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一起,就是最大力量
——莆田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实录
人间四月天,花开燕呢喃。经历风雨洗礼后,莆阳大地,安宁和火热的画面同时呈现。
战“疫”、防控、保供、支援、纾困、稳工、复产……疫情之下,这些常见却并不简单的动词一一定格,连缀成莆田人民勠力同心、众志成城的抗疫图谱,装点着这个令人难忘的春天。当前,莆田疫情防控形势好转,人们的生活逐渐回归正常。此刻回望战“疫”中的一幕幕,艰辛与感动同在,每一位兴化儿女的付出都值得骄傲。
莆田市委书记付朝阳表示,要发扬连续作战精神,突出防控重点,坚决堵塞漏洞,慎终如始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要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加快企业复产达产满产,全力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工作进度赶上去,奋力夺取“双胜利”。
纾困解难 稳工稳产
6日,位于城厢区东沙工业区的嘉裕华制鞋公司生产车间,7条生产线全面复工,工人们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忙碌在生产线上。
莆田鞋业产业链与泉州关联密切,全市80%鞋企的鞋底、面料、配件等原辅材料由泉州企业供应,受疫情影响,原材料供应出现迟滞甚至断供问题,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为协调解决工业企业因疫情影响出现的物流受阻、供应链不畅问题,莆田市工信局成立企业问题协调及稳生产小组,制定专门工作方案,实行市县区“工作互动、信息共享、实时会商、问题即办”联动机制,并建立市县区问题协调微信群,24小时值班在线。
“通过企业直接反映、下派各县区服务组发现、县区工信部门提交、政企直通车企业提交等渠道收集问题。”莆田市工信局投资科科长邓建庭说,他们收集了全市涉及泉州供应商的117家需帮助协调解决物流畅通问题的企业信息,发函商请泉州工信部门协调办理工业物资通行证,促进莆泉两地供应链畅通。同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确保司机、货物闭环管理。
据统计,3月18日以来,全市共办理本市工业企业通行证5104张,其中车辆通行证2406张,人员通行证2698张,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问题85个。
“这笔贷款太及时了,利率又低,为企业节约了不少成本。”近日,涵江区四通机械设备厂获得兴业银行莆田分行发放的200万元纾困专项贷款,企业负责人曾先生感慨万分。
3月31日,莆田市发布《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的若干措施》,提出包括扩大“六税两费”减征范围、降低工业企业运行成本、缓解企业资金流动性压力等在内的28条举措,切实减轻市场主体负担。
在缓解企业资金流动性压力方面,明确要积极运用再贷款、再贴现、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等,促进信贷资金更多流向中小微企业。对因疫情影响暂时出现还本付息困难的企业,积极采取展期、无还本续贷等措施进行纾困帮扶;加快线上化、纯信用金融产品推广应用,开设受困企业融资绿色通道。(全媒体记者 陈盛钟 通讯员 余竞舟 陈荣捷)
重点项目 稳中推进
“疫情期间,这里实行闭环管理,项目300多人同心协力,适当增加班组工作时间,保障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在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妈祖重离子医院项目负责人孙文光告诉记者,一期1号、2号楼主体结构已全面封顶,钢结构安装完成,目前处在机电和装饰施工阶段,同时稳步开展二期工程。
今年春节期间,莆田市鼓励工人就地过年,开春后又组织车辆和人员,“点对点”接送建筑工人,实现重点项目早开工。针对46个受疫情影响的重点项目,莆田应急补充施工人员近700名。
本轮疫情发生以后,莆田市发改委再次打出“组合拳”,组织力量下沉一线,督促项目建设单位落实疫情防控措施,规范工地出入管理,备足卫生防护物资,尽可能减少疫情对重点项目建设造成的不利影响。
“第一时间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收集重点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想方设法加以破解。”莆田市发改委重点办干部张秉星说,截至3月底,全市共收集38个影响重点项目建设的问题,已全部解决。
3月28日,莆田学院迁建项目施工单位向有关单位求助:受疫情影响,原本从泉州购进的钢筋无法运往莆田,导致项目建设面临停工。最终,在莆田市发改委多方努力下,150多吨钢筋分别于3月30日、4月2日从南平市、漳州市运抵项目工地,后续又有400吨钢筋陆续到位。
“建材运不进来,直接延缓了重点项目的建设进度。现在看来,最有效的突破口就是拓宽供应渠道。”莆田市发改委重点办干部徐然介绍说,首先向莆田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了解具体政策,然后指导项目施工单位从无疫情地区采购所需建材和设备,再协调工信、住建、交通运输等部门办理通行证,确保运输车辆顺畅通行。
据统计,本轮疫情期间,莆田全市有17个重点项目的建材运输受阻。截至3月底,莆田市发改委帮助重点项目建设解决约1.2万吨建材。
莆田市发改委还编制审批类、核准类申报操作指南,指导项目业主线上全流程报件,实现足不出户即可完成项目申报,同时采取视频直播的方式,开展“不见面”评审工作,确保项目审批不断档。(全媒体记者 林剑波 通讯员 杨剑铖 陈颖)
党员带头 冲锋一线
“日均核酸采集时间由6至7个小时降至2至3个小时。经过数天奋战,龙腾社区核酸的应检尽检率大幅提升,位居全镇前列。”莆田市民政局支援榜头镇龙腾社区党员抗疫先锋队队长朱建华说。
