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索 引 号: FJ00101-3000-2025-00017
发文字号: 闽政办〔2025〕20号
发布机构: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生成日期: 2025-07-29
有效性: 有效 失效 废止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开展森林“四库”联动试点区建设方案》的通知

闽政办〔2025〕20号
2025-08-01 10:06
| | | |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直有关单位:

  《福建省开展森林“四库”联动试点区建设方案》已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5年7月29日

  (此件主动公开)

 

福建省开展森林“四库”联动试点区建设方案

  福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更好联动”的重要论述,充分发挥森林“宝库”作用,决定开展森林“四库”联动试点区建设,制定方案如下:

  一、“五个增”目标

  通过开展森林“四库”联动试点区建设,努力实现蓄水量增加、蓄积量增长、食物量增多、碳储量增高、产值量增大。至2030年,实现全省森林蓄水量达350亿立方米、森林蓄积量达8.5亿立方米、森林食品量达390万吨、植被碳储量达5.12亿吨、林业总产值达1万亿元。

  二、“五个全”思路

  (一)坚持全功能开发。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效益,促进生态保护、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和乡村振兴。

  (二)坚持全区域布局。按照分区分类经营的指导思想,优化“林”的空间布局,统筹“业”的协同发展。

  (三)坚持全周期经营。推动苗木繁育、造林绿化、森林抚育、林分改造、开发利用等全过程可持续。

  (四)坚持全产业发展。强化“以二带一促三”,让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无缝对接,因地制宜发展林业新质生产力。

  (五)坚持全过程惠民。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拓展“两山”转化路径,一体化推动森林提质增彩、兴业利民,让森林生态红利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三、“五个林”重点

  (一)建设“蓄水林”。系统推进水源区、江河两岸和水库周边、海洋沿岸的森林修复,优先选用抗逆性强、根系发达、固土能力优、防护性能好的树种,通过退化林修复、成过熟林更新、封山育林等措施,提高森林蓄水固土能力。责任单位: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林业局、水利厅。以下均需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落实,不再列出〕

  (二)打造“固碳林”。以采伐迹地更新、人工中幼林抚育为重点,优先选择适应性强、生长量大、生命期长的高固碳树种,通过科学营造林,增强森林固碳能力。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健全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林业执法三大保护体系,减少森林碳损失和碳排放。责任单位:省林业局、公安厅、生态环境厅)

  (三)培育“用材林”。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商品林功能区、自然条件适宜区,通过集约人工林栽培、现有林改培、中幼林抚育等措施,挖掘林地生产潜力,提高木材质量和产量。科学推广高世代杉木林,培育乡土珍贵用材林,丰富木材供给多样性。责任单位:省林业局)

  (四)壮大“食物林”。建设高标准油茶林、丰产竹林基地,稳妥开发以锥栗、板栗、香榧等为主的干果经济林,因地制宜发展林菌、林药、林蜂、林禽、林畜、林油、林粮、林果等系列森林食物,推动笋竹食品、林下经济、木本粮油、食药用花卉等特色产业发展。责任单位:省林业局、工信厅、农业农村厅、卫健委)

  (五)发展“联动林”。推进“远近联动”,大力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和重点区域林相改善,促进远山提质、近山添彩;推进“左右联动”,大力发展多功能林,促进蓄水林、固碳林、用材林、食物林耦合发展;推进“上下联动”,充分利用林上林下空间,促进形成异龄林、复层林、混交林;推进“前后联动”,贯通供给侧与需求侧,促进资源培育、产品研发和市场销售紧密联系;推进“内外联动”,发挥特色资源优势,促进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森林+金融”“森林+文化”“森林+研学”“森林+体育”等联动产业。责任单位:省委金融办,省林业局、教育厅、自然资源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文旅厅、卫健委、体育局,省总工会)

  四、“五个重”抓手

  (一)突出重要区域。实施差异化、特色化森林“四库”联动功能区布局,选取基础好、优势明、效益高的区域,先行联动试点,率先探索突破。责任单位:省林业局)

  (二)推进重要改革。用好用活《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支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先行先试的若干措施》,开展以“多方得益、多式联营、多重服务”为重点的“三多”改革试点,以机制活促进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责任单位:省林业局)

  (三)实施重要工程。接续实施林业“八大工程”,包括沿海防护林、江河流域生态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城乡绿化和绿色通道四大生态工程,以及商品用材林、竹业花卉与名特优经济林、林产工业、森林旅游四大产业工程,加快构建完善的森林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责任单位:省林业局、发改委、工信厅、自然资源厅、商务厅、文旅厅)

  (四)落实重要项目。争取实施一批国土绿化、国家储备林、生态保护修复、林业改革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等重大项目,以增量激活存量、提升质量。责任单位:省林业局、发改委)

  (五)集聚重要要素吸引“地、种、机、技、数、钱、法、人、文、制”等各方面要素投入,特别是完善林地基础设施,加强林业种苗等科技创新,推广应用林机装备,提升林业机械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责任单位:省林业局、农业农村厅、科技厅)

  五、“五个一”保障

  (一)建立一项统筹机制。各地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林业、发改、科技、工信、公安、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农业农村、商务、文旅、卫健、金融、体育、工会等部门组成的工作机制,统筹谋划森林“四库”联动试点区建设。责任单位:省委金融办,省林业局、发改委、科技厅、工信厅、公安厅、财政厅、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文旅厅、卫健委、体育局,省总工会)

  (二)制定一份实施方案。各地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因林施策,科学编制森林“四库”联动试点区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建设内容,突出重点、打造亮点。责任单位:省林业局)

  (三)强化一套政策扶持。将森林“四库”联动试点区作为林业相关专项资金安排的政策因素,在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央财政林业项目资金上给予支持,在省级林下经济、竹产业、花卉产业等林业经济发展以及国土绿化、林业生态保护等专项资金安排上给予倾斜,并争取省级预算内投资支持。责任单位:省林业局、发改委、财政厅)

  (四)依托一个服务平台。紧紧依托投资促进、产品推介、金融支持、权益流转、主体链接、产学融合的林业高质量改革发展服务平台,通过政府搭台、主体唱戏,实现好戏连台。责任单位:省林业局)

  (五)打造一批展示样板。在森林“四库”联动试点区内,打造一批资源培育、林产加工、森林康养、森林旅游等方面的亮点,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区推进。责任单位:省林业局、文旅厅)

  本方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附件:

来源:福建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纠错 评论

政策文件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在线访谈
相关报道
视频解读
媒体解读
新闻发布会
媒体报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