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掘金数据要素 赋能千行百业

2024-05-26 09:08
| | | |

市民在华为展位体验全景AR互动技术,实时“召唤”卡通形象数字人。记者 施辰静 摄

  当今时代,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正加速融入生产、消费、流通、分配和社会服务管理等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推动数据标准化工作,探索数据资产化路径,加速数据要素价值的释放,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标准化,让数据能流通

  两岸标准共通服务平台建设成果在峰会上展出。记者打开平台页面,进入产品查询,输入产品类型,马上就输出比对报告。

  “以前要进行两岸标准比对,需要去翻标准文本,然后再逐条进行比对,现在只要一键输入。”厦门市标准化研究院研究室主任刘姗姗介绍,“该项功能完全免费,解决台胞因不清楚大陆相关政策、法规、标准而产生的迷茫和困扰。”

  据了解,平台基于大数据技术,提供两岸标准的智能化、精准化比对,实现2000多种食品添加剂和1万多种农残限量指标的比对,还可一键查询养老服务、建筑工程等领域近4000条两岸名词术语比对结果。平台收集两岸各级各类标准逾29万份,收录食品安全、建筑工程、冷链物流、养老服务、电子信息等领域两岸行业间共研共享的标准(两岸共通标准)215个,汇聚两岸标准、政策、规则最新情况。

  “要突出两岸优势,拓展数字经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议福建发挥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特殊优势,构建闽台数字经济政策高地,实现数字基础设施硬联通、数字规则标准软联通、数字从业人员心联通。”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殿中在数据标准化和数据基础设施分论坛上提出对福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思路。

  “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数字经济创新生态。基于新兴信息网络的互联互通,完成行业数据的共享、分析、应用,使产业形态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黄殿中说,要利用数据要素标准化体系,充分释放数据要素投入生产的二次价值,使生产、经营、治理等环节更智能。同时,推动制度建设、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实现数字经济生产率跃升和竞争力重塑。

  如何让数据得以充分流通,发挥数据更高的价值?参加数据标准化和数据基础设施分论坛的嘉宾们认为,要建立健全国家数据标准化体制机制,统筹指导我国数据标准化工作,加快研究制定一批数据领域国家和行业标准。

  “与传统的物质生产要素相比,数据具有强流动性、可切分性、可复制性、可变换性、可融合性等方面的特性,这些不同的特性使得数据的权属确定、价值确定和安全性保证非常困难,需要技术和管理创新才能解决。”中国工程院院士孔志印谈道。他指出,要建立并保持一个高质量的数据治理体系,可借鉴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中基于过程的管理方法,实施数据安全治理工作,将宏观的目标、原则、制度落实为一个个明确而具体的标准化操作过程,使得管理工作能够可视化和可评价。

  论坛发布了《数据要素流通标准化白皮书(2024版)》。“我国数据要素流通市场亟须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和制度标准体系,培育健康、高效的数据要素流通和服务生态。”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院长杨旭东说,“白皮书立足于市场对流通利用设施、数据治理、数据产品、数据确权、估值定价、流通交易、数据开发利用、数据流通技术、数据流通安全等方面的标准化需求,构建数据要素流通标准体系结构。”

资产化,让数据增价值

  25日下午,数据要素与数据资产化分论坛场面火爆,原本400多个座席的会场挤进900多人。

  当前数据要素已贯穿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数据资产成为数字化转型中的新型资产类型,已在业界形成广泛共识。数据要素与数据资产化,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如何用理论创新指导实践,破解数据要素价值释放难题?产学研用如何协同发力,发挥好数据要素放大、叠加、倍增作用?这些都备受各方关注。

  打造高质量的数据产品,推动数据要素高价值化发展,各方正加快行动。

  在中国联通展位,“数据要素×”城市治理、现代农业、工业制造、生态文明、交通运输以及文化旅游等多领域的大模型演示,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体验。

  “我们正着力打通数据要素价值链,努力构建数据要素型企业,通过数据采集、数据加工、数据治理、数据应用,在对内赋能的同时,对外流通,实现对数据资源的登记、核验、评估、入表等标准步骤,形成安全可控的数据资产,上架公共交易平台,通过融资变现、作价入股、二级流通等方式,加快推动数据资本化。”联通软件研究院数据中台研发事业部业务架构师吴瑞麒告诉记者。

  只有构建安全可信的流通环境,数据才“流得动”。在蚂蚁集团展区,首次公布并将于年内推出的密态计算云服务平台——“隐语Cloud”引人关注。“密态计算让数据‘可用不可见’,可以把对人的信任转移到对技术信任上,从而能够解决数据在跨主体流通过程中跨越管控的问题。”蚂蚁集团隐私计算部隐语总经理王磊表示。

  记者了解到,数据要素技术已经广泛落地在农村金融、公共服务、新能源产业等领域。在蚂蚁集团隐私计算技术的加持下,农业农村部大数据发展中心与网商银行合作,将农业大数据引入金融风控,结合卫星遥感风控系统,为小农户提供“秒贷秒批”的普惠金融服务。截至2024年5月初,超606万农户通过这一服务获得银行授信累计达964亿元,其中410万农户为首次获得银行贷款额度。通过把新能源汽车的车况信息、驾车人习惯、投保情况等多方面数据安全汇聚到一起,帮助保险公司实现精准定价,平均保费下降了8%,有效缓解了新能源汽车“电费低但保费高”的尴尬处境。

  与会各方还纷纷借机搭建合作平台,促进数据要素行业生态汇聚,将数据要素连接成网,扩大数据资产流通空间。

  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组建的国家级数据要素互联网已在全国5城市试点,在实现数据要素高效、共享和管理基础上,本届数字峰会又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南京等多地企业签约。

  中国电子总经理李立功表示:“数据资产化是实现数据价值的重要抓手,也是需要伴随着理论和实践探索持续推进的长期进程,需要数据产权、登记制度的有力支撑保障,流通交易市场的促进和推动,也需要数据应用场景的牵引和激励。未来,我们愿与社会各界一道,从制度、生态、场景等方面持续发力,在推动数据开发利用中探索数据资产化路径,在推进数据资产化进程中更好实现数据价值,让数字红利惠及千行百业。”(记者 王永珍 林智岚)

来源:福建日报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