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基层治理中的“数智”力量

2022-12-28 09:22
| | | |

大数据云平台中心工作人员在查看平台数据信息。林爱玲 摄

工作人员在介绍“5G+数字乡村平台”使用情况。(资料图片)

莆田市公安局北岸分局民警和市数字办工作人员指导渔民安装北斗三号定位仪。(资料图片)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宣传部工作人员在操作“互联网医院”平台。林爱玲 摄

  “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大数据云平台、5G+数字乡村、5G+智慧社区云平台、“五联防一张图”……近年来,莆田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充分发挥5G网络、物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为基层治理装上“数智”引擎,推动基层治理走上快车道。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我们要聚焦实现问题解决、效果良好,完善末端信息的感知、采集、汇聚等机制,坚持数字赋能,着力打破数据孤岛,做透场景、真正融合、科学精准,把工作落到最小治理单元和最后责任主体。”莆田市委书记付朝阳如是说。

基层治理变身“智理”

  “巡查发现东星市场违停现象较多,事件已上报平台。”“有群众反馈德信广场其中一盏路灯不亮,希望派电工前往维修。”“汀淋溪附近偷倒垃圾情况,网格员已调取监控,交办单元长前往协调解决。”……这是荔城区西天尾镇东星社区大数据云平台上辖区内各类事件日常采集调度的工作画面。

  自5月“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全市一张图平台上线以来,东星社区深耕党建引领,用好数字赋能,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数字化基层治理新航道。

  “打开西天尾镇大数据调度指挥平台事件专题,有‘网格单元巡查、部门巡查和群众上报’三个菜单栏,每一条诉求件都能清楚看到采集人、采集时间、办理状态等情况。”镇党委副书记黄少华介绍,平台一张图打通了网格内的信息差,再小的事件都要形成闭环,真正落实最小责任主体。

  “‘全市一张图’大数据云平台依托莆田市现有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底座能力,拉通网格、疫情防控、城管等业务部门数据,通过数据可视化、数据研判分析、数据治理建模等智能化手段,实现数据全域融合、组织纵横触达、要素一图感知、事件智慧治理。”莆田市数字办总工唐志芳介绍,基于数字底座能力,“全市一张图”平台推动数据赋能基层治理,为基层减负增效。

  “晚上10点,我看到住户把电动车推到房内充电,劝阻不听后我就把现场拍下来发到‘邻里家家亲’小程序上,不久消防部门就赶过来处置。”东星社区沟尾街房东陈先生说。随着掌上端党建引领群众自治平台推广,莆田已发展“邻里家家亲”用户100万人,平台共发布各类民生信息4.6万条,吸纳8736名能人贤士入驻平台提供服务,而社会力量的参与也进一步拓宽多元参与数字治理主体。

  “以前,我们出去找隐患,自从有了大数据治理云平台,现在隐患自动找上门。”城厢区霞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法委员林窕婧介绍,平台打通政法委、城管局、生态环境局、卫健委、住建局、市监局、应急局等部门数据共享机制,事件主管部门在限期内处理隐患,同时通过部门下沉,这些有执法权的单位可以在巡查现场进行执法,实现未诉即办,大大提升一线执法效率。

  如今,莆田基层治理正迈向“智理”新阶段。数据显示,目前,“全市一张图”治理云平台已共享数据5.1亿多条,联网共享“雪亮工程”视频监控10万余路,排查采集五类特殊人群数据6.5万条,为群众代理代办便民服务21万件,收集流转社情民意信息39.8万条,共采集处理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矛盾纠纷等事件36965起,办结34535起,办结率93.4%,初步实现基层治理一屏掌控的效果。

智慧民生加“数”跑

  “自从小区安装了‘5G+智慧社区云平台’,各类缴费都有提醒,亲朋好友来拜访,有了远程开门功能,安全串门方便多了。”家住在荔城区华景城小区的周女士分享她所居住的智能小区时说。

  刷脸即可开门,投诉、报修一站式线上处理,高空抛物行为智能识别和记录,物业、停车、水电费在线缴纳,车位共享随时查看车位收益……这样“数智感”十足的场景应用如今遍布在莆田数百个小区里。

  目前,莆田先后入选了国家智慧城市,信息惠民、电子商务、宽带城市、智慧汽车等多项国家级试点示范城市。在服务民生领域,数字莆田正从数据城市“大基建”往“精雕琢”方向转变。

  城厢区凤凰山街道南园社区地处老城区,房屋多建于上世纪90年代,临街店铺普遍为前店后宅、下店上宅,多经营建材和餐饮,老旧小区线路老化、易短路,又无物业管理,火灾等安全隐患突出。今年6月,南园社区在综治网格搭建5G+智慧社区应急智慧调度总平台,分建大数据调度指挥平台、智慧安防小区可视化平台、社区智慧消防可视化平台。同时,在沿街店铺安装智能烟感探测器、智能喷淋、能自动断电的智能用电安全探测器,在餐饮店安装智能液化气泄漏报警器,在小区设置智慧门禁、遇水可自动断电的智慧充电桩,在市场和街道设立云广播等安全设施,接入智慧报警系统,连接到相应的可视化平台,提升社区的安防能力。

