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办公厅举办主题教育第二次读书班
6月1日至3日,省政府办公厅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第二次读书班在宁德屏南县举行。本次读书班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点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传承弘扬“四下基层”“四个万家”等优良传统和作风,切实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更好服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实践。
省政府办公厅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及主题教育办有关同志参加了读书班,省委第五巡回指导组副组长余建坤莅临指导。读书班通过现场教学、座谈交流、专题辅导、基层调研、个人自学、交流研讨等方式举行,把现场教学与调查情况结合起来,把了解实情与收集问题结合起来,把思考对策与问计于民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仙山牧场的现场教学,大家共同瞻仰了中共闽东北特委、闽东北军分区驻地纪念碑,聆听了革命先驱们在白色恐怖下百折不挠顽强斗争的英勇事迹,上楼战役以少胜多的红色传奇,感悟革命先辈的信仰伟力。在交流座谈会上,宁德市委党校副教授陈书纪为大家讲述了当年习近平总书记首创中心组学习进基层的生动实践,以及宁德地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仙山牧场举办读书班的现实背景、学习内容;寿宁县下党乡原党委副书记刘明华回忆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三进下党的艰辛路程,感怀总书记深厚的为民情怀;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党支部原书记杜家住讲述了赤溪村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发扬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精神,带领村民摆脱贫困的故事;福安市下白石镇下岐村村民江成财作为亲历者,与大家分享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深入乡村开展调查研究、念兹在兹推动连家船民上岸,通过回访将群众的困难询问到家、解决到底的工作作风;周宁县七步镇后洋村黄传融作为“周宁三库”亲历者,与大家分享了在总书记的关怀下,“黄振芳”家庭林场从无到有的建设历程,以及对总书记提出的“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这一绿色生态理念的切身体会。在仙山学习馆,大家参观了“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形成过程”“习近平总书记自梁家河起至今的读书故事”“闽东之光——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在宁德的探索与实践”等主题展,通过一张张珍贵照片和生动讲解,系统回顾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学习情况,深切感受习近平总书记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带头学习的伟人品格。
在屏南县熙岭乡龙潭村,大家实地考察了解乡土咖啡屋、酿酒作坊、文创工作室、乡村民宿等场所,实地感受龙潭村通过“党组织+能人+村民+互联网”模式,有效激活乡村内生动力、丰富拓展农村新业态、推动人才“逆”流,把日渐“空心化”的乡村建设成为有特色、有内涵、有诗情、有画意、有人气、有活力的美好家园,走出了一条通过传统村落保护活化利用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在长桥镇柏源村,大家眺望村口山坡上生机盎然的千亩梯田,详细了解该村通过积极响应“粮食安全屏南行动”开展“认领一亩田”活动,深挖地方文化,改善人居环境,按照乡村振兴总要求,探索出“农业文旅相结合”的乡村振兴新模式,让摞荒的大片土地变成良田,让千亩梯田焕发勃勃生机。
通过两天的学习研讨、实地调研,大家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带头倡导和践行“四下基层”“四个万家”等优良作风,开展了大量生动的调研实践,创造了宝贵的思想财富、精神财富和实践成果,是我们大兴调查研究的“富矿”。大家一致表示,一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调查研究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把大兴调查研究作为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实践,进一步增强做好调查研究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二要掌握科学方法,传承弘扬“四下基层”“四个万家”等优良传统和作风,着力在“深、实、细、准、效”上下功夫,以科学方法指导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努力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不断提高办公厅“三个服务”工作的质效。三要推动成果转化,把调查研究与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紧密衔接起来,针对此次调研发现的问题,以及当地在推动发展遇到的问题,切实加强研究,提出有效解决措施,做好深化文章,将调查研究成果最大程度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成效,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作出新贡献。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