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20252137号提案的答复
闽文旅提案〔2025〕126号
刘志峰委员:
《关于开展祖地文化建设的提案》(20252137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祖地文化是连接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精神纽带和文化乡愁。近年来,我厅高度重视发挥祖地文化优势,通过系统性挖掘、保护、活化和传播祖地文化资源,增进海内外同胞的文化认同,促进民心相通。
一是深挖祖地文化内涵和当代价值。推动“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申报成功成为我省的第五个世界遗产,“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为我省第10个人类非遗。深入挖掘海丝文化、朱子文化、茶文化、福文化、闽都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八闽文化所蕴含的福建特色、中华基因、时代价值、国际元素、世界意义,打造福建文化标识,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精神力量,发挥祖地文化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的积极作用。
二是推进祖地文化的保护利用。设立国家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省级湄洲妈祖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朱子文化(南平)生态保护区、朱子文化(尤溪)生态保护区以及15个畲族文化生态保护示范点,推动非遗与相关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一体保护。在保护历史街区、传统街巷、古村落、古建筑群时,统筹做好周边道路、山水、人文内涵及历史风貌的可持续性保护,提升非遗项目存续能力,有效延续历史文脉,推进祖地文化的区域性整体保护。
三是增强祖地文化海外影响力。赴外开展“清新福建”文旅推介会、“茶和天下”雅集、“欢乐春节”等活动,广泛邀请当地文旅业界嘉宾、民众和闽侨闽商开展互动体验,开展南音、剪纸、掌上木偶、茶百戏等互动交流,展示祖地文化的风采和魅力。持续办好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旅游节、世界妈祖文化论坛等大型活动,邀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政府官员、侨领、企业家、艺术家等参与,讲好福建发展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下一步,结合建议以及我厅的工作职能及业务,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打造祖地文化名片。推动闽南红砖建筑、闽浙木拱廊桥、福州三坊七巷、妈祖文化史迹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推进中国舞狮文化、关帝文化信俗等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实施“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研究”项目,加快世界闽南文化交流中心建设,创作一批有影响力的两岸文艺精品,形成福建文旅世界品牌矩阵,使其成为福建走向世界的“金名片”。
二是突出文旅深度融合。以妈祖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等祖地文化为纽带,进一步挖掘祖地文化内涵,适时推出寻根谒祖、民间信俗、研学旅行等旅游线路和产品。深化闽台文旅融合发展,办好海峡两岸文博会、海峡旅博会等活动,指导开展海峡两岸(厦门)民俗文化节、海峡两岸(东山)关帝文化旅游节等海峡两岸民俗交流活动,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强化“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等品牌活动,以乡音乡情搭建海外侨胞心灵之桥。
三是搭建交流合作平台。高水平办好第十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海丝国际文化旅游节等品牌活动,注入更多国际化元素。推动实施“清新福建”全球文旅推介官认证计划、百名国际旅行商福建踩线活动等对外宣传推广项目,提升祖地文化的传播力。持续赴外开展“清新福建”文旅推介会、“茶和天下”雅集、“欢乐春节”等活动,加强与闽籍侨领、侨社沟通联系,吸引侨胞和港澳台同胞来闽旅游。
四是讲好祖地文化故事。依托Facebook(脸书)、X(原Twitter)、Youtube(优兔)等福建文旅海外社交媒体平台,深入开展福建文旅国际传播,讲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鼓岭故事”、福建作为世界红茶源头、泉州东方第一大港、福建土楼、海丝文化、闽南文化等福建文旅国际故事,擦亮“清新福建”品牌。
领导署名:肖长培
联 系 人:廖尚流
联系电话:0591-87671957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5年7月15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