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龙岩市:放宽林农处置权

2025-09-02 08:27
| | | |

  最近,武平县中赤镇平沿村林农钟彩喜正忙着采伐自家山场的杉木,并准备种下新的树种。去年下半年以来,他申请了700多亩的林木采伐许可,准备多争取些收益。

  老钟是村里的造林大户,经营着2200多亩林地。按照过去的政策,采伐自家人工商品林受到采伐限额、采伐方式、采伐年龄等限制。其中,人工杉木、马尾松的主伐年龄分别为26年和31年。市场好的时候,自家林木还没到采伐年限;家里急需用钱的时候,也不能随时随地采伐变现。

  “经过走访调研,我们发现由于林木经营周期长,投资变现慢,林农积极性受挫。”龙岩市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站负责人刘永盛说,只有进一步落实处置权,才能确保收益权。

  2023年,龙岩市在前期下调杉木、马尾松主伐年龄的基础上,在全市开展人工商品林林权所有者自主确定采伐类型和主伐年龄。“在严格保护前提下,适度放宽林木采伐限制,赋予林农更多经营自主权与财产处置权,是深化林改的题中应有之义。”龙岩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

  “原先申请采伐许可证需要近20天。现在30立方米以下的当天就可办结,超过的则需10天左右。”钟彩喜说,林农拥有了更大的经营自主权与财产处置权,经营林业信心倍增。

  改革后,龙岩市林农申请采伐人工商品林蓄积量不超过30立方米的,无须再提交伐区调查设计材料,只要向林业部门签署《告知承诺书》,明确采伐地点、树种、数量、方式等信息,就能直接办理采伐许可证,节省了大量的调查设计时间和中介费用。截至今年2月底,武平县已按政策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1558份,采伐林木蓄积量30.4万立方米。

  开展人工商品林采伐改革试点,是龙岩市深化林改、优化服务的关键之举。2023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正式吸纳龙岩市“取消集体人工商品林主伐年龄限制”“实施林木采伐告知承诺方式审批”等四项改革措施。

  近年来,龙岩市以取消人工商品林主伐年龄限制、制发林票、创新林业金融服务体系等改革措施,深化拓展林改“武平经验”——

  去年6月,龙岩林票(武平)发行仪式在“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举行。来自武平县万安镇贤溪村的林农池上坤、池良昌等23人领到了1号林票。池良昌、池上坤各自认购10万元,成为首批认购1号林票的林农之一。

  “投资林场,投资大、周期长,对于大部分个体林农来说,管理方式难免比较粗放,导致林木长势差,效益也很一般。”池良昌说。

  林票的本质即合作经营,推动林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折资量化,将林业资源转化为证券化资产,让广大林农获得更多财产性收益。

  有了林票后,山林交由国有林场实行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管理,破解了“单家独户”营林的问题,实现“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林农每年可获得林票金额5%的分红保底收益,林木采伐后享受利润分红,其间还可通过转让、质押等方式提前变现。

  “经过测算,林农自主经营,每亩出材8至9立方米,而林场管理后,预计每亩出材13至14立方米,经营效益明显提高。”武平县天源国有林场综合部负责人兰日强说。

  去年12月,池良昌等人收到了首笔2000多元的分红保底收益,而更让他们安心的是山上的变化:通过劈杂、除萌、施肥等营林措施,山林面貌有了明显改变。

  “投资林票比其他收益更有保障!”池良昌兴奋地说,未来他计划将自家600多亩山林也交给林场管理经营。

  盘活林农资产,“金融活水”必不可少。1号林票发行后,池良昌从当地信用社成功申请到第一笔“林票贷”9万元,用于自家木材加工厂的运营投入。“‘林票贷’具有估值高、期限长、利率优、额度高的特点,同时办理简单,从受理到质押登记只需半天。”池良昌说。

  “林票贷”让林权投资者范围进一步扩大,林业发展要素再度被激活。去年,武平共发行了3号林票,涉及山场2310多亩、林农60多户,认购金额600多万元。“去年1号林票申购人数有40多人,认购金额400多万元,远超发行数。”池良昌说,手握林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林农变股东了。

  “通过发行林票,加强村企合作,建立联农带农机制,形成‘国有林场+村集体+林农’的发展模式,促进小农户和现代林业发展有机衔接,‘沉睡’的森林资源被有效盘活,实现了多方受益。”武平县委副书记李小飞说。

  武平县颁发首张股金型林票的经验做法入选全国林业改革发展典型案例。目前,龙岩市共发行股金型“福林票”9单,票额总计1200万元,林票山场经营面积3648亩,参与认购132人(户)次。(记者 戴敏 徐士媛 罗小春 通讯员 钟晓芳)

来源:福建日报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