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抓住“春日经济”风口打造多元消费场景,消费活力进一步释放
一城春色增添消费亮色
在厦门十里长堤景区,市民、游客享受春日时光。(受访者供图)
体育用品商店内,帐篷、露营椅等户外装备销量不断攀升;商超货架上,香椿、荠菜、春笋等时令蔬菜持续走俏……最是一年春好处。眼下,明媚春色持续向厦门各行各业辐射,带动“春日经济”热度攀升。
抢抓“春日经济”风口,厦门不断解锁春天新玩法,激发消费活力进一步释放。
绿地共享催生“户外热”
4月11日,在厦门市思明区莲花公园的草坪上,不少市民支起帐篷,铺好野餐垫,摆上零食和甜点,一边品尝美食,一边休憩闲聊,享受惬意时光。
“周末的时候带上家人或者约上好友来家周边的公园绿地露营,既能放松身心,又能免去旅途奔波的疲惫,感觉棒极了。”市民肖丽告诉记者,自己就住在莲花公园附近,不久前,公园中的绿地变为了城市共享绿地,解锁了露营功能。“以前是远观赏绿,现在是走近享绿,体验更丰富了。”
莲花公园是厦门市近日新增的9处城市共享绿地之一。记者了解到,目前,厦门市已有21个公园绿地、28处共享区域正式开放,涵盖城市公园、滨水绿地等多种类型,既有梅海岭、南湖公园、莲花公园、日东公园等传统公园景点,也有金都海尚国际、万豪酒店等城市商业地标周边区域。市民游客可在共享绿地上搭建帐篷、运动健身、休闲游憩。
“为了更好服务游客,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公园的配套设施。”思明区园林绿化中心高级农艺师谢瑞霞说,莲花公园内设有志愿服务驿站,免费为市民游客提供热水、茶水、手机充电等服务,并配备应急药箱、母婴服务空间。
春风吹绿了城市绿地的同时,也带动了露营经济、帐篷经济等消费新业态。记者注意到,在厦门各大共享绿地周边,帐篷和地垫的租赁点、售卖轻食饮品的服务点应有尽有,各种消费场景持续上新。
“我从两个月前开始在十里长堤景区的后备箱市集摆摊,主要售卖以牛油果为主要原料的产品。”在集美区十里长堤景区的绿地附近,商家小陈告诉记者,如今,像后备箱市集这种融合“露营+交友”的商业新模式受到了不少年轻人的青睐,而十里长堤附近的大片滨水绿地自带“氛围感”,这与后备箱市集“文艺范儿”十足的调性十分适配。
“目前,十里长堤景区日均客流达1万多人次,节假日可以增长3倍左右。为增强游客的体验感,我们下了不少功夫。”集美旅游有限公司杏林湾分公司副经理陈鹏宇表示,十里长堤的后备箱集市汇聚轻食咖啡、特色小吃等餐饮业态,满足市民游客的味蕾需求;露营地提供帐篷、桌椅租赁服务,为户外休闲爱好者打造舒适体验空间;而打卡设施与驻唱乐队更是景区的特色亮点,意在为市民游客营造沉浸感满满的休憩放松空间。
放下手机去“打野”
这个春天,一把小铲子、一个竹篮似乎成了不少厦门年轻人的标配。他们直奔田间地头,寻觅“春日限定”的美味。
“汀溪水库的岸边有很多刚刚长出来的匙叶鼠曲草,天竺山上还有春笋。”清明假期,市民小张和朋友相约去同安区的汀溪水库挖野菜,并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挖菜”攻略。“之前总觉得挖野菜是老一辈人喜欢的活动,但现在挖野菜队伍中,年轻人不在少数。”
正如她所言,如今,挖野菜已从一项简单的郊游活动变为新的社交方式。年轻人将挖野菜戏称为“打野”,将城郊野地称为“野区”,而自己则成了“野菜猎人”,各种挖野菜攻略和组队信息在社交平台风靡开来,一些农庄和度假村纷纷推出挖野菜体验活动。
为什么挖野菜能赢得不少年轻人的青睐?小张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相比人均消费超百元的精致露营活动,挖野菜只需购置10元的铲子和5元的帆布手套,便能暂时脱离工作环境,沉浸式感受自然,缓解压力,性价比满满。”
这边,挖野菜活动持续风靡;另一边,不少时令蔬菜抢“鲜”上市,让春天的味道浓郁可感。
走进夏商民兴超市思明区官任店,只见一捆捆翠绿鲜嫩的时蔬被摆放在货架上,其中,甜笋、菠菜苗、芦笋、春笋、香椿等时令蔬菜稳稳占据C位。
“我们推出的春季时令蔬菜系列涵盖10余个品种,其中,原产自福建的甜笋、芦笋、春笋等蔬菜的销售额均大幅上涨。”厦门夏商民兴超市采购负责人曾鸿鸣告诉记者,今年春菜的供应量充足,价格也比较亲民,如芦笋、芦蒿、春笋等,每斤零售价均在10元以内,价格普遍低于去年同期。“春菜上市的时间和价格与产地天气紧密相关,今年整体气候偏暖,加上主产地种植规模扩大,故而各类蔬菜的价格比往年便宜。”
眼下,随着“国家喊你来减肥”成为热点,对于许多消费者而言,购买春菜不仅仅是追求味蕾的满足,而是为了健康。“我们在选择春菜品类的时候也会更加注重消费者关于健康的需求,让大家吃得放心、吃得健康。”曾鸿鸣说。(记者 林闻)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