龙腾社区有常住人口5700多人,是榜头镇的人口大村。由于医务人员紧缺,龙腾社区前几轮核酸应检尽检率在全镇排名较为靠后。在接到社区求助后,3位来自莆田SOS儿童村、市慈康医院,具备行医资格的抗疫先锋队党员干部主动请缨,成为核酸样本采集的志愿者。
为保证及时完成核酸采样任务,驻仙游县鲤南镇象林村领队、莆田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支队长庄金清带队开展“敲门行动+上门服务”,采取“逐门进、逐人过”模式,逐户逐人了解掌握核酸采样情况,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入户排查、张贴封条、消毒消杀、24小时无间歇轮流值岗……队员们没有一句怨言,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坚守在防疫一线。
前些天,莆田连续出现阴雨天气,给一线的防疫工作人员带来困扰。队员们每巡查一趟回来,衣服就湿了一半。由于队员们带的防寒衣服有限,大家只能将就着,一套外衣连着穿好几天。“不管多难,不讲条件,关键时刻就要担负起党员的责任与使命。”驻鲤南镇象运村领队,莆田市文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林志强说。
3月20日,莆田市从26个市直单位中抽调488名干部,组成74支战“疫”工作队,对口支援仙游县鲤城街道、鲤南镇、榜头镇的74个村居(社区)。15支“1+1”驻乡镇战“疫”工作队分别由1名处级干部和1名普通党员干部组成,对口支援仙游县各个乡镇疫情防控工作。在抗疫一线,他们亮身份、当先锋、做表率,积极参与联防联控、核酸检测、宣传发动等工作。
4月6日,莆田市直单位党员干部赴仙游战“疫”工作队圆满完成各项支援任务,平安返程。(全媒体记者 沈琳 通讯员 翁开业)
民生保障 更有温度
“我母亲患有小儿麻痹症且有癫痫,需要长期服药,本人还在上学,家庭没有经济来源,仅靠低保金生活,疫情期间生活困难,政府能否提供帮助?”3月27日,莆田市民政局微信公众号“掌上求助”平台,收到秀屿区一名大学生李梦洁发来的求助信息。
经工作人员查证核实,李梦洁的父亲早年因病身亡,家中还有一个弟弟和肢体四级残疾的母亲。2014年,全家三人被纳入低保。如今,李梦洁就读于福州某高校,弟弟在莆田读高三。受疫情影响,全家生活捉襟见肘。
此后,秀屿区平海镇民政部门启动临时救助申请程序。3月31日下午,8000元临时救助金发放至李梦洁的银行卡上。
受疫情影响,遇到急难怎么办?独居、行动不便的特殊困难对象生活如何保障?对此,莆田市民政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帮扶工作的通知》,推出5条举措,切实发挥社会救助“托底线、救急难、保民生”的作用。
其中,对确诊患者、疑似患者、隔离对象中低保及低保边缘家庭、特困、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重度残疾人等生活困难群众直接给予临时救助,事后补齐经办手续;对因疫情造成重大生活困难的群众,采取“一事一议”方式,加大救助力度。
市民除了拨打12345热线,还可通过莆田市民政局公众号“掌上求助”栏目提出求助申请,只要如实填写个人和家庭相关信息并发起救助申请,平台将迅速派单至申请人所在县(区、管委会)、乡镇(街道),民政部门会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困难群众依法依规快速审核,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战疫情,保民生。莆田市民政局、财政局还联合发文,组织全市各县区(管委会)于3月底前将4月份低保、特困、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保障金、残疾人“两项”补贴等4200多万元各类社会救助金提前发放到位,惠及困难群众14万多人次。(全媒体记者 陈汉儿 通讯员 游晓璐)
云上教育 共“课”时艰
“风来了,雨来了,荔枝树,别怕!风雨过后依然青翠挺拔。”这是一段歌词,来自疫情期间莆田艺术学校老师创作的歌曲《别怕》。它写给莆田人,也写给莆田学校的孩子们。
3月21日,受疫情影响,莆田市中小学校停止线下教学,转为线上教学,有条件的学校高三年级实行闭环管理。
“因为累积了一定经验,当疫情再次来临,我们借着先前搭好的平台和资源,迅速展开工作。”莆田市教育局中教科科长薛强说。
每天安排专人梳理各个隔离点的学生诉求,及时反馈给当地指挥部;开绿色通道,扩充学校的线上教学资源;与中国移动莆田分公司携手,为上千名有需求的教师和学生赠送流量;和新华书店合作,给小学生赠送阅读书籍……此次疫情,患者、密接者、次密接者中有不少人是在校学生和老师,莆田教育部门的暖心举措,成为师生们的坚实后盾。
全市层面,云端课堂再次启用。为保证教学质量,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组织学科教研组推送9个学科44门在线教学课程及初、高三备考课程和省市质检的试卷讲评微课180节、复习微课1500节。此外,莆田73个市领衔名师工作室开通直播平台。
由于疫情防控需要,一批学生走进了方舱、酒店、学校等隔离点。针对隔离点内的学生,莆田市教育局赠送两批共计8万多份的学习资料和学习用品。
“疫”路护心。在疫情期间,莆田市教育局第一时间下发通知,将心理疏导工作纳入学校疫情防控整体部署,成立市、县(区)两级8个心理健康服务专班,建立“全面筛查—发现问题—分析研判—对策措施—预防干预”的基本工作制度,构筑心理“堤坝”。
为丰富疫情期间在线教学活动,莆田市教育局不忘利用“云端教室”创新活动形式。
4月4日,全市中小学生同唱歌曲《映山红》,优美的旋律碰撞不老的灵魂。
“我们策划以‘我们的节日·清明’为主题,请老师提前录制教唱视频,再辅助不同版本的视频,希望学生可以多角度鉴赏歌曲,同唱一首歌。”莆田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全市中小学生还在线上参与“网上祭英烈”“同圆一个梦”“同画一张画”“同写一封信”等活动,牢记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全媒体记者 俞靓)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