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非凡十年|平潭:风光日新 全域美景

2022-08-24 08:44
| | | |

2022平潭沙滩风筝节现场,海洋生物造型的风筝从海面“跃起”。江信恒 摄

游客在平潭国际卡丁车场体验。 江信恒 摄

平潭国际演艺中心举办《海峡 海峡》交响音画演出。 江信恒 摄

海边的音乐会 念望舒 摄

2022中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在平潭掀起狂野热潮。 念望舒 摄

坛南湾全景 林映树 摄

蓝眼泪成为平潭旅游的生态名片。 念望舒 摄

  夏日岚岛,蕴藏着万千风情——

  沿龙王头海滨浴场,来一场说走就走的骑行;在君山片区马腿意宿村,住渔家特色民宿,体验赶海乐趣;与三五好友,相约坛南湾海岛来信音乐广场,伴着音乐小酌一杯……

  今年上半年,平潭旅游总接待人数325.1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3.04亿元。数字的背后,是平潭发力打造升级版国际旅游岛的探索。

  近年来,平潭以“国际风范、青春时尚”为理念,深入实施“旅游+”工程,着力打造“音乐艺术欢乐岛”“品牌赛事活力岛”“旅游体验舒心岛”,不断推动传统观光游向体验式休闲度假游转变,以崭新面貌迎接八方来客。

欢乐踏“歌”来

  8日晚,占地47亩的平潭国际演艺中心华灯齐放,乐声悠扬。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带来的“WOTAN木管五重奏音乐会”在此上演。

  “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国字号艺术团体的高水准演出,这是全新的体验!”看完演出,市民黄小琴很激动。

  作为平潭文化新地标,7月底正式投用的平潭国际演艺中心建有大剧院、多功能厅、公共文化中心等,填补了当地大型剧院演出市场的空白,助力岚岛铸就演艺产业链。

  由此,平潭迈出以音乐艺术为媒,丰富文旅“菜单”的一大步。面向趋于年轻化的旅游市场,实验区精心策划音乐节、音乐会等活动,引领“耳朵旅行”新风尚。

  入夏以来,平潭刮起一阵“音乐风”:蓝眼泪电音节、交响音画《海峡 海峡》首演等活动轮番举办,68黑胶音乐博览馆、龙王头音乐会客厅、UNI-WOW潮流生活馆等音乐艺术主题馆所相继投用,奏响海岛夏日欢歌……

  在平潭,音乐艺术与旅游相伴,一路走向“琴瑟和鸣”。

  “依托平潭国际演艺中心等平台,我们计划引进经典音乐会、国内外IP舞台剧、音乐剧等精品剧目,重点打造主题艺术节和演出季,以点带面推动平潭文旅产业蓬勃发展。”实验区文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林郁川说。

  发展音乐产业,需要人才聚集。日前,平潭海峡音乐公社在坛南湾正式启动,将在全国各地为平潭声浪音乐节选拔音乐新人。选手还有机会获得星巢计划创投孵化基金,成为驻岛音乐人,助力平潭打造富有文艺气息的“爱乐之城”。

“赛”出新活力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平潭四面环海,海陆风稳定有力,夏季气温舒适宜人。凭借良好的沙滩、风力条件,近年来,平潭连续举办多项国际性风筝冲浪赛事,大批国内外风筝冲浪爱好者涌入平潭。仅去年举办的第九届平潭国际风筝冲浪节,就吸引了110名国内外风筝冲浪好手同台竞技。

  无独有偶,今年4月,总投资约9亿元的平潭国际风帆运动训练基地在君山片区五星村开工,建设内容包括国家级风筝冲浪、帆船帆板训练基地,将发展相关业态,助力平潭打造世界级风帆运动中心。

  发展风筝冲浪,是平潭“以赛促旅”的一个缩影。依托自然优势,平潭积极办好一批体育赛事、推动一批体育项目、引入一批国际运营团队,剑指国际化滨海运动中心。

  一批品牌赛事已然火热“出圈”——

  借“沙”为宝,平潭举办多届全国沙滩排球巡回赛,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最佳赛区”;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定向越野公开赛、最美乡村越野跑频频开跑,充分展示沿途山海风光,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打造“海洋杯”中国·平潭国际自行车公开赛品牌赛事,成为岚岛“流动广告”……

