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仙游:跨村联建 “柚乡”蹚出共富路

2025-05-28 08:57
| | | |

“中国文旦柚之乡”度尾镇 罗元尾 摄

果农在采摘文旦柚。郑金相 摄

“柚相邻”党群服务站(资料图片)

度峰社区朱顶红培育基地 陈盛钟 摄

“群英断事会”调解矛盾纠纷。(资料图片)

  初夏时节,天气晴好,在“中国文旦柚之乡”仙游县度尾镇,漫山遍野的柚子林进入幼果期,长势喜人。

  2023年,度尾镇度峰社区、洋坂村、剑山村、中岳村、帽山村等5个村居,以柚为媒,创新“跨村联建、抱团发展”模式,创建“柚相邻”共同富裕先行先试示范片区,依托党建共富中心、产业能级提升中心、基层社会治理中心等“七中心”,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探索基层融合发展共富试点。今年,“柚相邻”片区升级到2.0版本,深化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动片区产业发展提档升级、基层治理提质增效、生活品质提标扩面。

区域共治 治理提质增效

  组成“柚相邻”示范区的5个村、社区人口超过3万人,片区内地域交互、人脉交融、产业交集。早前,区域内产业散乱分布、同质化严重,各类矛盾纠纷时有发生。

  社会善治是共富之基。“柚相邻”片区党委书记周艳艳介绍,示范区深入实施“党建引领 夯基惠民”工程,推动16个村、企、校、协的党支部共建,成立仙游县“柚相邻”片区党委,对应成立工作部、党支部、乡亲服务队等,细化网格、单元,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人管、事事有落实。

  今年初,村民郑某奇与邻居郑某雨因文旦柚地块边界争议产生纠纷,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近日,在该镇专职调解员张文胜劝和下,这起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示范区从“两代表一委员”、退休干部等群体中选拔240多人设立“群英断事会”,组建4个村级民间调解室和2个行业调解室,聘任专职调解员实行坐班制度,整合机关单位下沉干部、“三官一律”、“群英人才”等参与调解,构建百姓表达诉求、化解矛盾纠纷新格局。

  两年多来,示范区已调处化解矛盾纠纷240多件,矛盾纠纷化解率96.2%。“柚相邻”群英断事会工作模式,入选福建省新时代“枫桥式工作法”先进典型。

  位于洋坂村的上乌台吴氏宗祠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九间三进格局,蔚为壮观。祠堂理事会负责人吴启照说,宗祠常态化举办十音八乐、红色讲坛、普法课等活动,这里还是村里的议事理堂和民生厅堂,成为群众共商村务、化解矛盾的平台。

  祠堂不仅是家族历史的见证者,更是传承弘扬家风家训的重要载体。示范区积极推进祠堂活化利用,打造吴氏宗祠等3个“祠堂文化+文明实践”先行示范点。

产业结对 解锁共富密码

  走进度峰社区木兰溪畔农文旅融合示范基地智能温控大棚里,映入眼帘的是一株株含苞待放的朱顶红。“这里栽种了300亩、260万株朱顶红,是全省最大的朱顶红培育基地。”溪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陈亚平说。

  该基地原为利农大棚蔬菜基地,2023年因经营不善倒闭闲置。2024年7月,示范区引进溪畔农业对基地进行改造升级,创新推广“稻花轮作”模式,片区5个村集体投资入股。目前,已完成1600亩土地租赁,招引9家花卉和蔬菜种植大户入驻,建成全市最大的花卉种植基地。

  这是“柚相邻”示范区推动产业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如今,一个个支撑性强、带动力大的产业项目正在示范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艺雕产业是度尾镇的支柱产业之一,全镇有艺雕生产经营企业2000多家。示范区在海峡艺雕旅游城设立共享直播基地,创新“孵、服、扶、辅、富”工作模式,建立“基地搭台、企业入驻、CEO运营、村民参与”多方共建模式,推动工艺美术“破圈”。目前,一期10间直播间已投用。

  此前,示范区还在海峡艺雕旅游城打造共富工坊,由天材集团运营,村集体投资入股,承接艺雕小件加工订单,为闲散劳动力和低收入群体提供30余个就业岗位。

  “产业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度尾镇党委书记庄龙炜表示,示范区立足区域特色和资源优势,丰富跨村联建政策工具,重点推进产业共富项目,着力发展农文旅融合、工艺美术、文旦柚等特色产业,让群众真切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的共同富裕。

生态振兴 厚植绿色底色

  漫步中岳溪河道旁,流水潺潺,草木葳蕤。“水变清了,岸变绿了,溪流成了村里的风景线。”剑山村党支部书记杨文云感慨道。

  度尾镇位于木兰溪上游,“柚相邻”示范区内有木兰溪干流及木兰溪支流中岳溪两条河流流经。去年初,中岳溪河道整治工程完工,综合治理河道约10公里,并修复、新建水坝及水文站等设施。此外,示范区还建设洋坂村水质自动检测站,对木兰溪水质进行全天候在线监测。

  农村美不美,低头先看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内容。示范区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管网建设,洋坂村、帽山村、度峰社区新建主管34.5公里,接户管117公里。中岳村、剑山村为原3P污水管网建设项目村,建成主管8.4公里,接户管16公里。

  在农业面源污染整治方面,度尾镇对接福建农林大学廖红教授专家团队,在示范区打造文旦柚5G+智慧农业共富示范基地,为文旦柚量身定制专用有机肥料,推广运用水肥一体化、生物防治等农业“五新”技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鳗鱼养殖是度尾镇特色产业之一,养殖场尾水治理备受关注。示范区内现有3家鳗鱼养殖场,全部采用最新的除磷吸附技术,经尾水处理设备处理后,尾水水质可达地表二类水质标准。当地还在养殖场安装在线检测设备,进行24小时在线监测,并委托第三方环保企业进行日常运维;建立鳗鱼场干部包场制,加强日常监督巡查。

  守护绿水青山,厚植生态底色。庄龙炜表示,聚焦“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生态振兴目标,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提升示范区生态环境,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报业集团记者 陈盛钟 通讯员 郑志忠 陈烟钦

来源:福建日报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