  “‘5G+智慧社区云平台’联动莆田市综治网格平台,结合5G、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整合云广播能力+云客服能力+云视讯+云监控能力等信息化能力,实时掌控重点区域、重点人员风险动态,赋能社区治理智能化、精细化、科学化。”中国移动莆田分公司解决方案室经理陈彪介绍。

  不仅小区生活越发智能,乡村治理也在加“数”跑。荔城区黄石惠下村依托5G+数字乡村平台,实现全村信息化综合治理和智能安防统一监控,全村河道水位、污染等,重点路段路况安全等信息尽收眼底。同时,打造便民政务服务平台,方便村民通过平台线上点单或选择上门服务进行代购、维修、外送、家政、医疗等服务。

  “目前,5G+数字乡村平台已覆盖全市400多个乡村,平台还延伸文旅、产业等板块,力求以信息化服务力度提升乡村治理温度,助力乡村振兴。”陈彪说。

“数智”场景百花齐放

  12月18日17时许,北岸“五联防”指挥中心海防大队民警傅任展在“五联防一张图”平台查看海上船舶数据,发现船主王某云信息提示“出海超时预警”。随即,他打电话给王某云,得知在湄洲岛海域的王某云是在等退潮赶海,随后确认船只和人员安全后解除警报。

  今年初以来,莆田市公安局北岸分局建立健全党政主导、公安主抓、涉海主力的“联署办公、联动执勤、联合查处、联防联控”海岸“五联防”工作模式,同时围绕“全市一张图、全域数学化”平台建设,投入260余万元启动科技赋能引擎,建设“五联防一张图”一体化平台体系,推动警情流程化批转处置,提升海岸线安防工作效率。

  “‘五联防’平台主要是通过北斗+GPS定位技术,在监控地图中反馈船只位置、经纬度、航行轨迹等数据,配备预警系统接入APP等应用系统,保障船舶航行和作业安全。”傅任展介绍,平台还接入对讲、视频巡逻、执法记录仪等功能,助力联防指挥中心与联防巡逻队实现实时调度、可视指挥、视频侦防等智能化运作,有效提升岸海同治协调、统筹、保障能力。

  据悉,北斗船舶监控系统被誉为“太空灯塔”,几乎成为船只出行必备装备。莆田作为全国第一个北斗三号示范城市,目前已落地北斗时空数据底座应用示范、北斗应急体系支撑应用示范、北斗海岛综合管理应用示范、北斗穿戴产业应用示范等4个子项目,并成为我省首个实现乡镇船舶北斗应用全覆盖的沿海地市。

  如今,天上好用地上用好的不仅有多个北斗应用场景,在政务发展上,莆田也先行探索“无窗口受理、智能化审批”的“网上办”模式,通过建成覆盖市、县两级的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重点推进常用电子证照应用于行政审批过程,当前实现事项网上可办率99%以上,电子证照应用率98%以上。

  “自2022年12月26日起,市民可以在‘惠民宝’APP上预约购买新冠抗原检测试剂、解热镇痛功效药洛索洛芬钠片。”日前,莆田发布便民用药通知,缓解当前疫情用药难问题。目前,该平台已汇聚30多个部门、整合200项生活场景服务和2000项政务办事服务,为民众提供“一站式”服务,累计用户400多万人,用户使用服务超1.2亿次。(林爱玲)

 

【记者手记】

基层治理要踩到地面上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新时代基层治理的探索和实践越来越关注细枝末端。从“网上办”到“大数据治理云平台”,近年来,莆田通过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打牢数据“基建”,带动政务、基层治理的“数智”变革,实现对全市基层治理和精准帮扶的分析、预警、决策辅助和调度支撑,支撑精细化城市治理能力提升。

  从“管理”到“智理”,从“单一”到“多样”,从“独角戏”到“大合唱”,从“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立体多维智慧的基层治理网络悄然生长,为人们带来更有质感的城乡生活。

  数字背后,是顶层设计的社会治理逻辑呈现。“基层社会治理,一定要真正踩到地面上,夯实到最后一厘米。”莆田市委书记付朝阳说。“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通过搭建“全市一张图”实现组织重构、资源重整、力量重合,部门力量下沉,打通基层治理末端循环,指向更精准的微治理,而高科技、大数据、互联网正赋予基层治理更高的智慧、更强的能力。下一步,平台可开发更多服务群众的便民应用场景,为各类主体的生产生活提供便利,形成数据驱动的“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模式,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林爱玲) 

附件:

政府文件全真版:

温馨提示: 请使用OFD阅读软件浏览源文件,如未安装点击下载

来源:福建日报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