  自2017年以来,平潭连续五年获评“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目的地”,国际旅游岛美誉度和影响力节节攀升。

  顺应旅游消费升级趋势,平潭将目光转向高端赛事市场。

  瞄准“赛车+旅游消费”模式,实验区正以深化“平潭国际赛车嘉年华”项目为抓手,引进China GT中国超级跑车锦标赛、FIAF4中国锦标赛、中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COC)平潭站等一系列高端赛车活动,打造旅游业新的增长极。这意味着,平潭接下来每年都将举办卡丁车、越野赛车、超跑赛事以及车展、汽车论坛等活动,吸引高端消费人群聚集,带动相关产业转型升级。

提“颜值” 添“气质”

  21日,平潭坛南湾田美澳沙滩游人如织。走进“鲸喜蓝眼泪”咖啡店,只见五颜六色的遮阳伞、木制躺椅、懒人沙发一字排开,游客一边品尝特调饮品,一边自拍合影,好不惬意。

  这家咖啡店年初入驻坛南湾和平潭北部生态廊道。“仅在坛南湾就打造了6个木屋、2个小驿站,提供咖啡饮料、精酿啤酒等,晚上还有驻唱歌手表演,放映露天电影。”负责人郭宗明说,进入旅游旺季,店里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日营业额达10多万元。

  延绵408公里的环岛海岸线,是平潭的“最美资产”。在这里,湛蓝的大海与金黄的细沙相依相偎,令人流连忘返。

  如何利用好资源优势,让游客来了还想来,让“国际旅游岛”的名片叫得更响?

  今年初,平潭启动旅游品质提升“百日攻坚”行动,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不断完善基础设施,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推进智慧旅游平台建设,全力提升旅游品质。

  外提“颜值”,内添“气质”。平潭推出跨城际岛际滨海游、跨境购物游、房车营地游等沉浸式旅游产品,实现从看景到入景的转变,一批旅游新业态、新场景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令“诗”与“远方”浑然一体。

  其中,持续一个月的平潭首届“海岛生活节”,把30场旅游活动覆盖全岛,包括乐队演艺、音乐快闪、游戏互动等形式,让游客欢乐不停歇。“平潭不仅风光秀丽,帐篷露营、赛车运动等流行元素更是一个不少,不虚此行!”江苏游客汪新聿忍不住点赞。

  为了满足短线游、自驾游、周末游的消费群体,实验区还推出“周末慢时光2.5日游”“福往福来岛际游”2条精品游线路和“家庭亲子”“全家福”“致青春”“情侣浪漫”等5条主题游线路,进一步激活旅游消费的“一池春水”。(记者 程枝文 张哲昊 林霞)

 

特写

“彩色城堡”焕异彩

  14日,平潭君山镇渔屿村“小独栋”民宿迎来了又一拨客人。经营这座拥有小院、面朝大海的石头厝,乐玮忙并快乐着:“现在正值旅游旺季,民宿入住率达到90%以上。”

  有规范、有标准、效率高,是不少从业者对平潭民宿行业的评价。

  今年,平潭在全国首创推出乡村民宿经营备案登记全程网办,“小独栋”民宿是首个受益者。申请者仅需花10分钟,在手机上登录“闽政通”App,由“平潭通”进入“民宿备案”页面,按照提示提交相关材料即可办理。

  在平潭,石头厝是对石砌墙体建筑的特殊称谓,被《国家地理》杂志形容为“谜一样的彩色城堡”。它已成为海岛旅游、乡村振兴的新名片。

  因“石头会唱歌”而声名远播的君山镇北港村,早在2016年就被定义为文创村,越来越多两岸创客加入改造石头厝的队伍中,秉承“以旧修旧”的原则,合理运用石头、漂流木、扎染、老物件等,赋予石头厝新价值。

  按照“政府引领+市场主导+示范带动+两岸融合+全员参与”的发展运营模式,北港村将村内闲置石头厝按合同期10年每月每平方米3.5元的价格,统一租赁给平潭综合实验区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由其统一运作。

  据统计,该村已开办民宿100余家,并带动了餐饮、文创等多业态发展。村民人均收入从2011年的1.53万元增加到2021年的3.98万元;去年,北港村共接待游客42万人次,旅游收入达3300多万元。

