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厦门市湖里区五通社区以党建引领改革创新,凝聚发展动能——

“红色引擎”托起百姓安居梦

2024-11-28 08:32
| | | |

  坐落于厦门岛东北角,与小金门一水之隔,金山街道五通社区作为曾经的古渡口,如今已高楼林立,焕然一新。

  欲立先破,征迁是五通“蝶变”的“阵痛”。面对“天下第一难”,五通社区坚持党建引领,以党组织聚力、党员带头、模式创新,有力推动东部旧改征迁工作,并紧抓岛内大提升的契机,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开辟小区治理新路径。

  “今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厦门市湖里区金山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多年来,街道党工委积极带领社区,以党建引领改革创新,凝聚群众力量,以“红色引擎”托起百姓安居梦。

领航聚力 破解征迁“协调难”

  地处厦门五缘湾片区核心区,浦东花园安置房项目于去年竣工投用。这里不仅环境宜人,而且学校、商超、广场等相关配套完善便利。

  然而,让居民回迁新家园,一开始并不容易。

  “都说征迁工作是‘头等难题’,尽管大多数村民对建设新家园表示支持,但面对利益纠纷、补偿安置等复杂的问题,具体怎么做,往往意见不一。”在五通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英辉看来,破解征迁难题的“千条线”,需要党建“一根针”,党建就是凝聚力。

  浦东花园安置房项目涉及114户242人的返迁安置,如何保证相对公平地选房是居民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如果先选房的把好户型、好楼层都挑走了,后选房的自然不乐意。

  社区党委集思广益,深入居民了解诉求和困难,最终创新打造了两轮选房模式。即第一轮按项目时间、主协议签约时间作为选房顺序,做到每家每户在安置面积内先能选中一套户型和楼层都满意的房子,保证了居民的生活刚需;第二轮按一份主协议签约号抽取选房顺序号,对剩余面积数一次性挑选完毕。通过两轮选房,确保每份协议(每户)都能选上称心的房子。

  “这样选房公平公正,大家都没话说。”社区居民张大叔点赞说。

  党组织牵头“领着干”。为更好地推动征返迁工作顺利进行,五通社区选拔出了一批政治觉悟高、发展意识强、群众基础好的优秀党员,配强村庄党组织班子,确保了群众的利益得到保障。

  对于征迁重点区域泥金社,五通社区牵头成立了由党支部、居民代表及宫庙理事会成员等组成的泥金社重大事项决策小组,抽调社区工作人员、党员组建工作专班,将力量和资源下沉至征迁一线,形成了强大的工作推动力。党建引领下,2023年完成泥金社征地签约244.49亩,为湖里区东部旧村改造工作画上圆满句号。

党员带头 小区治理“齐参与”

  返迁难,返迁后的小区治理更难。拆迁安置的村民一夜之间身份转变,住进现代化的住宅小区,适应新生活就是首要难题。

  “村民变居民,不只是身份称呼的改变,需求多样化、生活方式的改变都在考验着社区管理者的智慧。”张英辉说。

  住自己的房子为什么要交物业费;丢垃圾怎么还得分类;家里的旧农具及旧物品为什么不能堆放楼道里……面对村民们因为早已习以为常的生活习惯而产生的不理解和不配合,小区的治理变得千头万绪。

  从哪儿入手?

  挖掘“红色领头羊”。“90后”退役军人、五通社区居委会委员张晓奇扎根基层一线多年,从网格治理、文明创建、经济普查到村庄返迁,他用自己过硬的专业和真诚的服务,成为居民们口中亲切的“小张”。“有困难就去找小张”,居民不仅习惯于向张晓奇求助,也因为信任,在他的带动下主动参与到服务小区的志愿队伍中来。

  “越来越多的居民走出家门,成为垃圾分类志愿者、楼道长、治安管理员,还带头缴纳物业费,小区治理活力满满。”张晓奇欣喜地说。

  在此基础上,社区致力于打破“传统旧观念”。在银霞花园小区安置房返迁启动之际,其重大事项决策小组展现出了前瞻性的治理思维,从小区提升改造、物业费“收支两条线”、垃圾厢房管理、红白喜事不进小区,再到电动车停车棚建设以及烧金炉点位设置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全面提升小区的生活环境和管理水平,也改变人们对传统安置房小区的印象。

  刚搬回小区的返迁居民张大爷表示,返迁之前他和子女住在商品房,曾因为担心住不惯安置房,一直没搬进小区,然而,现在他已经完全打消了这种顾虑。小区不仅环境优美、管理规范,活动还特别丰富,经常组织他们这些老人出游和参加健身活动,比自己的子女还贴心,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社区的关怀。

模式创新 长远谋划“经济账”

  傍晚时分,走进银霞花园小区外围的银霞生鲜市集,市集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现在下楼就能买到新鲜的蔬菜,对我们老人来说真的太方便了!每天逛菜市场的时候还能和邻居一起聊聊家常。”居民王奶奶乐呵呵地说。

  今年6月,银霞生鲜市集正式试营业,作为安置房小区的配套商业设施,也是五通社区后拆迁时代探索集体经济发展的一次积极尝试。

  “银霞生鲜市集及其外围底商统一由社区进行回购后,委托给厦门兴五通城市综合服务有限公司进行规划、监督和专业化管理,并引入了专业的市场定价、市场管理机制,让项目运转更加专业化、制度化。”张英辉介绍说,通过大集体托管小集体的方式,实现了双向合作经营模式,为社区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拆迁不能“一拆了之”,而是通过拆迁实现城市更新发展与居民生活提升的同向而行。这其中,帮助村民长远谋划“经济账”尤为关键。

  为此,五通社区党委持续开展“三资”清理整治工作,全面梳理社区资产,成立股份经济联合社兼合式党支部引领集体经济良性发展;创新采用“党支部+”模式,与中国农业银行金融中心支行开展深度共建合作。此外,推动五通城服探索多元化经营业务,持续吸纳本地失业人员就业和推动集体创收,2023年吸纳本地就业人员40余名,提供就业岗位上百个。同时,与厦门湖里国投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共同负责辖区安置小区的物业管理工作,不仅有效提升物业管理水平,也解决本地居民的就业问题,同时为集体经济增收开辟新途径。

  “拆迁后,我就到了五通城服工作,如今,既有工资收入,每年还能通过村集体资产获得分红,去年就拿到了分红1440元。”五通社区居民王育保说,“现在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越来越有奔头!”(廖丽萍 邓婕 李榕梅)

来源:福建日报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