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观察·备齐年货过大年
年味渐浓,永定不少传统手工腊制品进入了制作旺季。图为永定光司令腊肉作坊的员工在忙着制作腊肉。记者 徐士媛 通讯员 熊川 摄
18日,2025年平潭新春年货嘉年华开幕。图为小朋友在挑选平潭的文创产品。见习记者 刘宇捷 通讯员 林君斌 何燕 摄
随着市场发展,汽车、数码产品等商品逐渐被纳入年货范畴。18日莆田开启的迎新春促消费活动,就涵盖了汽车消费、数字消费等领域。记者 林剑波 通讯员 郭仲火 摄
17日,第六届惠安消费节启动。活动现场,零食干货、喜庆装饰等各类年货琳琅满目。图为惠安女在展示各类新年特色礼品。陈秋红 杜华英 摄
在周宁县紫馨兰园花卉有限公司基地内,工人正为大花蕙兰固定造型、剪枝修叶。汤文娟 摄
开栏的话
开开心心办年货,红红火火过大年。对于中国人来说,备年货是春节必有的仪式感。“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们也即将迎来第一个“世界非遗版”春节。今年的年货,您开始准备了吗?
从糖果点心到肉蛋果蔬,从春联福字到特色花卉,从服装首饰到大宗商品……在全省各地的年货市场上,各种好吃的、好看的、好玩的商品令人目不暇接。福建日报今起推出“市场观察·备齐年货过大年”专栏,报道各地年货的产销情况,敬请关注。
厦门年货食品市场古早味与新口味兼具
千滋百味候新年
来自全省各地40多家老字号企业的年货产品吸引游人目光;年俗互动体验区的春联展位前人头攒动……17日,作为“2025厦门消费节新春嗨购季”系列活动之一的2025嘉莲里文旅街区老字号嘉年华年货市集拉开序幕。
来自厦门的老字号企业厦门古龙食品有限公司既带来了古早味,也带来了新口味。“现在的年轻人都追求新颖独特、方便快捷,这次我们带来了‘万物皆可沙茶’系列,包含了厦门人过年常吃的沙茶汤料、地道沙茶味的牛腩煲等。”该公司展位负责人汤先生说。
除此之外,记者在古龙食品的展区还发现许多厦门传统年夜菜的预制菜产品。“从去年初开始,我们公司就朝预制菜赛道发力,其中一道‘鲍鱼姜母鸭’深受市场青睐。”汤先生说,大家现在对预制菜的接受度很高,特别是预制菜稳定的口感和方便的烹饪过程,“捕获”了许多消费者。
把传统口味变出新花样的,不只古龙食品。
“我们永盛麻粩始于1953年,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这次带来的是闽南人过年都会准备的麻粩花生糖、寸枣等传统伴手礼。”泉州永盛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郑爱英说,除了传统口味外,他们这次还带来了改良口味的麻粩,“这些新口味非常受年轻消费者的欢迎,大家对此的反响相当不错”。
过年的仪式感,是从置办年货开始的。随着春节临近,除了火热的年货市集,厦门各大市场、商超里,琳琅满目的年货食品开始占据货架的“C位”,为节前的消费市场增添了浓浓的“烟火气”。
在位于厦门市思明区禾祥东路的千滋百味元味超市,记者发现,除了必不可少的蛇年元素装饰品外,超市推出的元宝、金砖形状的年糕得到了许多年轻市民的青睐。
“蛇年新春,我们将迎来第一个‘世界非遗版’春节,这更值得我们好好庆祝一番。”市民杨欣早早地前来选购年货,她对超市里元宝形状的年糕情有独钟。“年糕蕴含的恭喜发财、年年高升等寓意很受大家的欢迎。除了传统的年货之外,我还买了许多零食,这可是春节期间和朋友外出聚会游玩的必需品。”
在厦门千滋百味食品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陈亚彬看来,新的消费偏好反映了大家对传统年俗、文化底蕴的重视及生活方式的转变。“如今,消费者选购年货时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对联、福字、灯笼,一些依托文化IP、有独特设计、符合现代年轻人个性需求的年货成为市场新宠。”(记者 林闻)
周宁县年宵花种植基地进入集中备货期
万紫千红添喜庆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这首童谣提醒着我们春节的脚步近了。连日来,周宁县的年宵花种植基地进入集中备货期。年宵花是指在春节前后上市的花卉,人们购买这些鲜艳亮丽的花来装饰家居,寓意美好吉祥,烘托喜庆气氛。
在位于周宁县浦源镇上洋村的紫馨兰园花卉有限公司基地,工人忙着为大花蕙兰固定造型、剪枝修叶。
“现在正是年宵花销售旺季,大花蕙兰因朵大艳丽深受消费者喜爱。2024年,我们推出黄金岁月、金边福娘、光彩等10多个品种,主要销往浙江、上海、北京、广州等地,产值约300万元。”该公司负责人周丽珍说。
从去年11月中下旬开始,周宁县静宇园艺有限公司也陆续收到新春花卉团购订单,目前已售出多肉盆栽、“福”字花篮、中式礼花等产品近千份,眼下仍在加足马力赶制剩余订单。
得益于独特的冷凉气候优势,周宁县将花卉作为全县“一县一业”重点发展产业,发挥花卉花期久长、全季覆盖的特点,科学调整花卉产品结构,不断拓展市场空间,形成了覆盖多品类、多季节、多用途的花卉产业格局。
这头花开正盛,那边年味十足。
“年关将至,我们从腊月开始就增加了对联、福字、中国结、窗花等新年装饰品,备货量充足。”在周宁老街一家婚庆批发店门前,店主林先生正将一箱箱具有蛇年元素的年货制品搬入店内。记者发现,该街三分之一的店铺都在销售春节饰品,呈现出一派火热景象。
“春联与红灯笼是我家每年春节必不可少的元素,过年嘛,就是图个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市民阮峰说。
不仅是春节饰品,在周宁,炒货、茶点也是年货市场的“主角”。
一袋袋瓜子堆得像小山,一包包茶点码放得整整齐齐……在周宁西街临街一家炒货店内,空气中满是炒货特有的鲜香,前来选购的市民络绎不绝。
“我们的店铺已经开了24年了,这些天来采购的人数越来越多,年前一周会是最忙的时候。”店主胡先生说,最近的销售量是平时的3倍左右,每日销售额均在1000元以上,“光是瓜子一天就能卖上百斤,脆豆、米糕、杨梅糖等特色茶点的销售情况同样可观,我们计划营业到除夕上午”。
年味订单充足、市场活力旺盛……周宁群众正用“买买买”迎接蛇年新春的到来。(记者 尤方明 通讯员 魏知秋)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