  平潭还探索民宿集群连片开发,一批民宿品牌应运而生。其间,平潭对全岛4.4万多座石头厝进行分级保护,先后涌现了“石头会唱歌”“风中旅行”等697家特色民宿,涉及南盘村、大福村、寨顶村等50个特色乡村。其中,北港村、磹水村、上攀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记者 林霞)

 

一路风景一路歌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14日,记者驱车驶过平潭北部生态廊道榕山大桥段,随着轮胎与地面亲密接触,公路上竟“弹奏”出《茉莉花》的旋律,别有一番风味。

  路面为何能“唱歌”?原来,这是一条总长500米、采用特定工艺的彩绘公路,路段上刻有不同宽度和深度的凹槽。当车辆以每小时50公里的速度行驶而过时,轮胎与凹槽摩擦震动,公路就会自动奏响《茉莉花》的旋律。

  “音乐持续36秒,在车内或车外都能清晰地听见旋律,若车速加快,歌曲节奏也会随之变快。这一小段‘插曲’,让游客‘行’在音乐中,记住平潭、爱上平潭。”平潭综合实验区文旅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建设管理部负责人姚建明说。

  旅游公路的建设,正成为助推平潭旅游业发展的新引擎。

  2021年,全长34.579公里、被评为“第二届全国美丽乡村路”的苏平旅游公路建成通车。这条公路将沿线的生态岸线、海蚀地貌、海岛渔村、遗迹古景、风车田等旅游资源串珠成线、连线成面,还设置了风向标、心锁堤、漂流瓶等人文景观,加快形成“快旅漫游”的旅游交通网络,持续释放“交通+旅游”的乘数效应。

  苏平旅游公路不仅有效改善了此前平潭北部区域路网不够通畅的状况,更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公路沿线村落大力发展旅游业,打造6公里的游步道,使山、海、厝、渔、道融为一体,进一步畅通“慢游”微循环,带旺渔家乐等富民产业,令5万多名群众获益。

  得益于“最美环岛路”带来的巨大客流,毗邻长江澳风车田的君山片区磹水村大力发展民宿等业态,以蓝眼泪、石头厝等元素为招牌,实现以景引路、以路为景,海岛乡村游风生水起。目前共吸引20多家民宿落地,另有多家海鲜餐厅、文创店集聚。

  高颜值带来了高效益。数据显示,近两年,平潭北部生态廊道每年接待游客达100万人次;2020年,廊道周边村民投资民宿及其他经营业态近30家,拉动农民增收4700万元。(记者 张哲昊)

 

手记

“诗和远方”深度融合

  山海风韵、帆影渔火,这是大多数游客对平潭的印象。

  6年前,《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方案》批复。6年来,平潭紧抓机遇,对标国际一流,苦练内功、力塑精品,这里山更绿、水更清、海更蓝、空气更清新,一座“现代化+原生态”的国际旅游岛已初现雏形。

  如何把握旅游消费升级新风口,提升平潭旅游知名度、美誉度,深入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是摆在平潭面前的一道重要考题。

  2021年起,平潭坚持下好全域旅游“一盘棋”,做足“旅游+”跨界融合大文章,全力打造以音乐、艺术为龙头的欢乐岛,以品牌赛事打造活力岛,以提升旅游体验打造舒心岛,加紧培育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海上环岛游、生态廊道游、乡村特色游、全岛智慧游、音乐演艺游、体育赛事游……眼下正值旅游旺季,岚岛特色旅游产品全面开花,五湖四海游客纷至沓来。今年“五一”小长假,平潭单日游客接待量最高超10万人次。

  对标国际,平潭旅游要素仍有需要提升和完善的空间。未来,需瞄准大众化和高端化不同的发展路径,深挖旅游品牌的特色,推出更多高质量的文旅跨界融合产品。同时,大力发展旅游节庆活动,利用线上线下各路平台多渠道宣传推广,多维度丰富游客体验,加速“诗和远方”深度融合。(记者 张哲昊)

附件:

政府文件全真版:

温馨提示: 请使用OFD阅读软件浏览源文件,如未安装点击下载

来源:福建日报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