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当前位置:首页 > 解读回应 > 回应关切

“家庭共济”用好用活医保资金

2022-08-30 09:41
| | | |

□木须虫

  今年8月,职工医保家庭共济已经在上海正式开启,而在天津,7月就开始实施,放眼全国,这项改革也正在全面探索推广之中。职工医保家庭共济,简单地说就是参与职工医疗保险的人们,以前医保个人账户里的钱只能本人看病时使用,而改革后除了本人使用之外,也可以给配偶、父母和子女等家庭成员使用。

  去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医保个人账户可以用于支付参保人员本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以及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费用,即医保个人账户的“家庭共济”。意见出台后多地陆续跟进落实。

  医保共济保障的拓展符合社会的期盼,可以明显增强在保职工看病就医享受医保的获得感和便利感。而更关键的是,完善这两类共济保障并没有增加用人单位和个人的负担,而是从优化医保账户的设计与支付结构切入,向管理要红利。

  现行的医保分为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医保个人缴费基数的2%和单位缴费的30%计入个人账户。这事实上导致了统筹基金“大池子”供蓄不足,但个人“小池子”多且存在不同程度的沉淀与节余。如此,一方面制约了“大池子”共济功能的发挥,蛋糕做不大自然就分不多;另一方面零散沉淀在个人账户里的资金,除利用率低之外,还带来了“医保卡购物”“套现”等一系列管理问题,弱化了医保功能,在保职工也不满意。

  通过改革将单位缴费部分放到医保统筹基金,不再划入个人账户,损有余以补不足,一边是做大统筹基金的“大池子”,为大层面上的共济保障创造条件,另一边则是减少个人账户的规模,防止资金沉淀,“一增一减”是精准调节的对症之策。

  同时,对医保个人账户支付管理进行放权,强化以家庭为单位成员个人账户之间的调剂功能,相当于是把原来成员之间不能联通的“小池子”,贯通整合成家庭的“大池子”,从而提高账户资金的使用效率,并且还通过扩大支付的范围,让需要看病就医的人,能够实现账户支付的最大化,减少自身支付的负担。

  健全医保共济保障,用好用活医保资金很关键。医保需要一定规模,但判定医保成色与质量,其实是资金的使用效率,即尽可能不出现资金沉淀以获得最大医疗保障买单的最大化。建立健全医保共济保障机制,受益的是在保职工,但考验的还是改革创新的勇气与智慧。

附件:

政府文件全真版:

温馨提示: 请使用OFD阅读软件浏览源文件,如未安装点击下载

来源:福建日报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