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安溪铁观音茶王赛创新引入理化指标检测,在全国茶界率先对审评模式进行革新——

千年茶王赛,迎来新变革

2025-05-28 07:31
| | | |

  5月25日至26日,2025年春季安溪铁观音茶王赛审评工作在安溪县茶业发展促进会举行。

  本届比赛赛事规则的改革引发各方关注——今年,安溪铁观音茶王赛在原有感官审评的基础上,把茶叶健康品质关键成分指标纳入品质判定依据,形成“以感官审评为主,理化指标检测为辅”的全新审评办法。这一变革,既是安溪县深入践行“三茶”统筹发展理念的具体行动,更是科技赋能茶产业的探索性突破。

  “汤色清澈如泉,香气清幽似兰,滋味鲜爽回甘……”5月26日,安溪县茶业发展促进会评选室内,茶香缭绕,长桌上洁白如雪的茶叶审评专用瓷杯、茶碗整齐排列,评审专家穿梭其中闻香品味,从多个维度对参赛茶样进行综合评定。

  斗茶是中华茶文化的特殊现象,在茶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安溪“斗茶”习俗历经千年岁月的打磨与沉淀,逐渐演变为如今备受瞩目的茶王赛,成为安溪传统茶文化的重要象征。

  今年,安溪铁观音茶王赛共征集到395个参赛茶样,其中清香型152个、浓香型243个。评选现场,茶界专家组成的评委团通过看外形、闻香气、品滋味、察汤色、摸叶底等工序,对茶样进行专业审评。

  “参赛的100多个清香型茶样令人惊艳,呈现出来的兰花香与观音韵完美结合,是安溪铁观音独有的特质。”茶王赛审评专家、福建省茶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苏峰介绍,“我们筛选出来复赛的样品非常多,可以看出送样者很积极,组织者非常严密,样品品质很高。”

  据悉,本届安溪铁观音茶王赛参赛主体限定为合作社、家庭农场、茶庄园及茶业企业等生产经营组织。作为安溪茶产业发展的重要风向标,此次茶王赛规则变革意义深远。

  “此次茶王赛新规,通过将赛事资源向规模化生产主体聚焦,旨在引导茶农主动融入合作社等生产经营组织,实现土地流转、技术共享、市场协同,进而逐步推动安溪茶叶生产从‘单打独斗’向‘集群作战’转变。”安溪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小鹏表示。

  为了打破地域局限,使安溪铁观音的审评标准与国内外前沿理念接轨,进一步提升安溪铁观音的市场竞争力,本届茶王赛引入更多业界专家学者参与评审。

  26日,茶王赛经感官审评,评审出金奖候选茶样2个、银奖候选茶样2个、铜奖候选茶样3个、优质奖19个。随后,主办方当场取金奖、银奖、铜奖共7个候选茶样各100克,对茶样重新密码编号后,由专业检测机构进行茶黄素、水浸出物、茶氨酸、儿茶素四项理化指标检测。

  千年来,传统茶王赛始终采用单一的感官审评模式,从茶叶的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等维度综合评定茶业品质。本次茶王赛创新性提出“以感官审评为主,理化指标检测为辅”的审评办法,实现了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的深入融合。

  据安溪县茶业发展中心主任林清杰介绍,针对此次审评规则的优化,安溪联合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国家茶业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福建)等权威科研机构以及众多专家,进行了充分调研,经过多轮分析论证,最终锁定茶黄素、水浸出物、茶氨酸、儿茶素等四项指标作为评判参赛茶样品质高低的重要量化标准,今后还将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完善。

  在感官审评结束后,专业检测机构对茶样的四项理化指标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科学赋分排序,最终评选出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3名、优质奖20名。“茶王赛创新引入理化指标检测,这个做法非常好,为茶叶品质评判提供科学、客观的数据支撑,让茶王赛的评选结果更具说服力。”参赛企业福建省吴光研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光研表示。

  在茶王赛评审专家、福建农林大学茶学教授孙威江看来,理化指标检测能够精准反映茶叶内含物质含量,与感官审评相互补充、相互验证。这一举措是安溪铁观音审评体系从经验主义迈向科学量化的重要一步。

  这种“感官+数据”的双轨审评模式,是安溪乃至全国茶产业发展的一座重要里程碑,不仅填补了传统审评缺乏量化指标的空白,背后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助推安溪茶产业加快朝着标准化和数字化迈进,为茶农和茶企提供明确的品质提升方向,进而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茶黄素被视为茶叶中的“软黄金”,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和预防心血管疾病功效,其含量高低直接影响茶汤的色泽与滋味的醇爽度,被称为乌龙茶半发酵的“工艺标尺”。水浸出物是茶汤浓度的“综合镜像”,与茶园的科学管理和茶汤滋味的浓厚度、耐泡性等茶叶品质特征密切相关。茶氨酸赋予茶汤鲜爽的口感,不但使人愉悦身心,还是保护大脑神经细胞的重要成分;儿茶素则具有抗氧化、保护心血管、防辐射等多种健康功效,直接影响茶汤的滋味。

  “这四项指标对安溪铁观音茶叶品质形成起关键作用,将其成分指标纳入品质判定依据,能为茶农和茶叶生产企业提供精准指导,向茶农传递‘种好茶、制好茶、卖好茶’的科学理念,引导他们从种植、制作到销售全链条发力,持续夯实茶产业发展基础。”安溪县茶管委办公室主任陈志明表示。(何金 黄少辉 吴圣超)

来源:福建日报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