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深入实施“质量强市”发展战略,坚持标准引领,开展质量提升行动
有了标准才有发展质量
航拍漳州主城区 郑文典 摄
市场监管局开展茶叶过度包装专项治理行动。(资料图片)
调研组参观在线取证平台运行情况。(资料图片)
近日,福建新胜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检测中心里,三层壁复合管试样经过环刚、环柔、落锤冲击等品质检验和质量性能验证,主要产品性能符合标准就可出货。该公司主要从事塑料新材料的研究、开发、生产与应用,已论证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商品售后服务体系、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等八大管理体系,全面的质量管控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保障。
这是漳州扎实推进“质量强市”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漳州市深入实施“质量强市”发展战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坚持标准引领,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全面提升漳州质量水平,让高质量发展在漳州大地蔚然成风。日前,2022年度省对市级政府质量工作考核结果公布,其中漳州获评最高等次A级,全省排名第二。
以标准化帮扶企业
漳州坚持高位统筹,于去年将“质量强市”写入漳州市委《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的决定》,并由漳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担任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大质量工作格局。此外,漳州把质量工作纳入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体系,安排质量发展与提升工作专项经费,全力保障“质量强市”建设。
突出工业、突破工业,质量是基础。
在漳州市浴邦洁具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人将一块长2.44米、宽1.22米的木板放置于CNC加工中心操作台上,然后按下操作键,经过裁切、开槽、钻孔等工序,18分钟便制作出30块不同规格的配件。这是以往手工开料所不能比的。
作为浴室家具生产的小微企业,改变还得从两年前说起。2021年,漳州市市场监管局组织专家组实地为企业精准“把脉问诊”。现场管理不规范、生产工艺文件缺失、生产设备能力不足……通过员工访谈、现场调研、查看记录等形式,专家组为该公司梳理出问题近30条并出具“药方”。
对照建议,浴邦进行了刀刃向内的质量管理改革。导入“6S”(整理、整顿、清洁、清除、标准化、素质化),规范现场管理;全面梳理并制定22份生产工艺、作业方法并完善11份“QC工程表”,实现产品全制程可追溯;引进自动化设备,降低用工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加强人员培训,提升管理意识……通过努力,2022年1月,该公司成功获得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通过参与质量提升行动,公司效益明显增加,开料、涂装等工序的加工效率提升了40%以上,产品一次合格率也由92%提升至95.6%。”公司总经理戴建文高兴地说。
中小企业的发展是一座城市市场活力的重要指标,是撬动就业等诸多民生问题解决方案的有力杠杆。2020年,漳州市市场监管局以南靖县为试点,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企业蹲点调研,全面梳理企业质量管理存在的痛点难点并“量身定制”方案,解决质量提升存在的突出问题,规范质量管理,补齐质量短板,助推企业发展。目前,该项行动已向漳州全市铺开,共指导帮扶小微企业137家。
此外,围绕培育“9+5”产业集群的目标任务,漳州继续健全领导包挂、结对服务和企业问题交办机制等,设立“漳州企业家日”,实施“科技特派员服务百企千村工程”,着力推动产业质量提升。建立健全质量奖培育资源库,采取“一企一策”的服务方式,推进全市质量强市建设再上新台阶。目前,全市共有100家企业列入培育各级政府质量奖三年滚动计划。
让服务业也有“标准”
清理残枝落叶、拆除固定胶带、防水沙袋移除、积水排除……近日,超强台风“杜苏芮”带来的大风暴雨对漳州各小区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天利仁和物业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各项目服务团队对小区受损情况一一排查后,及时有序地开展台风后修复清理工作。
“防汛抗台风是物业应急保障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司副总经理徐亮元介绍,为把防汛防台风工作做实做细,公司全面梳理工作要点,制定了《防汛防台风应急预案》,明确了21条防汛防台风应急处理和后续处理流程,及应配备的人员和相关工具,统一服务标准,确保人员、措施、物资和责任到位。
