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从生态养殖到精深加工,再到创意烹饪,莆田哆头蛏焕发出时代新生机,并在海外市场逐步走红

一粒滩涂蛏 鲜味传五洲

2025-05-11 07:38
| | | |

  近日,家住莆田市涵江区塘北街的70岁老人张美霞收获了一份特别的温暖——凭借供销社敬老爱老爱心餐券,她在萝卜科技园“城市营地”免费领取了热气腾腾的蛏熘套餐。

  自4月11日“城市营地”启用以来,这项公益行动不仅温暖了长者的胃,更让涵江特产哆头蛏再度成为焦点。个大如指、肉质肥美的哆头蛏,学名缢蛏,既是社区食堂里银发族的心头好,更作为“莆田”餐厅的金字招牌,闪耀在全球100多家连锁餐厅的菜单上。这道源自涵江哆头村的珍馐,正以鲜甜滋味征服世界味蕾。

  从生态养殖到精深加工,再到创意烹饪,莆田哆头蛏已成为年产值突破亿元的富民产业,传统海味焕发出了时代新生机。

徒手采挖的传承

  近来,每天凌晨4点半,肖美妹就醒了。每到春天,她的生物钟就自动追着赶潮时间走——此时,海水退潮,正是挖蛏的好时候。与蛏相伴三十载的她,练就了“观洞辨位”的绝技——距蛏洞半米处下铲,出手必中。

  在日前举行的福建供销集市挖蛏大赛中,肖美妹以10分钟挖蛏5.02公斤的成绩荣膺“挖蛏能手”称号。这份传承600年的技艺,在莆田三江口镇代代相传。自明代起,哆头村人便与缢蛏结下不解之缘。

  1962年,莆田境内开始较大规模养殖缢蛏。20世纪80年代起,莆田渔民将围塘整涂和蓄水养蛏扩展到围垦区内,利用纳潮进行蓄水养蛏,获省级科技奖项。

  三面临海的三江口镇,海岸线长16.8公里,特殊咸度的海水以及万亩适宜养蛏的浅海滩涂——黑泥滩涂,造就了哆头蛏6厘米的“黄金身段”,以及2.27万吨的年产量。

  哆头村还盛产优质蛏苗,是我省四大蛏苗基地之一。每年冬天,哆头村的村民就会人工撒蛏苗。蛏苗通过食用海底的藻类及微生物自然生长,到第二年春夏由有经验的村民手工挖出,工序复杂考究。为了保证黑泥滩涂不被机械油污污染,蛏农们一直坚持徒手采挖。

  除了新鲜缢蛏,优势明显的自然资源,让哆头蛏干成为著名品牌,并通过线上线下多平台供应网络销往各地,这里的哆头蛏干占涵江海产品市场蛏干经营量的80%。2018年,“莆田缢蛏”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成为继南日鲍等之后的第8个“国字号”水产品牌。

展销模式的创新

  4月11日,由福建供销集团有限公司、涵江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等部门联合主办的莆田市涵江区哆头蛏美食消费季暨“福建供销集市——助农销售、便民消费”系列活动在莆田伍壹萝卜科技有限公司广场举行。

  区别于传统展销模式,这场以“蛏”为主题的展销活动,通过“城市营地”的概念,打造“蛏文化溯源区”“生态养殖科普区”“鲜蛏直销中心”“百蛏宴美食工坊”四大功能板块,由涂鸦集装箱搭建的供销社生活馆更是成为集文化展示、产品体验与消费于一体的创新平台。

  现场,一块模拟蛏田体验区铺设真实滩涂泥浆,让游客亲身感受“滩涂黑泥锁鲜”的生态奥秘。这种“场景化展销+农耕文化输出”的模式,让日均客流量突破5000人次。

  在为期3天的哆头蛏美食消费季期间,线上线下共计售出鲜蛏16855公斤。同期推出的海蛏美食“百蛏宴”携手莆田名厨,研发蒜蓉蛏、盐焗蛏、蛏熘汤等几十道创意菜品,共售出11139份。

  “现在,通过网络直播,可以让全国民众看见蛏田到餐桌的全链条。”新蛏农郑国钦创立的涵江三哆良品合作社,依托“伍壹萝卜”电商平台,以“滩涂直播+溯源认养”模式,将哆头蛏销量提升40%。

  哆头蛏的黄金销售期只有3个多月。为实现“从一季爆红到全年长红”的产业升级,由省、市、区三级供销社与伍壹萝卜科技联合成立的莆田市绿水青山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16亿元打造哆头蛏产业园,规划建设智能化养殖示范基地、蛏肽生物提取车间、蛏文化主题园区等项目,营造养殖、加工、文旅三产融合的产业生态。

美食文化的出海

  4月16日,莆田涵江三江口镇滩涂上迎来一场跨洋美食盛宴——由新加坡莆田餐饮集团主办,以“溯源莆田优品”为主题的哆头蛏节在黑泥滩上举办。来自中、新、马、菲等国的百余家媒体与美食达人深入蛏田,见证一粒滩涂蛏如何蜕变为链接五大洲的“鲜味符号”。

  潮水退去后,大片黑泥滩涂里的一垄垄蛏田在阳光下散发着光芒。莆田餐饮集团创始人方志忠兴奋地回忆:“25年前,我在新加坡牛车水开出第一家‘莆田’餐厅时,就立志推出一道让世界记住莆田的菜。”他将家乡哆头蛏空运至南洋,凭借酒炖蛏、铁板盐焗蛏等原乡烹饪法,在新加坡食客中掀起“吃蛏热”,餐厅连续三年获评米其林一星。

  如今,“莆田”餐厅全球门店已经突破100家,覆盖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家,年接待消费者超500万人次。

  2015年,方志忠在家乡江口镇厚峰村创设“幸福原味食品供应链”基地,为国内外“莆田”餐厅门店供应头水紫菜、蛏、米粉、面线及季节水果等新鲜的家乡食材。数据显示,到2023年,“莆田”餐厅全球门店共售出哆头蛏超200吨。

  哆头蛏在海外市场的走红,离不开严苛的官方标准体系:生长环境必须是无沙细腻的黑泥滩涂;必须具有独特的金黄色外壳;个头必须是5厘米以上的长度,肉质饱满;味感必须鲜嫩,带天然甜味……这些特质,让哆头蛏从莆田地标食材升级为海内外通用的“鲜味符号”。

  “发扬莆田菜与闽菜,把八闽美食文化带向世界,是我多年的目标。接下来,我们将重点开拓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市场,通过标准化运营与本土化创新,让闽菜成为国际餐饮版图中的亮眼名片。”方志忠说。(报业集团记者 林爱玲 通讯员 林亦霞)

来源:福建日报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