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好“风光”带来好“钱景”
漳浦盐场的锦屿海上光伏电站 林杜鸿 摄
六鳌风电场风光优美。 林杜鸿 摄
福船一帆的码头在吊装大型塔筒。 萧镇平 摄
入秋时分,在漳浦盐场、赤土、六鳌等地的山山水水间,洒向大地的阳光,正通过连绵的光伏板源源不断地转化为清洁电能;徐徐海风,通过转动的风车转化为输送到千家万户的电能。
漳州是风能、太阳能资源的聚集区之一,具备规模开发风电场和太阳能光伏电场的优势。近年来,漳浦县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大力推进清洁能源产业建设,并发展以功能部件、风电设备等新能源装备制造为主的产业。
阳光照亮新能源
虽然已入秋,但是阳光还很强烈,在漳浦县赤土乡浯源村的山丘地,一排排光伏板在太阳的照射下熠熠生辉、蔚为壮观,这就是绿领农业科技大棚光伏电站项目。
这个光伏电站面积5000亩,总装机规模80兆瓦,年发电量为1亿千瓦时,是当时全省光伏装机容量最大和农光互补最大的基地。支柱上的光伏板在发电,而光伏板下的百香果、蔬菜等长势良好,上演“上可发电,下可种菜”的光伏与现代农业相互共生的一幕。
距此10多公里外的漳浦盐场,类似的一幕在这里同样演绎。阳光下,波光粼粼的水面与蓝色的光伏板在阳光下交相辉映。这就是锦屿光伏电站。
“锦屿是一个内湾形成的水塘,当地百姓在这里低密度养殖斑节虾等水产,效益有限。”漳浦盐场党委书记蔡尧盛说,几年前,经过多方探讨后,引进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利用千亩鱼塘的水面资源,通过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互融互补,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协同发展模式。
为了保证鱼虾生产,渔光互补要保证光伏面板能照射到阳光,又不能将水面全部遮挡。相对于普通的屋面光伏,这里的光伏支柱长度都高于水面4米以上,同时将间距控制在6米以上,以此保障水体的通风与光照条件,并方便养殖人员在光伏面板下作业。
锦屿光伏电站站长韦京宏说,光伏电站一期项目于2017年完工并在福建省率先完成并网发电,年平均发电达5000万千瓦时,是目前省内最大的渔光互补示范性光伏发电项目。
漳浦年可利用光照时长近1130小时,农业光伏综合开发项目立足天然优势,当地政府规划在“十四五”期间,拟推进30万千瓦集中式光伏建设,推动沿海渔光互补光伏基地开发。持续推进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工作,利用党政机关、学校、医院、村委会等公共建筑,工商业厂房和农村居民房屋等屋顶资源,建成分布式光伏22万千瓦以上。
大风“刮来”新能量
就在盐场的光伏面板尽情地吸收阳光转化成电能之际,10余公里外的六鳌海边,一排排大型风机正随着海风旋转不停,远远望去,绿意盎然的海边山丘上,点缀着一台台白色的风车,蔚为壮观,这一带是六鳌的风电场。
面朝大海,海风拂面,漳州沿海风能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漳浦县。早在10年前,漳浦县就提出合理开发利用风能资源,促进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大唐集团的风电项目因此落户六鳌半岛。
“六鳌风电场共85台风机,总投资约12亿元,总装机容量为10.16万千瓦,分三期建成。” 六鳌风电场负责人曹拥军说,每台发电机支柱高55米、风叶半径26米、总高度达81米,每台风机每分钟可转将近20转,一个小时发电2000千瓦时。
六鳌风电场负责人曹拥军介绍说,大唐集团在福建共有4个风电场,分别为漳浦六鳌风电场、长乐午山风电场、诏安梅岭风电场、福州青林风电场,总装机容量27.31万千瓦,共166台风机,其中六鳌风电场规模最大,装机容量10.16万千瓦,共85台风机,年平均发电量为1.59亿千瓦时,年平均利用小时数1568小时,风机可利用率为99.31%。
“风能是一种洁净环保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其发电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几乎为零。”漳浦县发改局相关负责人黄晓涛说,除了海边陆上风电场项目外,目前,漳浦县已把风电项目的目光瞄准海上,全力建设海上风电场。六鳌海上风电场D区项目,装机规模40.2万千瓦,2018年3月获得省发改委核准,其中陆上集控中心部分已开工建设。六鳌海上风电场二期项目,装机规模为40万千瓦,于2021年5月获省发改委核准,正在推进前期工作。
铸长装备制造产业链
漳州的风能光能资源丰富,有较好的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基础,是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漳浦县在大力发展风光能的同时,大力推进清洁能源产业建设,发展以功能部件、风电设备等新能源装备制造为主的产业,延长产业链条。
在六鳌风电场不远处,福船一帆新能源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的码头彩旗飞扬,出口智利的风电塔筒组件首批产品正式完工交付。
此次福船一帆共接到40套风机塔筒制造,目前首批16套风机塔筒完工具备交付条件。这是福船一帆承接的单个订单数量最大的海外塔筒项目,订单金额约1亿元。
漳浦县充分利用区域风能、太阳能资源充足这一优势,大力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推进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协调发展。目前,漳浦县新能源产业主要分为两大集群,一是以利用“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开发为主的能源开发产业,主要是光伏发电项目和风电开发项目;二是发展以功能部件、风电设备等新能源装备制造为主的产业。
漳浦县发改局相关负责人黄晓涛说,漳浦县清洁能源相关的企业共有2家,风电装备主要企业为福船一帆新能源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其风电产品主要有塔筒、单桩、导管架、高桩等,2021年企业产值16.69亿元;光伏装备主要企业是台玻福建光伏玻璃有限公司,生产光伏玻璃,年产能约18万吨,2021年企业产值7亿元。
据了解,目前,漳浦已着手新能源产业园区规划,其中风电产业园地处赤湖工业园及六鳌镇,布局以大型海上风机为龙头,集叶片、电机、海缆、轴承等于一体的海上风电装备全产业链,打造包含研发、设计、制造、安装、运维全生命周期的海上风电产业母港,现明阳、中船、金风、远景等企业已签约落户园区;光伏装备制造产业园位于万安工业园西北部,将引进龙头企业,规划生产光伏组件、光伏逆变器、支架等相关光伏制造产业,建设形成全产业链条,现大唐集团已组建光伏产业创新联合体,拟引进协鑫光伏组件、阳光新能源逆变器、启超支架等企业,形成产业链,投资建设漳浦光伏装备制造产业。(记者 萧镇平 通讯员 林惠卿)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