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数字化赋能让八闽“年味”更醇厚

2025-01-25 08:00
| | | |

□杨建锋

  春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闪亮标识符号,是一年之中参与性最广、影响力最大的传统节日。从贴春联、放鞭炮、逛庙会等传统年俗,到“云购物”“云拜年”以及旅游过年等新年俗,“年味”总是与时俱进,不断产生更加新潮、多元、丰富的新形态。当前,数字技术已经全面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新媒体、新业态、新技术深度融入生产生活。坚持数字化赋能,创新重塑“非遗春节”文化习俗及体验方式,不仅有利于焕发更醇厚的春节“年味”,也有利于增强优质文化资源供给,让群众享有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赋能春节更浓“文化味”

  春节是节日民俗,更是文化承载。福建依山傍海,自古受闽越文化、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等的交汇滋养,八闽春节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鲜明地域特色。要注重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挖掘“闽人智慧”,整理福建人文传统中关于春节的经典名篇、诗词歌赋、名人轶事、习俗礼仪等,融合福文化、客家文化、闽南文化等福建特色文化资源,打造“八闽同春”的文化IP,以动漫、Vlog等形式,传导福建人民对春节所蕴含的家国情怀、亲情团圆、爱拼敢赢等文化追求。进一步挖掘福建春节的深厚精神底蕴、丰富美食文化和多样民俗礼序,以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方式生动叙事,辅助以小游戏、小程序等开发推广,在新媒体平台上精准传播,让更多精品力作破圈。

  以亲情为伴、以祈福为盼,是春节的鲜明文化特质。数字时代如何激活春节文化底蕴,建构契合现代文化审美的节日仪式和文化形态,是数字化赋能的重要切入点。可创新“八闽有福”的春节文化表达,运用最新数字技术,融入与福建有关的诗词、故事、民谣、礼俗等文化元素,植入爱国持家、尊老爱幼、祈福祝愿等传统文化价值,设计福建特色的“云拜年”“云祝福”等充满仪式感的小视频、小程序,打造春节社交新“爆款”。深化“闽台同福”的春节文化互动,用好数字技术,同步直播厦金新春互动、“两马”同春贺年以及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等,传递海峡同春的亲情乡情。推动“四海传福”的春节文化传播,结合福建扫尘迎新、围炉团聚、守岁贺年、花灯赏析等传统春节习俗,形成互动小游戏、小视频以及小程序等,让旅居海外的闽籍华侨华人在“指尖”上感受浓浓乡情,记住美丽乡愁。

打造别样“年味”新业态

  春节已经远远超过节日的文化范畴,与经济活动融为一体,构成繁荣文化消费的重要增长点。要坚持数字化赋能,以新技术、新创意打造春节文化新业态,塑造春节消费新场景。打造春节“数字+消费”等全域场景,线上线下推进“全闽乐购”“网上年货节”等新春消费活动,拓展更加实惠便利的年节促销、以旧换新等多样渠道,扩大年货礼品、国货潮品等年节消费。打造“数字+文旅”产业链,立足不同城市的历史文化禀赋,融合各地赛事活动、艺术展演、非遗展示、民俗体验、旅游研学等,推出交互性更强、体验感更好的数字文化产品,让“八闽游”成为人们春节休闲旅游的首选。深化“数字+创意”研发,打造与文旅业态相契合的“数字产品”,推出国货“潮牌”、文化“潮品”以及时尚“潮玩”,更好地满足“Z世代”的多样化需求。

  县域是地方“年味”较为集中呈现的典型场景,也是打造“年味”新业态的重要载体。福建山海交汇,不同特色的县域文化如同“珍珠”散布各地,畲族山歌、非遗展示、茶叶品鉴等都是福建特点鲜明的文化符号,通过场景化运行推广、数字化平台支撑,完全有条件推动文化融合互促、出圈出彩。春节期间,以县域文化为重要着力点,线下联动互动,线上传播聚力,以高频词产生裂变传播,激活二次话题创作,产生口碑效应,并以此为春节的“引流口”,引导人气汇聚,将“流量”转化为“留量”,进一步反哺县域文体旅商融合发展。

在“烟火气”中感知新“年味”

  寻得属于春节独有的浓厚“年味”,不仅是攸关百姓民生的生活要事,也是党和政府的重要关切。我们在春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中,应着重构建文化资源调配的精准对接平台,推动“群众点单”和“政府买单”更好对接,让更多惠民文艺演出、公共文化服务、非遗体验展示、文化娱乐活动、文博展览展出等直达一线。同时运用数字技术整合文化资源,联动省内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构筑在线学习、参观、阅读等交互式平台,拓展云展览、云阅读、云视听,打造八闽书香“年味”新体验。

  欢欢喜喜过大年,是老百姓充满“烟火气”的生活祈盼。福建地域文化鲜明,不同乡村、社区各具特色,多姿多彩。要加强网络平台、技术以及流量等多种支持,统筹联动各地“村晚”联欢,推动“云赏村晚”“云游八闽”等活动,展现热烈温暖、充满人间烟火气的新春氛围,助推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发挥篮球、乒乓球以及少数民族特色体育活动具有扎实的群众基础优势,在自媒体、短视频的加持下,推动福建“村BA”“乡村乒乓”等民间体育出圈,展示乡村文化魅力。在传统赶圩、赶集等喜闻乐见的传统活动基础上,以直播助农为切入口,打造“云上庙会”,结合年俗技艺、年俗文化、年俗表演,推荐乡村好物,传递风土人情和民俗魅力,展现人们心中的烟火故乡。

  [作者单位:福建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项目“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精神文化生活研究”(FJ2024XZB082)阶段性成果]

来源:福建日报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