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民生资讯

长汀:“共富林场”点绿成金

2025-08-24 07:26
| | | |

  清晨,薄雾轻笼山野。走进长汀县四都镇上蕉村桃树湾森林多功能林下中草药生态复合种植基地,金毛狗蕨、骨碎朴、白及青翠欲滴,仿野生灵芝、石斛、金线莲长势喜人。这片占地3268亩的绿色宝库,正是长汀着力打造的“共富林场”。

  “共富林场”是以新型林业经营主体为核心,联合村集体、合作社、林农等形成的林下经济发展共同体。近年来,长汀县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引擎,通过党建引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建设“共富林场”,盘活沉睡林地资源。

  “林下作物种不好、卖不出,是当前农村发展林下经济普遍面临的两个瓶颈。”长汀县林业局局长李荣斌说。因此,长汀县重点着眼于同科研院所和成熟企业合作,如联合福建农林大学、皖西学院等高校,为药材品质提升和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引入重点企业龙岩本草若初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企业的销售渠道拓宽林下产品销路。

  不难看出,借外力是“共富林场”运行的一大逻辑。如何才能把更多力量引进来?

  优质的山林资源是吸引外来主体落地的基础。长汀县通过实施“伐针造阔、择针套阔、疏针促阔、空地补阔”策略优化林分结构,提升森林质量,为林下道地药材生长创造更优的生态环境。

  长期以来,外来新型林业经营主体虽带着资金、项目、人才、市场落地,但由于其并非林权证持有者,不仅无法获得银行的贷款支持,还易产生山林纠纷。为破解该难题,长汀向林业经营主体发放林下经济不动产登记证,该证件可作为抵押融资、项目申报等事项的凭证,为林业经营主体提供有效物权保障。

  聚合各方资源和力量的“共富林场”,如今已转化为农户腰包里实实在在的收益。

  近日,在桃树湾森林多功能林下中草药生态复合种植基地的一处山场——四都镇上蕉村四排山场,工人正抓住好天气开展林下山地清理。

  上蕉村四排山场隶属于长汀县辉鸿农民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通过股权合作与托管经营,整合了178户社员的分散林地。目前已种植各类林下经济作物2130亩,涵盖姜黄、茯苓、灵芝、黄花远志等,年创收超300万元。

  “过去守着林子难变现,现在通过合作社股权合作、公司统一经营,收入来源多了。村民既可以拿租金,又可以挣薪金、分股金,实现‘山上有活干、家门口有钱赚’,这真是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上蕉村党支部书记吴水长说,如今,辉鸿农民专业合作社每年租金收入达5万元,人均工资年收入达3.6万元,户均年收入超15万元。

  “共富林场”模式运行后,上蕉村林下经济产业由一产向二产发展的步伐也逐渐加快。

  在上蕉村的林下产品加工厂里,现代化的加工车间干净无菌,弥漫着清新的草木香气,技术员正把生产出的灵芝产品摆上货架。“我们引进灵芝加工设备,进行灵芝切片、破碎、烘干、包装,原来每斤150元的灵芝经过加工包装成灵芝茶后,每斤可卖到500元,极大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吴水长说。

  数据显示,截至7月,长汀县已培育辉鸿、本草若初、御篁等“共富林场”12个,带动6.8万农户参与,户均年增收2.3万元,林下经济面积突破193万亩。(记者 徐士媛 通讯员 陈炳林)

来源:福建日报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