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快评
银发专列驶向“老有所乐”的诗和远方
□陈纪凰
4月13日20时25分,Y828次赣闽首趟银发旅游专列“赣闽风华”号从江西南昌站出发。14日,火车到达福州站,我,一个“00后”记者,和专列里的182名银发旅客一起,开启了一趟旅行。
第一站是平潭,祖国大陆距台湾岛最近的地方。往东望,68海里外便是祖国宝岛。这里的房子是矮矮的石头房,居民不多,海就在眼前,风和我们同行。镜头里,海水湛蓝,天空广阔。很多大爷大妈告诉我,这是他们第一次见到海。他们兴奋、呼喊、拍照。晚上,我们在海边举行篝火晚会,柴火噼里啪啦响着,海风把歌声吹散,我和大爷大妈手牵手围着篝火舞动。随后,我们一起去了福州三坊七巷、南平武夷山等核心景点。这是我第一次和这么多银发伙伴一起旅行,第一次在数据和文字之外对“银发旅游”概念有真切的认知。银发旅游专列的意义也在这趟旅程中有了更具象化的呈现。
银发专列服务的是老年人,改变的却不只是老年人。在经济层面,银发专列能够刺激消费、带动就业,成为文旅经济发展的引擎。这一点已经有许多数据可以佐证。此次旅途中,看着大爷大妈快乐的身影,我更感受到:当银发专列成为更普遍的旅游产品后,其价值将远超商业范畴。它是盘活老龄社会活力的一根生命之线,它带来的那些老有所乐的、重新参与社会价值共创的银发群体,用笑声、用舞蹈、用爱告诉我们,“银发”又怎样,一样可以热爱生活,一样可以疯狂,一样可以用力歌唱。这样的生命姿态能够让年轻人减少对衰老的恐惧,增强对未来的信心;能够鼓励我们突破线性时间的禁锢,构建多维度的生命价值体系。当我们相信所有年龄段的生命价值都能够绽放,就会建立起一个更具韧性的社会生态系统。
所有的美好都需要托举。以往,很多老年人也有出游愿望,但上了年纪,出行不便,愿望不能落地。如今,银发专列上的适老化服务降低了出行门槛,成为保障老年群体旅行体验的关键。列车车速不快,座位可以躺下休息。行车期间,旅客可以泡茶唠家常、看文艺节目,给足了社交空间和文化氛围。列车上配备了专业的医务人员全程随护,提供健康咨询、血压测量、应急医疗等服务。行动不方便时,只需按下“爱心呼唤器”按钮,列车员便会及时赶来,提供接打开水、搀扶如厕等各类服务。车厢内还配备放大镜、老花镜、针线包等适老服务用品。
伍尔夫在《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里写了温切尔西伯爵夫人的诗——“褪了色的丝线,怎能织出独一无二的玫瑰来?”看到大妈们迎风举起丝巾时,我想,褪了色的丝线,也能织出独一无二的玫瑰来。我和他们在福州分开,回到工作岗位,但绿皮火车继续向前开,开往又一个春天。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