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乡村振兴为返乡青年带来了全新的创业机遇

梦想,从家乡的热土起飞

2023-01-20 10:06
| | | |

陈春花(右)带游客参观梨园里仿野生种植的铁皮石斛。

陈春花为农场民宿定制了几台露营房车,透过车窗,能望见稻田和星空。假期,这样的房车供不应求。

徐宜强直播表哥的厨艺。老家改造过程和日常生活,是徐宜强直播的主要内容,吸引了许多向往田园生活的客人前来体验。

夏季,在徐宜强老屋边上营造的“石头客栈”露营点,游客享受山谷清风。

徐宜强与表哥搀扶着外公一起去菜园浇水。回到家乡陪伴亲人是初衷,能收获新的创业经验是一种缘分。

胡宏参加当地的蓝天救援队,即使是冬季,他和队友们也坚持水上训练。

收获的季节,胡宏与合作社的农户一起查看收割的稻种。

  青春是美好的,青年人朝气蓬勃,总能找到梦想的地方,奋斗之处即是梦想所在。随着乡村振兴的不断推进,一些在外出工作中积累了经验又了解乡村需求的年轻人,返回故乡后找到了新的梦想起点。他们都有各自的故事,与生俱来的归属感,又让他们在回乡的路上收获了更多快乐。

  建宁县是传统水稻制种大县,出生于1991年的胡宏,父亲就是建宁第一代水稻制种人。胡宏做过一段时间的体育老师,而后选择继续父辈的事业。毕竟从小耳濡目染,胡宏很快就入门了。但为了掌握最新的制种技术,他自费跑到海南学习两年。学成回来,他协助父亲成立了一家种子专业合作社。他运用所学,带领合作社成员实现了比普通农户高出近30%的收益。

  制种产业走上正轨后,胡宏体育生的好动劲又开始萌发。2021年他加入当地的蓝天救援队,短短一年多,就学会了开冲锋舟、游泳、包扎等技能,多次与队友合作完成救援任务。“我熟悉家乡的环境,也乐意在这儿付出我的热情。”这个冬季胡宏继续保持冬泳训练,随时准备着救援行动。

  同样是“90后”的徐宜强,回乡之路则源于对外公外婆的思念。2022年初他回家过年,并随手拍下几段和老人家一起生活的小视频发在抖音上,意外收获了很多关注和点赞。接着,徐宜强和表哥在老房子后面的山坡上搭起开放式的茅草屋厨房,用几段毛竹引来山泉水。改造视频持续播放,竟有了上百万的浏览量。

  徐宜强的老家背靠着建宁县著名的谢马苏梯田莲海,还能望见八闽第一峰金铙山的主峰,顺着金铙山流下的溪水在老宅子后环绕。兄弟俩就地取材,将老宅小院翻新改造成“石头客栈”。夏秋季节,每天都有一两百位游客慕名而来,在这里看晚霞、住帐篷、观星空和萤火,清晨步行两百米到梯田莲海,漫步小溪边,两天行程刚好。到了冬天,远望寒山、围炉煮茶又日渐火热。曾经寂静的山村因为年轻人的努力,点亮了微光,充满了生机。

  对比网红的“石头客栈”,建宁春花农场的稻田星空房车更是假期炙手可热的存在。2001年9月,陈春花从宁化师范毕业后只身跑到厦门闯荡。感受着在外拼搏的精彩的同时,陈春花发现,父母在老家种植黄花梨收入惨淡。

  2014年,陈春花决定离城返乡当果农。她回家住下,一边管理果园,一边进行标准化生态果园改造。她还从浙江买来铁皮石斛,试着在梨树上进行仿野生栽培。没想到黄花梨树完全适合套种铁皮石斛,三年后,100多亩的梨园产生20多万元的收益。

  发展现代农业,就得学会“多腿走路”。春花农场不仅栽种翠冠梨、翠玉梨、黄花梨等多品种梨树,延长销售期,还引进果脯加工生产线,进行黄花梨深加工。除了线下销售,产品还在淘宝、京东等各大电商平台同步上线,一时间成了爆款。

  2021年春花农场里拉来了几台新型房车小别墅。“春天的梨花、秋天的稻香,农场的美,只有住下了才体会得到。”陈春花说,熟悉的地方也能闯出新天地。(记者 王毅 通讯员 曾程 饶丽英 文/图)

附件:

政府文件全真版:

温馨提示: 请使用OFD阅读软件浏览源文件,如未安装点击下载

来源:福建日报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