蔬菜(经济作物),通过‘粮经’结合,提高复种指数,来增加作物的总产量,这样就能够大大提高农田每亩的经济效益。”永定区农业农村局农技站副站长朱海彬说。(熊川 黄秋萍 文/图)

选种育苗 提前备耕

  连日来,笔者走访了仙游县度尾、大济、榜头、赖店等乡镇,涉农企业、蔬菜大棚、农田果园、农业示范基地、专业合作社处处可见忙碌的身影,呈现出热火朝天的春耕备耕图景。

  在位于赖店镇的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内,农户一早就来到育苗棚里忙碌。这里的工业辣椒种苗育成后,可以向贵州、云南以及闽西北地区供应,预计可种植1.2万亩工业辣椒。

  赖店镇玉山村党支部书记林丽介绍,连日来,赖店富洋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当地农民用机械化播种育秧苗100多亩,预计可供应1000多亩农田早稻插秧。

  “种子选好了,农资储备足了,春耕就有底气啦。”仙游县大济镇龙坂村一位在田里播种的郑姓老农说道,小春管理,大春备耕,雨水节气过后的2月21日,西乡平原的各乡镇就开始备春耕,村民闹元宵时也不忘选种子、播种、育秧苗,各村各家各户也已经备足了化肥、农地膜、农药。

  不负农时不负春,不误农时不误耕。为了保驾护航春耕备耕,仙游县农资供应部门提早对接春耕化肥需求及采购、发运计划,多措并举保障春耕用肥供应;同时,依托农资供应网点,采购适销对路的农资产品,打通农资供应“最后一公里”,全力以赴打好打赢春耕备耕“第一仗”。

  仙游县是农业大县,今年早稻种植面积5.7万亩,做好春耕备耕是保障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的基础性工作。仙游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激发备春耕内生动力,谋求备春耕大突破,实施科学育苗、农机培训、储备农资、维护水利设施等多种备春耕举措,扎实推进备春耕工作有序进行,眼下全县共有5家企业申报优质稻展示示范推广项目,1家企业申报设施蔬菜品种展示示范推广项目。(郑志忠)

备足化肥 冬储春用

  近日,长汀县供销社组织人员深入城区营背街、苍玉大街惠农服务中心、农资经营部清点各种化肥储备情况,并对部分化肥的质量进行抽样检测,确保春耕市场化肥供应质优量足。自去年冬储化肥以来,目前,该县已储备尿素、碳铵、复合肥等各种化肥11457吨,完成计划储肥任务的100.5%。

  为确保春耕用肥需求,长汀县供销部门去年冬便与县发改局联合制定2023—2024年度全县化肥储备计划,落实化肥储备工作。县供销社选择具有较强承储能力的农业生产资料服务公司、农资科技有限公司、农资推广服务有限公司等农资企业、农资配送中心、基层供销社作为化肥承储单位,并层层落实签订承储合同,明确承储数量、质量和责任。依托庄稼医院、惠农服务中心、农资配送网点开展送肥下乡等服务。县供销部门还不断拓宽进货渠道,从周边县市以及湖南、四川、广西等地调进各种化肥,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化肥结构以满足农民用肥需求。同时,会同农业执法部门开展农资打假护春耕专项行动,利用农村庙会、圩天特殊时间,大力开展化肥、农药等农资识假辨假咨询、宣传活动,并督促农资企业建立进货验收、仓储保管和商品销售台账制度,确保农资商品源头质量安全,坚决杜绝坑农害农事件发生,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江鹏)

来源:福建日报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