“得益于公司把各项防御工作做到位,此次台风我们在漳州的各项目受灾损失很小。”徐亮元表示,公司成立了防台风防汛工作组,安排工作人员24小时值班。在台风“杜苏芮”登陆过后,全员加班排查统计各项目损失情况,并逐一销项处理,公司总部进行人员调配和物资支持,努力将台风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这只是该公司众多标准化服务的其中之一。自2005年以来,该公司逐步将实践经验提炼成系统规范的服务标准方案,形成了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三大体系,综合管理、物业接管、安全管理、工程管理、环境管理、客户服务等6项服务管理标准方案。2022年,“福建漳州天利仁和物业服务标准化试点”获批为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为全省首例。
“通过服务标准的制定,让企业管理更加规范,让员工更好为业主服务,有助于提升企业形象,从而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徐亮元说,目前,公司正依据国家相关标准要求优化各项服务标准,将探索创建“处处有流程、事事有标准、物物有人管、岗岗有考核、日日有坚持”的新工作机制。
近年来,漳州市市场监管局多点发力抓标准、强监管,不断提升全市标准化工作水平,以标准引领赋能高质量发展。
完善标准工作机制,成立“市标准化协会”,修订“标准化协调推进局际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局机关与协会联席会议制度”,将工作经费纳入相关专项行动,为标准化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完善标准化体系,共引导全市企事业单位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5项、国家标准109项、行业标准53项、省级地方标准161项,覆盖一二三产业和社会事业各领域;目前全市共15个标准项目荣获“福建省标准贡献奖”。
漳州还探索并完善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监督抽查机制”,从每年监督抽查100家企业的100项企业标准做起,5年来有效督促企业修改198项企业标准、废止54项违规标准。
据悉,目前该局正在牵头制订《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意见》《漳州市地方标准管理办法》,尝试建立市级“标准化专业人才库”,以形成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协同推进的标准化工作格局。
破解电子数据“取证难”
有了标准,才有尺,企业有了发展遵循,监管部门才能“一把尺子量到底”。在质量提升中,漳州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强化质量监管力度,牢牢守住安全底线。
聚焦网购商品质量纠纷案件办理中线上取证难、效率低等问题,2019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复同意漳州开展在线电子数据取证技术和制度应用试点工作。三年多来,漳州市市场监管局通过不懈努力研究实践,打造出公捷在线取证平台及凌波联盟链,创新探索出在线取证一体化协同模式。
近日,在漳州市市场监管局网络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在线上巡查中发现一则疑似虚假宣传广告,便打开公捷在线取证平台,然后复制链接通过网页取证。短短几秒钟,完整的证据就被保留下来并上传至凌波联盟链,以作后续执法证据使用。
在线电子数据取证平台运用区块链、散列算法、时间戳、日志等技术,确保数据证据真实性和合法性,具有上链证据不可篡改、全流程自动存证、多节点证据共享等优点。
“这是一种全新的取证手段,取证平台规避了传统人工取证无法溯源、操作烦琐、不统一等问题,让取证更加高效、便捷,大大提高行政执法工作效率。”漳州市市场监管局网监分局局长杨蔡鹏说。
为实现跨部门的信息交换传递和数据互用共享,漳州市市场监管局与福建省市场监管局,漳州市法院、公安局、司法局等6个部门,组建全国首个“行政+司法”跨层级跨部门互鉴互认的漳州联盟链。联盟链与取证平台对接,形成集取证、存证、验证、采证于一体的闭环管理系统。目前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运用平台已取证数据2667条,运用取证数据责令改正196家,立案查处184件,罚没金额350余万元,涉嫌犯罪移送公安2件。
此外,漳州市市场监管局还在全国市场监管系统率先出台《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线电子数据取证暂行规定》,对在线电子数据种类、取证工具、采集、存储、使用、争议解决、监督管理等做了规定,填补市场监管系统在线电子数据取证规则空白。
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是质量提升服务民生的又一重要体现。
漳州市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领域,由漳州市公安局依法严厉打击食药环及知识产权领域违法犯罪活动,2022年共破获假冒伪劣犯罪案件383起,年度绩效继续走在全省前列;漳州市市场监管局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全市系统共立案查办各类案件5089件,罚没款5094.28万元,移送公安机关51件……
一系列硬招实举的落实,进一步优化全市消费环境,增强消费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营造全社会齐抓共管质量的良好氛围。(记者 李妙珠)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