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屏山时评

文旅营销还需更多“尔雅式”表达

2024-01-10 08:00
| | | |

□包骞

  “小砂糖橘”依依不舍回家,“小东北虎”欢天喜地南下;广西花式回礼200吨砂糖橘,黑龙江立马回赠10万盒蔓越莓……近期,“老表”“老铁”的双向奔赴成为舆论场一大看点。而“南北互动”的同时,多地景区官宣了免票、优惠等活动,我省武夷山主景区在2023年1月1日到12月31日免门票的基础上,自2024年1月1日至4月30日继续面向全国游客免门票,为节日期间的旅游市场注入新动力。

  一段时间以来,“小土豆”“尔滨”“小砂糖橘”等词语火爆出圈。这些听上去可爱、纯萌,城市拟人化、人群具象化的词眼,于萌萌哒哒、开开心心的情绪氛围中,瞬间提升了一座城市的关注度,消解了大众对于一座城市的“刻板印象”,制造出一种别样的文旅消费文化景观和语言传播“场域”,让“尔滨的风”不断吹向全国各地。

  于目前的表达情形来看,这种清新而又萌态化的表达风潮才刚刚开始,且有渐入佳境之势。比如,多地文旅局长已纷纷通过短视频喊话各地小宝贝:沈阳文旅局长欢迎大家去沈阳吃鸡架;桂林文旅局长热情邀请“小东北虎”们去桂林体验山水仙境……可以预见的是,融合当地文旅特色且富含创新语态的新名词、新表达还将持续涌现,不仅为文旅热潮持续涌动“添柴加薪”,也将成为汉语言文学传承与活力的生动注解。

  中华汉语言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准确性、鲜明性、不断推陈出新的生动性,是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特征。语言的背后是思想,是情感,也是生活的面向。诸如“尔滨”“小土豆”“小砂糖橘”灵动十足、引人沉浸的表达,使汉语言文学表达与文旅产业的融合更和谐、更富有生活气息,于欢乐萌趣中直抵游客内心最柔软的“芳草地”。本着吸引游客、发展旅游经济的目的,却在传播层面被表述得有趣、有料、有情怀,让众多游客不远万里去滑个雪、吃碗东北“乱炖”,只为“有钱难买我高兴”,这种创意化的表达,不仅为文旅营销的创新提供新式借鉴,也让不同地区、不同背景、不同年龄的人们相遇、沟通、凝聚共识,让文化的凝聚力与穿透力,在人们对美好生活更深层的体验中不断浸润。

  当然,创新态的文旅营销表达,既要有载体,也要有内涵。既要有“生活气、网红味”,也要多一点“尔雅式”的典雅规范、雅正平和、言简义丰、春风拂面。既有耍嗲卖萌的“尔滨”,也有“清新福建”“诗意厦门”“花样漳州”“海丝泉州”等精彩表达。

  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中华瑰宝博大精深,让灿若星河的历史文化与风姿万千的自然景观在福建相遇,借鉴古典诗词的美学观念,营造意境、刻画场景、表达情感,让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相亲相悦。

  当然,文旅产业的“长红”,关键看“疗效”,说得再好听,关键还是要“苦练内功”,提升文旅产品和服务的品质。日前,福建省文旅厅印发实施《促进2024年一季度文旅经济“开门红”工作措施》,在丰富优质旅游供给、完善综合监管机制、提升公共服务效能等方面为旅游市场发展注入动能。八闽山河风光无限,魅力营销异彩纷呈,让创新“出圈”,以体验留人,行胜于言。

附件:

政府文件全真版:

温馨提示: 请使用OFD阅读软件浏览源文件,如未安装点击下载

来源:福建日报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