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什么是农作物秸秆“五化”综合利用?

2019-12-04 10:47
| | | |
  一是肥料化。秸秆直接还田、沤肥还田、生产商品有机肥都是秸秆肥料化利用的重要途径。实践表明,主要农区秸秆连续还田5年后,可使土壤有机质明显提升。推广秸秆深翻还田、免耕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堆沤腐熟还田等技术,能有效提升耕地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是饲料化。在现代养殖业中,优质粗饲料是牛、羊养殖业发展的核心,而秸秆就是一种优质粗饲料。推广秸秆青(黄)贮、秸秆膨化、裹包微贮、压块(颗粒)等技术,不仅能减少精料的投喂量,降低养殖成本,提高乳肉品质,而且减少放牧,保护草场。
    三是燃料化。秸秆既是农业原料也是清洁燃料。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需求强烈,建设以秸秆为原料的生物天然气工程、村镇沼气集中供气工程,推广秸秆打捆直燃、秸秆成型燃料等技术,有助于推动农村能源革命。
    四是基料化。农作物秸秆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有机物,是栽培食用菌的好材料。以秸秆为原料栽培食用菌形成的菇渣密布菌丝体,加工后可制成菌体蛋白饲料喂养家畜,从而形成“秸秆→蘑菇→饲料→粪便→回田”的能量多级利用、物质链式循环的生态农业模式。
    五是原料化。秸秆原料化以小麦、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秸秆纤维为主要原料,以其它有机或无机材料为辅助材料,以一定的工业化加工手段制成的具有环保特性,可用于实际生产生活用途的材料或制品。

附件:

政府文件全真版:

温馨提示: 请使用OFD阅读软件浏览源文件,如未安装点击下载

来源:福建省农业农村厅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