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厦门持续深化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助力文明典范城市创建

让雷锋精神的璀璨光芒闪耀鹭岛

2023-03-09 10:15
| | | |

2023年厦门市“3·5”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月启动仪式上,各志愿服务团体代表进行志愿者宣誓。

2023年厦门市“3·5”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月启动仪式的活动现场,“小黄帽”志愿服务联盟的志愿者向市民发放交通安全宣传材料。

在位于中山路的志愿服务驿站内,思明城市义工为前来咨询、求助的市民游客服务。

  新时代的雷锋在哪里?

  近日,在给雷锋同志写的信中,来自厦门松柏小学的二年级学生胡林萱给出了她的答案——“在厦门,每天都是学雷锋日”“在我们身边,志愿者随处可见”“雷锋叔叔,和您一样,他们像颗螺丝钉,在平凡的志愿岗位上发光发热”……

  全市注册志愿者超95万人,志愿服务团体7000多个,志愿服务项目超11万个,大约每5个人就有一个志愿者——厦门无处不在的“志愿红”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发光发热,以不求回报的默默奉献,温暖一座城、文明一座城、扮靓一座城。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3月4日,在2023年厦门市“3·5”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月启动仪式上,厦门市委文明办负责人倡议全市上下,以雷锋精神为指引,进一步普及文明理念,以雷锋精神为标尺,进一步培育文明风尚,以雷锋精神为示范,进一步深化文明创建,倡议更多的市民朋友投身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奋力争优争先争效,让雷锋精神的璀璨光芒闪耀鹭岛,把雷锋精神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广泛搭建平台

志愿服务随处可为

  厦门火车站南广场上,来自晨曦公益服务队的志愿者风雨无阻为市民游客热情服务;街头的交通站点上,“小黄帽”志愿服务队引导大家有序乘车,宣传交通文明;医院大厅里,来自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的凤凰花志愿服务队为病患和家属提供导引咨询;厦门市青少年宫“心灵小屋”心理咨询志愿服务队凝聚心理志愿者,守护市民心理健康;文艺志愿者深入乡村,把文化盛宴送到家门口……

  志愿服务在厦门蔚然成风,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俨然成为很多厦门市民的日常。

  如何帮助更多温暖的心找到更好的奉献舞台?近年来,厦门持续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畅通志愿服务机制渠道。

  进一步丰富拓展群众参与志愿服务、文明实践的平台,目前,全市共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基地共621个,将文明实践阵地建设延伸至车站、码头、公园、景区、文化场馆等公共场所。此外,厦门还发布新时代文明实践统一标识,在全市推广,构建点多面广、互联互通、便民利民的文明实践服务圈,让志愿服务处处可为、时时可为。

  而通过建成投用厦门市精神文明建设智慧平台,集成志愿服务管理、实践活动发布等功能模块,厦门依靠科技手段,实现对全市文明实践阵地与活动的统一管理指导,进一步完善“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闭环服务模式,推动供需精准对接。

爱护热心善举

志愿服务人人愿为

  在厦门启动2023年全市“3·5”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月当天,“爱心厦门”公益影视厅、象屿集团爱国主义影视厅也揭牌投用。

  依托该影厅,象屿集团将发挥国企担当,持续开展公益观影活动和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礼遇志愿者、关心关爱特殊群体,以实际行动为厦门市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贡献力量。

  你奉献爱心,我为你加油——在厦门,志愿者得到来自政府和全社会的多重关心。厦门出台关于志愿服务的专门性法规《厦门经济特区志愿服务条例》,有关志愿者的权益保障、激励措施被写进法规。厦门还为获得省级以上荣誉的志愿者颁发道德典范礼遇卡,志愿者就医时凭卡可优先享受医疗服务,在该市出行可免费乘坐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出游可免费参观游览市内国家3A级以上景区(点)等。

  从2017年起,厦门每名注册志愿者都会收到一份大礼——人身意外伤害险,这是厦门为志愿者个人打造的平安护身符。厦门市委文明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份保险的保障项目不断升级完善,最高保障额度逐年提升至469.6万元,让志愿者能更安心投入志愿服务活动中。

  同安区组织爱心企业为志愿者开展免费体检等,通过礼遇志愿者为文明续航;海沧区委组织部、区委文明办等8家单位联合出台方案,为海沧的注册志愿者提供物质保障和精神奖励等礼遇措施共70多项;春节前,翔安区开展“文明有福,德者有福”礼遇慰问活动,为优秀志愿者送去新春慰问祝福……在厦门,在全社会的共同守护下,志愿者的热情和动力被持续激发,进一步形成志愿服务人人愿为的良性循环。

助力塑造典型

促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

  在今年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月启动仪式上,还举行了厦门市好少年亲子志愿服务队和厦门市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授旗仪式。

  今后,厦门市中小学生亲子家庭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而理论宣讲志愿者则将进一步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等,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广泛开展“党的声音进万家”主题活动。

  建设高素质的志愿服务队伍,培育高水平的志愿服务项目,是推动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厦门市委文明办以举办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选树先进典型、拓展技能培训等工作为抓手,加强典型培育,突出示范引领,在全市发现、培育、扶持、壮大了一批志愿服务骨干队伍和品牌项目,推动全市志愿服务事业在常态化、规范化的基础上,向着制度化、品牌化不断发展。

  仅过去一年,厦门在全国、省级及市级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就有约50个项目脱颖而出,推选出省五星级志愿者4名,评选出48个厦门市学雷锋志愿服务“五个最美”先进典型、164名三四星级志愿者。此外,厦门充分挖掘社会各方资源,开展志愿服务展示交流活动,搭建学习借鉴、取长补短的平台,提升志愿服务专业化、精准化、品牌化建设。

  探索更高质量的志愿服务,思明区推出“因为有你思明更美”志愿联盟“1+1”行动计划;湖里区制定《湖里区平战结合志愿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海沧区启动“海沧V生活”,将志愿服务的大选题做成小切口……放眼鹭岛,这抹跃动的“志愿红”持续呈现亮点,雷锋精神在这里生动传承。(厦门观察记者 杨珊珊/文 施辰静/图)

来源:福建日报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