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乡村振兴正当时

2022-11-02 10:54
| | | |

秋日下的西苑乡 (资料图片)

常太镇岭下村村民住上新房,村子越来越美。(资料图片)

山清水秀的钟山镇朗桥村(资料图片)

北岸蒋山村紫菜丰收。 黄国民 摄

龙华镇金溪村茶山 (资料图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截至目前,莆田脱贫人口实现稳定脱贫。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61元,同比增长7.4%,增幅居全省第2位。

党建引领 村美民富

  “以前种水稻就是自己种,自己吃,哪里能想到会有收益?现在不仅土地有租金,收成又有分红,一份土地两份收入。”仙游县钟山镇南兴村民姚玉民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对此,南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蒋锋隆深有体会地说:“我们通过支部带头汇聚磁力,党员带头增强凝聚力,群众参与汇聚民智,闯出一条党建富民强村之路。”

  近年来,南兴村依托龙头基地发展农业,以“村集体+合作社+脱贫户+龙头企业”经营模式,推行“夏季种水稻,冬季种油菜花”的轮种方式,村里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发动脱贫户入股,流转农民空闲土地400余亩;并通过订单生产方式,与稻米需求企业签订购销合同,销售大米和菜籽油,村集体每年增收达20多万元,辐射带动村民及周边300余户农户共同致富。

  早在2018年,南兴村就充分发挥小平原生态优势,发展稻米蔬果,同时用“南兴”农特产品品牌+乡村旅游模式,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从昔日“臭水塘”到“景观塘”,再到人人热衷打卡的“网红村”,以及先后获评“国家级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南兴村的每一次蝶变都离不开村党支部引领和党员带动。

  今年,南兴村结合市委市政府“党建引领 夯基惠民”工程部署,以网格、单元的空间区划为基础,建立“村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单元党员联系户”组织链条,用活单元长、户长、志愿者三支队伍,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特色农业 示范引领

  近日,北岸山亭镇蒋山村的紫菜养殖户叶丽英和家人前往紫菜养殖海域,收割今年的头水紫菜。

  到了目的地,放眼望去,浅滩上的紫菜架子已经挂满紫菜,养殖户们一身防水连衣裤,穿梭在紫菜田里剪裁紫菜。

  “今年种了39亩,前些天怕来不及,一天雇了20多人采收紫菜。”叶丽英说,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因为气候原因,水温刚刚好,紫菜生长速度比去年快,收割的频率也比去年密,因此间隔期相对较短。

  山亭镇蒋山村周边滩涂面积广阔,以紫菜养殖为乡村特色产业,全村有200多户养殖紫菜,目前共有紫菜养殖支架2000多台,台数较5年前翻了一番。如今紫菜一年能为村民带来3500多万元的纯收入,紫菜养殖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这让山亭镇组织委员陈伟腾振奋不已,“这体现了我们党对农业农村的高度重视,让更多资金、技术、人才流入农村和农业,接下来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2021年,蒋山村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实行“党支部+合作社”模式,分三期建造6600余平方米的育苗室。目前一期项目已完成工程项目建设内容,进入设备安装和调试阶段,并于今年开始筹备紫菜育苗生产经营工作。

  伴海而生,因海而兴。北岸经开区依托地域特点,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海带、紫菜、鲍鱼等特色养殖,通过提质增效,水产品养殖面积不断扩大,总产量连续稳定增长,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渠道。2021年,海带养殖面积4万多亩,产值5亿多元。

  在北岸,带来致富希望的不只是海上的“聚宝盆”,还有田间的“致富果”。2022年,该区胡萝卜种植面积达到7000余亩,成立了胡萝卜协会,让16家种植主体形成合作企业,带动3000余名农民增收。

乡土人才 兴农有方

  金秋十月,在涵江区江口镇大东村信田农产品示范基地,田间的油菜花长成一片金色的海洋。伴随着螺旋桨的嗡鸣声,一架无人机快速升空进行喷洒作业,不到半天就完成油菜花施药任务。

