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融通古今,让古书院“活”起来

2023-03-20 09:21
| | | |

  徜徉在世界遗产城市泉州,近年复建复兴的古书院,让人印象颇深。这些穿越历史尘烟的文化遗存,成为这座海丝名城重要的文化符号与独特元素,烛照后学,融入生活。

  17日,由国家语委丝路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泉州市社科联、泉州师范学院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海丝名城书院文化建设座谈会,在泉州府文庙正音书院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泉州古书院的发展变化、当代书院建设的意义与路径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专家表示,泉州重建复兴古书院意义重大,应该整合各方资源,传承古代书院精神,将其建成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阵地,再现古书院荣光。

古代泉州,书院制度兴盛

  古代泉州是福建乃至全国书院制度颇为兴盛的一个地区。“尽管同一些书院制度发达的地区比较,书院制度的诞生在时间上稍显落后,但是当它出现于泉州大地之后,却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大的发展规模展现于世人面前。”泉州师范学院语言研究所原所长赵宗乙教授说,书院作为我国历史上具有特色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书院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在教育教学、学术研究、学术创新、人格教育、注重发展学生个性等方面都颇具特色,对当前我国文科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

  “书院,是一种离我们既远又近的文化遗存。泉州的一些书院遗址,亦可看出古代泉州是书院繁盛之地。”泉州师范学院图书馆原馆长苏黎明教授说,书院制度在宋代得以确立,南宋时期泉州书院迅速兴盛,陆续成立了10所书院,几乎遍及泉属各县,书院制度随之确立,并从此成为泉州古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书院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形成了以人格修养为旨归的尚德精神、以经世致用为特点的务实精神、以薪火相传为特征的创新精神。”赵宗乙说。唐代至清末,泉州共建有63所书院,集中分布在晋江、南安、安溪、永春、德化、惠安等地。如今的古书院,已成为泉州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的文化符号与独特元素。

  泉州师院副校长夏侯建兵教授说,当下,泉州正持续推动书院文化的守正与创新。期待泉州书院在得到保护与传承的同时,也能在新时代下注入新内涵、焕发新活力。

泉州书院,与朱熹密切相关

  在苏黎明看来,泉州古书院的特点突出:存续时间甚长,数量甚多,而且有不少书院规模甚大。泉州古代书院存续时间跨度很大,从唐末直至清末,前后延续了1100多年。唐末至清末,泉州共建书院63所,不仅府城有好几所书院,各县亦皆有多所书院,其中不少书院规模甚大,清代的清源书院和一峰书院鼎盛之时皆有房舍数十间,生员数百人。

  泉州书院的创立、发展、存续同朱熹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泉州是朱熹青年时代的初仕之地,又是他一生多次来过的地方。朱熹少时曾随父朱松来过泉州安海镇,考上进士后,任泉州同安县主簿5年,54岁重游泉州,61岁知漳州又曾到泉州。其足迹遍及泉州城及泉属的晋江、南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等县,讲学办学,游览山川,留下诗100多首,楹联和题刻不胜枚举。为传播理学,朱熹先后在泉州不少地方讲学和创办书院,直接推动了泉州书院的创办和发展。南宋创建的10所泉州书院,都与朱熹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其中,小山丛竹书院、九日山书院、燕南书院皆是朱熹亲自创建,杨林书院、石井书院、凤山书院则是朱熹曾讲学的地方,剩余的岩峰书院等4所也是朱熹及门人信徒所建。朱熹设计的书院制度,对南宋泉州书院制度的建立以及南宋以后历代泉州书院制度,均发生了深远影响。

活化利用,助力海丝名城建设

  “古代书院注重办院特色,当代泉州书院更要彰显闽南文化和海丝文化特色,接入地气方显出生机活力。”泉州师院原副校长林华东教授讲到当代书院建设的意义与路径时说,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复兴进程中,当代书院可以担当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的载体。

  近十年来,泉州已经修复或新建了大大小小数十家书院。林华东教授建议各地书院都应紧密结合在地文化,在个性化、差异化上下功夫,尽可能整合各类资源提升办院成效。让古书院成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地方品牌,做成助力社会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做成凝聚年轻一代提升中华文化自信的平台。

  “我们一直致力于古书院的活化利用。”晋江文物保护中心主任、龙泉书院“山长”吴金鹏说,2011年,晋江市政府投资1000多万元重建龙泉书院,2013年9月建成。书院依山而建,按照书院特有的建筑规制,复原书院的历史原貌,体现古代书院祭祀、讲学、藏书三大功能。

  近年来,龙泉书院先后举办闽南民俗、传统礼仪、传统艺术、国学讲座、读书沙龙、企业文化沙龙等一系列国学活动,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闽南文化。

  国家语委丝路语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泉州师院文传学院院长王勇卫教授说,书院文化是泉州深厚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在泉州社会历史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教化作用,此次邀请专家学者座谈研讨,为泉州海丝名城文化建设添砖加瓦。(记者 王敏霞)

附件:

政府文件全真版:

温馨提示: 请使用OFD阅读软件浏览源文件,如未安装点击下载

来源:福建日报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