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凌福顺:十字架上的英雄

2021-11-09 08:32
| | | |

  走进周宁县凌福顺纪念馆,一张黑白老照片让人久久驻足凝视:一名成年男子上身赤裸,被粗绳和铁链牢牢绑在十字形的木架上,他身体稍稍前倾,神态坦然,目光坚定,浑身上下透出一种不屈不挠的凛然正气。这是革命英雄凌福顺慷慨就义前的真实瞬间。

  1912年,凌福顺出生于周墩(今周宁县)一户贫民家庭。由于家境贫寒,他讨过饭,打过零工,尝遍了生活的辛酸。1931年,为了谋生,凌福顺来到周墩特种区常备队当兵。

  而在这个时期,少数闽东籍在外入党的知识分子开始回乡宣传革命思想,发展组织,开展农民运动。此后,在党的领导下,周墩一批革命者坚持地下斗争,秘密发展组织,建立、壮大人民武装力量,与反动派展开艰苦卓绝的斗争。

  这段时间里,凌福顺结识了中共地下党员吴少安,在他的引领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32年,20岁的凌福顺秘密加入了周墩地下革命组织。

  在加入革命的队伍后,凌福顺斗争性强,敢作敢为,经常只身到县城附近的浦源、吴山底等乡村中开展群众工作,很快成长为革命骨干。1934年7月,凌福顺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同年8月,在周宁城郊的坂头村成立了闽东工农游击队第十一支队,凌福顺担任队长。10月30日,凌福顺率十一支队配合闽东红军独立师一部挺进周墩特种区,会同城内革命群众,里应外合,取得了周墩暴动的胜利。11月1日,在叶飞同志亲自主持下,周墩苏维埃政府成立,凌福顺被推选为军事委员。

  1935年8月,游击队扩编成周墩独立营,凌福顺任营长,率部转战周墩、建瓯、福安等地,连战连捷,威震敌胆,成了敌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1936年4月5日,凌福顺前往闽北建瓯筹集革命经费后,返回周墩。当他到浦源村侦察敌情时,行踪被敌人发现。周墩国民党保安第五团一个连的兵力,向浦源村扑来,凌福顺不幸被捕。

  抓到了凌福顺,敌人如获至宝,希望从中获知闽东地下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的秘密。随后20天,敌人威逼利诱,或封官许愿,或严刑拷打,穷尽了一切伎俩,凌福顺始终守口如瓶。敌人气急败坏,束手无策。

  1936年4月25日,遍体鳞伤的凌福顺被敌人绑至周墩西门外的刑场,刽子手用锥子在他的身上乱戳,用刀残忍地割他身上的肉,两个多小时的凌迟极刑让凌福顺成了血人,昏迷过去。醒来时,他使尽全身力气高呼:“父老乡亲们,死没什么可怕,我凌福顺会绝代,革命永远不会绝代!要永远从红莫从白……”听到这句话后,恼羞成怒的敌人将匕首刺进了凌福顺的心脏,凌福顺壮烈牺牲,年仅24岁。(记者 程枝文 通讯员 郑文敏 黄起青)

附件:

政府文件全真版:

温馨提示: 请使用OFD阅读软件浏览源文件,如未安装点击下载

来源:福建日报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