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港产城联动 擘画新蓝图

2022-11-02 10:50
| | |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东吴港区罗屿作业区3个泊位工程开工建设;三棵树高新材料综合产业园一期项目试投产;玉湖新城古山安置房等多个安置房项目顺利回迁……金秋时节,莆田市在港口开发、产业发展、城乡建设等多条战线上捷报频传。

  莆田市委书记付朝阳表示,以木兰溪综合治理为总抓手,重点谋划实施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基层治理、民生保障、港口崛起“五篇文章”,推动港产城联动,加速融入福州都市圈建设,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将莆田打造为福建高质量发展的增长引擎和新增长极。

莆田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许武 摄

双驰实业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工厂 陈盛钟 摄

妈祖重离子医院主体结构已全面封顶。(资料照片)

建设中的石门澳作业区11号码头泊位干煤棚、硫酸铵棚 丛文俊 摄


石门澳产业园已从荒凉滩涂地变身产业发展热土。丛文俊 摄

因港而生 向海而兴

  10月28日中午,在卸载完满载的6.65万吨液化天然气后,LNG船舶“艾伯拉”轮缓缓驶离秀屿港区LNG码头。这是10月份该码头靠泊的第4艘LNG船舶。今年以来,作为我省目前唯一投产的LNG泊位,秀屿港区LNG码头已累计接卸液化天然气234万吨。

  在疫情和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繁忙依然是莆田各港口的常态。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湄洲湾港莆田辖区完成货物吞吐量3914.32万吨,同比增长6.45%。

  港口兴,则经济兴。莆田因港设市,港口资源得天独厚,拥有湄洲湾、兴化湾、平海湾三大海湾。湄洲湾是“中国少有,世界不多”的天然深水港湾,水深港阔,不冻不淤,可建设万吨级以上泊位150多个。当下,莆田市正在构建高效集疏运体系、物流体系等,打造通江达海战略港城,奋力书写港口崛起新篇章。

  过去10年来,莆田港口吞吐能力实现迅猛增长。目前,莆田港口吞吐能力已超过6600万吨,与世界43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个港口实现通航。其中,东吴港区重点发展煤炭、矿石等大宗干散货运输;秀屿港区主要发展LNG、散杂货和化工品运输;兴化港区以散杂货运输为主,并兼顾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物资运输。

  9月末,东吴港区罗屿作业区8号、11号和12号泊位工程开工。3个新建泊位投资估算32.5亿元,预计于2025年全面建成,届时罗屿作业区年吞吐量将超过5000万吨。罗屿港口是我省重点打造的“两集两散两液”核心港区的“一散”。去年5月底,罗屿港口40万吨级泊位建成投用,成功跻身全国可供最大货轮靠泊接卸的港口之列。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一个重要节点正是港口,我们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罗屿港口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邹晓川说,促进罗屿作业区大宗散货码头连片开发,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局面,吸引更多货源在莆田港集聚集中,带动临港产业做大做强。

产业集聚 蓄势崛起

  10月20日,省重点项目涵江区城北工业园项目5~7号三栋厂房通过竣工验收。该项目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0亿元,包含标准化厂房、研发用房和人才住房等,主要定位为电子信息和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园。目前,已有大族元亨、睿信自动化、海丝北斗等多个项目签约入驻。

  电子信息产业是莆田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莆田市成立东南数字化转型、SMT等产业投资基金,引进大唐5G、福联、合力泰等龙头企业,不断完善电子信息产业链条,重点发展新型显示、集成电路、5G设备等产业链,形成“一中心两基地”发展布局。去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356亿元。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根基和命脉。关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莆田市工信局副局长陈俊杰表示,莆田市重点加快鞋服、工艺美术、食品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型功能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匠心智造产业新城,全方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莆田市聚焦重点产业规划,梳理出重点培育的12条产业链,按照全市“一盘棋”思路,由市委书记和市长担任“总链长”,成立12个重点产业发展专项领导小组,分别由市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统筹协调推进各产业链发展工作,强化创新、品牌、数字赋能,加快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在距离秀屿港不远的石门澳产业园内,永荣CPL二期、华峰水性油墨、三棵树高新材料等重点项目施工现场,塔吊林立,机声隆隆,一股热火朝天的建设热潮扑面而来。

  沧海桑田,宏图再现。石门澳产业园这片10平方公里的土地,已从当初的荒凉滩涂地变身现在的产业发展热土,成为国家级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核心承载园区。同时,产业园也是我省布局湄洲湾石化基地“一湾、两区、两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接湄洲湾南岸石化产业链延伸,发展非炼化一体化的化工新材料产业,着力打造千亿化工新材料产业。

城市更新 焕发活力

  国庆前夕,全长10.9公里的木兰大道一期工程正式通车。该道路是莆田木兰溪南岸片区东西走向的战略要道,采用一级公路兼城市主干道标准建设,双向6车道,总投资约13.73亿元。道路通车后,有效缓解了国道324线、荔园路等主干道的交通压力,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黄金大道。

