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关于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20222037号提案的答复

2022-05-25 15:53
| | | |

  闽农督函〔2022〕98号

  答复类别:B类

 

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关于做优做强福建中医药品牌“福九味”的建议》(20222037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2021年全省中药材面积89.6万亩,农业产值约73.8亿元,其中闽产药材“福九味”(建莲子、太子参、金线莲、铁皮石斛、薏苡仁、巴戟天、黄精、灵芝、绞股蓝)为代表的中药材品种种植面积约占43%左右、农业产值约占65%。建宁莲子、柘荣太子参、南靖金线莲、连城冠豸山铁皮石斛、浦城薏苡等产品通过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柘荣县为“中国太子参之乡”,武平紫芝产量占全国80%以上,南靖金线莲占全国60%以上,初步形成了中药材产业集聚发展区域。随着“健康中国2030”和“健康福建”行动计划的实施,集药食同源、保健养生于一身的“福九味”品种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市场前景广阔,产业开发潜力巨大。“福九味”作为福建中医药品牌代表,是中药产业发展的产业基础,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可发挥其在治未病、慢性病防治及疾病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推动“健康福建”乃至“健康中国”建设作出积极贡献。但是,正如提案所提的,“福九味”品牌在推广中还存在短板,主要品牌宣传力度不够、统筹规划引领不足、创新研究不足等问题,需要加大支持逐步解决。

  一、关于加大“福九味”品牌宣传力度。近年来,我厅大力推动品牌农业建设,打造提升“福”字号福建绿色优质农产品品牌,初步形成“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格局,“福九味”也是农业品牌打造之一,目前我省的永定巴戟天、和溪巴戟天(南靖)、明溪金线莲、冠豸山铁皮石斛、建宁通心白莲等已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下一步,我厅将支持生产规模大、市场占有率高的“福九味”生产经营企业参评福建名牌农业品牌,组织相关企业参加知名展会,通过主流电视媒体、今日头条等新媒体“网微端”,扩大“福九味”品牌宣传,提高“福九味”品牌知名度。

  二、关于推进“福九味”品牌认证制度。“福九味”是我省中药材行业公共品牌,我厅将支持行业协会牵头制订团体标准,并在授权认证管理基础上,推动道地中药材主产区相关部门加强合作,合力打造如“福九味”-柘荣太子参、“福九味”-南靖金线莲、“福九味”-建宁莲子等区域公用品牌,我厅将予以积极支持,引导企业申报“三品一标”认证。在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基础上,组织一批有一定影响力的中药材企业参与“福九味”品牌共建,共同推动“福九味”做大做强,提高影响力。

  三、关于加强“福九味”药材质量控制。质量是“福九味”品牌的生命线,我厅将引导“福九味”相关企业纳入“福建省中药质量全程追溯服务平台”监管。该平台基于一品一码、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运用,对接国家有关部门大数据平台,实现对中药产品质量安全顺向可追踪、逆向可溯源,形成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中成药生产流通使用全过程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引导支持“福九味”药材种植企业实施最近国家四部门颁布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推动建立一批规范化全过程可追溯中药材种植基地,确保闽产药材“福九味”质量安全,促进中药材种植绿色发展。

  四、关于提升“福九味”科技内核。我厅将继续支持科研院所与中药企业建立产学研联合攻关模式,开展道地药材的育种创新和配套生态种植技术研究,筛选优质种源,选育新品种。去年我厅设立了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并成立了药用植物专业组,支持选育种单位申报中药材新品种认定,支持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开发一批“福九味”高质量产品,满足社会需求。

五、关于挖掘“福九味”药材文化内涵。引导“福九味”主产区梳理地方志等文献,挖掘“福九味”种质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生产历史、药膳文化、中医药文化背景,以及药材种植历史、种植制度、民间应用等具有科学价值的文化资源,不断丰富“福九味”药材的文化内涵,巩固“福九味”文化传承基础,提升“福九味”品牌价值,为乡村全面振兴作出应有贡献。

 

  领导署名:陈明旺

  联 系 人:林德福、黄瑞平

  联系电话:0591-88016963、87817463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

                               2022年4月13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

政府文件全真版:

温馨提示: 请使用OFD阅读软件浏览源文件,如未安装点击下载

来源:省农业农村厅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