  “我们要继续通过技术创新、服务创新,打造高品质的农业种植服务体系,推进当地农业种植现代化。”莆田市信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林叶熊说。

  林叶熊大学毕业后,曾先后在江西等地从事农业无人机相关工作。2018年,他返乡创业成立莆田市信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自此当上了“新农人”。“相较于传统的人工喷洒方式,如100亩油菜花田,传统喷雾5个人工要4天才能喷完,无人机一个上午就完成,大大提高作业效率。”林叶熊说。

  目前,由林叶熊团队自主立项投入研发的“无人机自动化喷洒控制及智能防抖拍摄系统”“防尘、防水、防摔易拆卸农用无人机”等项目,获得6项软著、17项专利。2021年,林叶熊荣获“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称号。

  人才兴农,乡村兴旺。今年以来,涵江区创新人才引育工作,重点培养农业种植养殖能手“兴农田秀才”,手工艺技术能人“兴农工匠师”,自媒体直播带货人才“兴农云销家”,创新创业、设计运营青年人才“兴农青创客”和高校、企业人才、科技特派员“兴农智囊团”五类人才。

  涵江区乡村振兴办负责人介绍,目前已评选认定首批“兴农人”209人,鼓励他们通过技术培训、合作经营等方式,到乡村振兴一线开展服务、建功立业。(沈琳 郑志忠 黄汉业 吴美琳)

 

心声

  莆田市农业农村局发展规划科科长 林超: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我将踔厉奋发,协调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协调推动乡村“五个美丽”建设,完成农村建设品质提升重点项目年度建设任务;协调推动乡村治理水平提升,加快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创建,推进移风易俗专项治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莆田北岸融媒体中心负责人 黄汉业: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作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工作者,我将不断增强自身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立足实际,守正创新,讲好北岸故事、传播北岸好声音、展示北岸好形象。

  仙游县大济镇蒲山村党支部书记 黄加成:

  通过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我深刻了解到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伟大成就。作为一名乡村支部书记、共产党员,我深感肩负的使命和担当。我将始终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状态,扎根一线,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秀屿区平海第一中心小学教师 陈风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为一名乡村教育工作者,我亲身体会到这十年党和国家为人民办教育的初心和使命,乡村教育面貌发生了格局性变化。我们将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职责,为教育事业尽一份力。

  仙游县度尾仙溪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刘坤泳: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仙溪合作社积极探索“种养循环”模式,发展现代化柚子园。作为合作社的领头人,我将坚持投入研发蜂蜜柚子茶、柚子老酒等文旦柚深加工产品,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故事

林益群:新时代农村的“她”力量

  青山绿水,瓜果飘香。近日,笔者来到位于仙游县度尾镇云水村的同欣生态园,只见果园里文旦柚、圣女果挂满枝头。果园的主人叫林益群,一头短发,瘦高个。

  度尾镇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种植出来的文旦柚口感独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林益群的爷爷林凤财是云水村农技员,在种植芦柑技术方面,是全市屈指可数的技术能手。后来子承父业,林益群的父亲林瑞欣同样是种植果树的一把好手。2011年,林瑞欣带领村民注册成立同欣果业专业合作社,致力于种植特色水果。

  2016年,从父亲手中接过接力棒,林益群成为新农村建设带头人,成立合作社,开展生态采摘园项目,种植莲雾、圣女果、树葡萄、巴西樱桃、红心火龙果、柑橘等台湾特色水果。

  据统计,2021年,林益群成立的合作社销售文旦柚、柑橘等水果约380吨,实现营收1200余万元,形成社员、合作社、农户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近年来,在林益群的带领下,合作社被评为莆田市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所属基地先后获评福建省重点巾帼示范基地、莆田市重点扶贫基地。

  “作为一名乡村女企业家,未来我将积极投身农业产业创新发展,带动周边妇女和农户增收致富,努力成为乡村振兴的探路者和领路人,展现新时代农村女性的‘她’力量。”林益群说。(林鹏 郑志忠)

附件:

政府文件全真版:

温馨提示: 请使用OFD阅读软件浏览源文件,如未安装点击下载

来源:福建日报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