  木兰溪南岸村庄密布,随着城市东拓南进,木兰溪南岸农村用地结构散乱和土地利用粗放等问题进一步凸显。莆田市结合木兰溪全流域综合治理,在木兰溪南岸、新度镇和黄石镇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试点工作,攻坚“一溪两岸、连片发展”,开启城市跨木兰溪东拓南进的新时代。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眼下,莆田市正以木兰溪综合治理统筹城乡发展,谋划实施城乡建设这篇大文章,东拓滨海、南进临港,加快港产城联动,打造山水诗画的生态韵城。

  连日来,在城厢区坂头西片区安置房项目建设现场,40余台施工机械、百余名作业人员抢抓施工黄金期,掀起大干热潮。该项目是莆田市重点棚户区改造项目,总投资20.79亿元,总建筑面积约30.35万平方米,目前正在进行桩基施工。城厢区经发集团总经理杨柏兴说,该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片区居民的居住品质,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一片片低矮破旧的平房不见了,一座座崭新的高楼拔地而起……莆田市成片、系统地推进城市更新,10年间共推动实施148个老旧小区改造和213个棚改项目,圆了11.6万群众的“安居梦”。

  如今的莆田,犹如化蛹成蝶,城市面貌焕然一新。随着“东拓南进西联北优中修”战略的推进,高铁新城建设全面铺开,大学城、玉湖新城、妈祖健康城等加速崛起,“三馆一宫”、会展中心等新地标拔地而起……2012年以来,莆田市建成区面积从69.24平方公里拓展到142.24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升至63.5%。(陈盛钟)

 

讲述

逐浪耕海 新程再启

  近日,由莆田市携手集美大学联合打造的蛤仔种业联合工程中心产学研合作项目签约。该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旨在打造“产学研用”新型协同创新中心,赋能“育、繁、推”一体化蛤仔种业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当前,莆田正着力做大做强国家级海洋牧场,倾力打造“海上粮仓”、加快建设“海上莆田”。莆田市海洋与渔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郑新群说,莆田抓住当前推进海洋渔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机遇,不断创新合作方式,凝聚发展合力,共同推动海洋渔业工作迈上新台阶、实现新突破。

  海洋,支撑了莆田港产城联动发展格局。2013年,莆田市委、市政府作出加快推进南日岛海洋牧场建设的决定,“风行海西、鲍打天下”就此拉开序幕,“蓝色经济”成为莆田发展的关键词。

  因海而生,向海图强。从全国首批获国家海洋局批准的区域建设用海规划,到全省首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国家级鲍鱼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再到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全国文明渔港……一个个国字号金字招牌的背后,是全市上下“俯下身子抓产业、一心一意谋发展”的亮眼成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今年来,莆田市响应国家“双碳”战略,推进南日鲍、莆田花蛤、莆田牡蛎、莆田双线紫蛤“四大贝苗”种业创新和水产养殖,扩大渔业碳汇产品供给,推动全国首例双壳贝类海洋渔业碳汇交易、全国首单村集体海洋碳汇交易先后落地莆田,探索形成以绿色养殖、绿色交易促进渔民渔企绿色增产、绿色增收的新模式、新机制。

  当前,莆田市委、市政府破题起势,“千古木兰溪、百里江山图、十里风光带”画卷铺展,港产城联动态势凸显,12条重点产业链动能迸发,桩桩件件,见筋见骨,莆田高质量发展的“奋进曲”已然奏响。

  “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我们将以更加昂扬的奋斗精神贯彻新发展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海洋渔业发展,统筹渔业结构调整、渔业生态保护、渔业行业治理,围绕渔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积极发展碳汇渔业、生态渔业、深海渔业、休闲渔业,为‘海上福建’建设贡献莆田力量。”郑新群表示。(谢于思 陈汉儿)

 

心声

  莆田市发改委办公室主任吴俊: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莆田市发改委迅速兴起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做到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俯下身子抓产业、一心一意谋发展,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项目建设、产业发展、有效投资、深化改革等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为全方位推动莆田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城厢区霞林街道党工委书记陈元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木兰溪流经莆田城区的主要区域,霞林街道将以木兰溪综合治理为抓手,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生态优势,结合“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楼宇、商超、特色街区等特色经济,培育优势特色产业,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莆田市复茂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郭继光:

  民营企业是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生根发芽的,是在党的政策支持下茁壮成长的,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民营企业的昨天和今天,也不会有明天。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的“两个毫不动摇”“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等关键词,对于从事实体经济的民营企业来说就是吃下了定心丸,大家信心满满、干劲十足,争取在更加广阔舞台上推动民营经济实现更大发展。

  湄洲岛创业台青柳政鸿:

  作为一名在湄洲岛创业的台湾青年,这几年,我亲身感受到祖国大家庭对台湾同胞的关怀与爱护,湄洲岛成了我人生中的第二个家乡。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始终尊重、关爱、造福台湾同胞,继续致力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这份对台湾同胞的挂念与关怀让我深受感动,自己在大陆创业发展也更有信心,底气更足。

附件:

政府文件全真版:

温馨提示: 请使用OFD阅读软件浏览源文件,如未安装点击下载

来源:福建日报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