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民养老函〔2025〕100号
废止,失效(
陈银平委员:
《关于加快推进医养结合 进一步提高健康养老水平的提案》(20252150号)收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近年来,我省加快构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优化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专业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目前,全省医养结合机构210家,医养结合床位5.8万张,158家医养结合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建立签约合作共2548对,一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开设老年人绿色通道率99.3%。但仍存在您在提案中提出的养老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下一步,我们将针对您提出的建议,结合职能,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科学规划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将养老服务设施用地需求纳入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予以统筹保障,落实新建小区按标准配建养老服务设施“四同步”要求,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增设养老服务设施。整合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资金,加大投入,推进基本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服务供给。
二、大力支持养老机构建设运营。“十四五”以来,累计向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发放开办及床位运营省级补贴1.23亿元,202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养老托育专项共15个项目,其中养老机构建设项目8个,中央预算内投资2.9亿元。通过资金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共同投资建设养老服务机构,扩大优质机构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医养结合,增加护理型床位供给,引导养老机构收住失能老年人,发展长期照护服务。
三、持续深化医养结合发展。加大支持公立医养结合机构发展力度,对公立医疗机构开展养老业务的给予每年每个床位2400元的运营补贴。鼓励有条件的养老机构举办医疗卫生机构、申请医保定点。将养老机构内设符合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医疗联合体管理,与医联体内的牵头医院、康复医院等建立双向转诊机制,提升养老机构的医疗能力。鼓励养老机构通过签约协作、家庭床位、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入医疗卫生服务,为机构老年人提供基本公共卫生、医疗康复等服务。
四、创新拓展智慧养老新场景。创新“智慧+”养老新场景,建设一批智慧养老院,会同工信部门组织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工作,聚焦居家、社区、机构等场景,组织研用双方结对攻关。加快“福见康养”公众服务平台建设,目前平台已基本实现老年助餐、居家服务、机构养老、养老资源地图的等功能的查询展示。下一步,将汇聚整合全省老年人、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设施、养老从业人员等全场景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综合业务统计、精准养老分析与趋势研判,为养老服务供需对接提供数据支撑。
五、全面加强养老服务人才建设。配合相关部门,持续推进高校、中职学校开设护理、老年人服务与管理、健康养老服务、康复等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持续开展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培训,和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2025年,省委、省政府将“培训养老服务从业人员1万人次”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
六、积极开展“银龄安康工程”试点建设。2025年在5个设区市(含平潭)开展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试点,为特殊困难老年人和80周岁以上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并将该工作纳入省老龄委2025年重点实事项目。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以保费补贴、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为老年人投保意外伤害保险提供有力支持,减轻老年人参保负担。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制定适当扩大投保对象范围、提高保险金额等更加普惠的工作举措。
七、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为老服务。开展2025年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活动评选推荐工作,对于积极组织或参与敬老爱老助老相关公益活动、为老年人提供相关服务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为老服务组织、公共服务窗口单位、企业等可参与评选“敬老文明号”奖项。会同省农业农村厅举办全省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公益创投大赛活动,开创服务“银发经济”项目,围绕互助养老与志愿服务等为老、助老领域,引导社会组织积极作为,获奖项目可获得奖金20000-150000元不等。对于组织或参与慈善、救助、扶贫等公益活动,倡导会员公益服务社会民众并产生成效的在参与社会组织评估时,可获得加分。
领导署名:王文才
联 系 人:王靖夷
联系电话:0591-87862801
福建省民政厅
2025年7月17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省政府部门
市、县(区)
国务院部门
中央驻闽机构
各省区市
新闻媒体
其他
省政府部门
市、县(区)
国务院部门
中央驻闽机构
各省区市
新闻媒体
其他
主办: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承办:福建省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 谷歌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