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20251087号提案的答复
闽文旅提案〔2025〕86号
余昌鸿委员:
《关于我省重点培育“数字艺匠”助力数字艺术产业创新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省文旅厅对标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强省、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积极推进数字文旅建设,加快“数字艺匠”培育。一是注重政策引领。省政府出台《关于推动数字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把数字文旅建设融入“数字福建”建设框架,作为发展文旅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构建支撑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1+2+3+N”数字文旅发展格局,为我省数字文旅发展、“数字艺匠”培育提供了政策依据。省文旅厅制定实施《关于加强高素质文化和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文旅经济人才支持专项工作方案》,采取多种措施支持文旅企事业单位培育智慧旅游、数字艺术等文旅科技人才。二是实施数字赋能。推动文化、文博场馆、旅游景区、度假区、休闲街区等场所或相关空间,运用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数字科技运用,精心打造《月映武夷》《最忆船政》等一批深受游客喜爱的数字演艺项目。组织开展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通过数字化手段记录老艺人的技能艺能,并拍摄短视频广泛宣传,推进非遗数字化的转化运用。三是推进数字共享。成立福建博物馆文创联盟,引入数字文创企业,实施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联合开发,数字赋能,提升文创发展水平。
您在提案中关于拓展“数字艺匠”服务领域等建议对我厅深化数字文旅人才队伍建设具有很好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下一步,我厅将持续加强数字艺匠服务保障,努力建设高水平的数字艺匠队伍。一是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结合研究制定“十五五”全省文旅人才发展规划,加大文旅科技人才引进、培育力度,为智慧旅游、数字艺匠人才队伍发展提供政策加持。二是进一步搭建交流平台。持续举办文化和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博物馆文创大赛、“福”文化创意设计大赛、闽台文创周、文创市集、全省数字文旅应用场景示范案例和优秀案例评选等赛事和活动,为数字文创人才提供比赛竞技、展示交流平台。三是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支持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华侨大学、福建理工大学等高校建设数字文旅人才培训和实验实训基地,为数字文旅发展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跨界领军人才。支持省内高校建设文物数字化基地,依托高校教育资源优势,开展三维建模、数字孪生、AI修复等跨学科教育,培养“数字+文保”复合型人才。四是进一步深化数字赋能。支持各级文旅机构挖掘“福”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朱子文化、茶文化等特色文化内涵,采取数字媒体技术、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手段,打造具有福建特色特的数字艺术项目。持续开展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及记录成果转化工作,举办非遗数字技术与媒体技能提升班,提高非遗数字化水平。
领导署名:林守钦
联 系 人:张 可
联系电话:0591-86210023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5年7月1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