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福州:金融活水滴灌服务实体经济

2020-12-12 09:28
| | | |

  今年以来,福州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六稳”“六保”决策部署,推动金融政策和服务直达实体经济。前三季度全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9万亿元,同比增长12.2%。

  如何破解融资“慢、少、难、贵”四个瓶颈?福州市积极用好“快、准、广、新”四字诀。

  “快”——第一时间紧急调度各种资源帮助实体经济应对疫情。

  2月8日,面对疫情发生后企业面临的资金周转困难,福州市即组织召开“应对疫情、共渡难关”政银企对接会,拿出400亿元抗疫专项贷款额度,当场发放贷款26.6亿元。截至11月,累计为受疫情影响的企业新增授信7561亿元,发放贷款3256亿元。同时,通过发行债券等手段,直接融资788.3亿元,增长15.3%。

  “准”——围绕企业需求,有的放矢提供精准服务。

  针对疫情发生后纺织企业外贸订单锐减、资金回笼放缓等系列难题,协调进出口银行等金融机构,一周之内向10家纺织龙头企业放款15亿元。

  针对上市后备企业,福州市做大上市扶持基金并加大投放力度,今年以来,已新增上市企业8家。

  针对企业流动性不足的压力,财税部门实施抗疫税费减免76亿元,缓缴税款17.1亿元,减免社保费超50亿元,发放稳岗补贴22亿元。

  “广”——既帮扶龙头企业,也帮扶中小微企业。

  福州农商行针对个体工商户推出“战疫征信贷”,目前已发放1084笔;海峡银行针对中小微企业推出“复工贷”,目前已发放贷款1295笔;中国银行、兴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也专门针对中小企业发放纾困贷款42.8亿元。

  与此同时,全市普惠小微贷款利率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02个基点。不仅大企业,小企业也拿到了贷款,而且价格比以前优惠。

  “新”——重在改进金融服务模式。

  一方面,建立政府、银行、担保机构“二二六”风险分担机制,担保公司把担保费率降到了1%以下,担保资金的放大倍数提高到3.03。

  另一方面,依托公共信用数据,提供无抵押、免担保、随借随还贷款30多亿元。

  此外,依托省“金服云”平台及海峡基金港,开展永不落幕的“云融资”,发放贷款42.9亿元。服务模式的创新,既拓宽了融资渠道,又降低融资成本。记者 王永珍 整理)

附件:

政府文件全真版:

温馨提示: 请使用OFD阅读软件浏览源文件,如未安装点击下载

来源:福建日报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