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年入选标普全球《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版)》 兴业银行ESG实践再获国际认可
央视网消息 5月13日,标普全球《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版)2025》在深圳发布,凭借在ESG(即环境、社会及管制,下同)方面的优秀表现,兴业银行成为境内唯一一家连续两年入选该年鉴的银行。
作为可持续发展先行者,兴业银行始终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根植于经营血脉,积极探索中国式ESG发展之路,将ESG作为推动金融“五篇大文章”协同发展的有效连接器,以金融之力助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兴业大厦
2024年以来,兴业银行全面升级ESG管理体系,形成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可持续发展决策与管理机制。构建完善具有兴业特色的、包含“策略”“执行”“绩效”“沟通”四大模块的ESG管理体系,梳理形成“三维九向”ESG关键议题体系,推进高效开展ESG管理。董事长和行长主持召开ESG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深刻剖析ESG工作的价值内涵,强化各项任务落实执行,将ESG全面融入公司战略、重大决策、日常经营和员工行为。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兴业银行坚持绿色导向,建设生态美好家园。2024年,围绕“融资、投资、募资、引资”的金融服务逻辑,以“绿色商行+绿色投行+绿色零售”为核心,以“绿色租赁+绿色信托+绿色基金”为补充,升级打造“集团多元产品+双碳服务专业产品+重点行业解决专案”三个层级的产品与服务体系。截至2024年末,集团绿色金融融资余额同比增长15.88%至2.19万亿元,其中人行口径绿色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9.64%至9679.31亿元,支持的绿色项目可实现年节约标准煤1049.72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量2524.41万吨。
兴业银行助力生产的纯电动矿卡为首款“福建制造”,运销海外东南亚、非洲等国家,有效助力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引导企业绿色转型发展。
与此同时,兴业银行积极响应《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立即实施气候中性”倡议,围绕碳中和时间表,从绿色办公、绿色出行、绿色采购、绿色建筑等方面,推进绿色低碳运营,发布《兴业银行绿色文明十条公约》,形成“每个人都践行ESG”的绿色文化。截至2024年末,集团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同比下降2.55%,人均温室气体排放较2020年下降14.81%。
兴业银行宁德分行工作人员了解茶叶种植情况,为茶农提供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让金融活水源源不断地滋养绿水青山。
兴业银行始终坚持金融为民初心,传递金融温度。将小微企业、涉农主体、个体工商户等作为普惠金融支持的重要对象,助力扩大金融服务的可得性、覆盖率和满意度。截至2024年末,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企业客户数共47295户,其中女性小微企业主占比约23%,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5500亿元。积极开展多元化金融教育活动,公众金融知识普及累计活动次数近2万次,受众客户量超2亿人次。着力构建“引育并举、结构优化、效能提升”的人才发展体系,进入智联招聘2024中国年度最佳雇主评选“全国100强”,在牛客网举办的“NFuture 最佳校招雇主评选”中荣获“最具社会责任校招雇主”。
据了解,标普全球(S&P Global)成立于1925年,是全球领先的金融数据和信息服务提供商。《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版)》是标普全球发布的唯一一份区域性可持续发展年鉴,自2023年起已连续三年发布。《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版)2025》基于1660余家中国企业在2024年标普全球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估(CSA)中的评分表现,评选并表彰在各行业中展现出可持续发展优势的公司。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