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守护校园,荔城在行动

2024-05-22 09:06
| | | |

护送小学生过街。陈海滨 摄

学生向民警吴玲玲咨询法律问题。郑芳芳 摄

学校食堂后厨的监控画面 何晋生 摄

  日前,莆田市荔城区出台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实施方案,成立荔城区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区领导担任组长、副组长,深入开展“护校安园”活动,落实专职保安员配备、封闭化管理、一键式紧急报警和视频监控系统达标建设、“护学岗”设置、最小应急单元建设、防冲撞设置等“6个100%”。

  近年来,荔城区依托“全市一张图,全域数字化”平台,不断创新校园矛盾纠纷化解方式,强化校园安全工作。

明厨亮灶,学校食堂吃得放心

  下午三点半左右,在莆田第九中学食堂内,记者从悬挂于墙上的实时监控显示器看到,厨师正开始准备当天的晚餐。“对于这些需要二次烹饪的菜肴,我们现在先初次加工一下,待会儿上菜就快一点。”厨师黄国财说,厨房是学校重地,要求相当严苛,每一次进入都必须“全副武装”,从上到下穿戴专用工作服,还要做好消毒事项。

  莆田第九中学位于荔城区拱辰街道,是一所完全中学,现有在校初中和高中学生5800多名,数量为全市之最。“校园食品安全关乎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不是件小事。学生人数这么多,对这项工作提出很大的挑战。”莆田第九中学总务处副主任李星表示,食堂由学校自办,没有对外承包,但是为了弥补在专业性方面的不足,学校引进了一个从业多年的团队,协助管理厨房和食堂事务。不久前,学校获得全国“营养与健康学校”称号。

  厨房虽小,功能齐全。进货区、清洗区、切削区、烹饪区、仓储间、备餐间、更衣间……透过电子显示屏的十六宫格,厨房内的各个功能区都一目了然。这些功能区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划分,每个区域均单独隔开。

  记者注意到,在电子显示屏底下的墙上粘贴着一张二维码,手机扫一扫即可登录系统小程序,随时随地掌上可视每天厨房工作的全过程。这套系统与荔城区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平台相互联通,便于监管部门日常监督,同时对全校师生和学生家长开放。

  “只有实现厨房阳光化、透明化、可视化,才能让校园食品更安全。”荔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股股长许晓清介绍说,该局针对人员管理、加工流程、食材采购等监管痛点、难点和风险点,量身定制荔城区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平台。截至目前,全区144家学校食堂全部接入该平台,其中16家成为省级餐饮服务“明厨亮灶”示范点。下一步,荔城区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平台将纳入莆田“全市一张图,全域数字化”平台。

2.0升级,应急处突增添新援

  “丁零零……”临近中午12点,下课铃声准时响起,莆田市实验小学门口顿时热闹起来,学生们鱼贯而出,而马路上的交警也开始忙碌起来,维持来往车辆的秩序,确保特殊时段的校园交通安全。像这样的场景,郭建兴已经看了18年。2002年,他从卫校毕业后就开了诊所,当起了乡村医生。2006年,他把诊所开到荔城区镇海街道凤山社区,与莆田市实验小学门对门。

  “有时候校医不在,老师会把磕伤的小学生带过来紧急处理。我都是第一时间给孩子消毒止血,如果没有用到耗材,就不收钱。”郭建兴告诉记者,有次碰到一位家长在校门口晕倒,他马上跑过去检查脉搏,发现并无大碍,简单处理一下人就苏醒了。

  最近,凤山社区干部找到郭建兴,希望已有20多年党龄的他能够加入商户应急处突联盟,为校园安全出点力。“坚持自愿原则,网罗校门口附近商户中那些年轻的、热心的业主。”凤山社区党支部副书记林隽说,这项工作由公安机关指导、社区牵头,已经完成初步的摸底排查工作。

  莆田市公安局荔城分局治安大队民警俞一雄介绍,莆田市实验小学是一所市直小学,被列为“党建引领、夯基惠民”社会治理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网格,而周边商户处于相邻的网格内,可以成为一个个最小的处突单元。

  当前,荔城公安机关率全市之先,选择在镇海街道创新组建商户应急处突联盟,探索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补充校园应急处突力量。“镇海街道处于主城区核心地带,坐拥20多所幼儿园和中小学,汇聚全市最多、最好的教育资源。”莆田市公安局荔城分局镇海派出所教导员徐炜认为,首创商户应急处突联盟意义重大,而且任重道远。

  多年来,莆田市荔城区将网格化服务管理与基层党建有机融合,制定末端党组织运行规则,在全区设立490个网格党支部、1662个网格(单元)党小组和2985个党员联系户,推选村(社区)“两委”成员、党员骨干、党员业主等任网格长,选聘优秀党员担任单元长或楼栋长,让党员在网格中找到组织,让群众在网格中看到党员。

民警坐镇,法治工作室显效力

  走进莆田擢英中学,古朴书香的校园气息扑面而来。正值上课时间,校园里显得格外安静。记者来到位于教学楼的“吴玲玲法治工作室”。

  吴玲玲是莆田市公安局荔城分局镇海派出所的一位社区民警,她从大学法学专业毕业后就进入公安系统,连续12年担任法制员,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基层实践经验。

  2022年3月,为了更好化解校园矛盾纠纷,荔城区镇海街道牵头成立“吴玲玲法治工作室”,由吴玲玲提前介入一些涉校案,防患于未然,同时在学校开展法治宣传。

  法治工作室运行后,吴玲玲碰到不少形形色色的问题学生,但究其原因,大都缘于家庭教育不当和学生的青春期叛逆。“单靠我一个人,力量肯定不够。”吴玲玲介绍说,法治工作室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处置机制,一旦出现校园矛盾纠纷,班主任先将情况上报给学校德育处和保卫科负责人,接着再反馈给法治工作室,然后第一时间请学生监护人到场,面对面交流调解。

  3年来,在吴玲玲的积极干预下,荔城区镇海街道涉校矛盾纠纷警情下降了38.9%。随着吴玲玲的名气越来越大,有的家长开始主动联系她,求助她管教自己的孩子。有一次,一位家长向吴玲玲致电,讲述他女儿沉迷于手机而产生厌学情绪。吴玲玲当即给出“一个药方”,建议家长先不谈学习的事,而是多陪孩子聊天、交心、运动,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吴玲玲说,其实很多问题,需要家长耐心、正确引导。

  擢英中学心理教师龚海凡对“吴玲玲法治工作室”的赋能效用深有体会。“有时候学校出面,请不来家长,但如果是法治工作室出马的话,家长有请必到。”龚海凡说,民警就像“第三方坐镇”,不仅消除了家长的种种疑虑,也让自己觉得有了坚强的后盾,从而提高了校园矛盾纠纷化解的成功率。(记者 林剑波 通讯员 陈凯 何晋生)

来源:福建日报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