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20252147号提案的答复
闽文旅提案〔2025〕63号
林梓霜委员:
《关于加大力度支持关岳信俗(泉州)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提案》(20252147号)由我单位会同省财政厅、泉州市人民政府等单位办理。现将有关情况汇总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系统性保护,取得良好成效。
一是把握内涵,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对适应新时代新语境、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主旋律作用的优秀传统民俗,予以保护和传承。对不适应社会发展,带有封建糟粕的民俗,坚决予以摈弃,推动传统民俗成为展示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比如,将关岳信俗(泉州)纳入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大力宣传关羽、岳飞的忠义仁勇等事迹,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共振。
二是突出主题,组织开展传统民俗活动。结合重大节庆,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欢乐春节”“视频直播家乡年”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挖掘传统节日、民俗活动蕴含的时代价值、道德理念和精神内涵,培育正能量。加强对民俗活动的规范与引导,凸出传统民俗中增进人类健康福祉、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独特价值,彰显向上向善的内核,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三是创新形式,赋能文旅融合发展。推动传统民俗特色保护和功能提升,在展示展演、文化体验等活动中,融合美食、文创、演艺等业态,拓展“观礼+地方小吃+文创集市”等一批趣味性足、参与感强的文旅消费场景,助力文旅融合发展。
四是资金支持,夯实保护传承基础。设立省级非遗保护传承专项资金。2024年以来,省财政累计安排补助资金2.01亿元,统筹用于关岳信俗等项目保护传承和宣传。泉州市安排2025年文物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1500万元,将根据财力情况调整优化文物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的使用结构,同时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关岳信俗(泉州)申报国家级非遗和联合申报“关公信俗”人类非遗。
五是精心筹备,推进申报相关工作。泉州市围绕申报标准与流程,进一步梳理关岳信俗(泉州)的历史脉络、传承现状和独特价值等内容;同时,面向社会征集到1座明代万历三十二年的关王庙钟、1块清代乾隆年间的木牌上联、1口清代同治年间铸造的“通淮武庙钟”、1本清代木刻关圣灵签等重要文物,并妥善保存,作为申报国家级非遗的有力佐证。今年3月,泉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革市委会主委樊美清带队,赴山西沟通对接“关公信俗”联合申报人类非遗工作,并取得初步成效,双方将协同开展价值论证、交流研讨等跨区域协作。
六是强化宣传,营造保护传承良好氛围。一方面加强理论研究。2024年,泉州通淮关岳庙发起成立泉州市关公文化研究会,并举办泉州市首届“关公文化交流学术论坛”,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等单位40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以“关公信俗文化研究”为议题展开交流讨论,形成《首届关公文化论坛成果汇编》。泉州通淮关岳庙还与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合作设立“教研实践基地”,在加强民间信俗研究、推进两岸信俗交流、提升民间信俗精神纽带作用等方面形成合力。另一方面举办交流活动。2023年3月,泉州通淮关岳庙发起全国五大关庙文化交流之旅,开启国内关庙文旅融合发展新篇章,带动各地的关公信众也纷纷组团开启关公文化交流之旅,五大关庙影响日益扩大;推出通淮礼乐戏台活动,以戏剧、木偶、南音、民俗等表演形式,先后上演28期节目,集中展现泉州优秀的戏剧和传统艺术文化,让关岳信仰(泉州)与古城“烟火气”相互交融、相互成就;举办海峡两岸关帝文化节摄影大赛,推出关帝文创产品,扩大关岳文化受众群体。
您在提案中提出组建专班、协同推进、政策支持、加强研究的建议很有意义。下一步,我厅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吸纳您的意见建议,推动做好相关工作。
一、关于支持关岳信俗(泉州)申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问题。我厅将在职能范围内指导支持有关方面扎实做好资料整理、文本提升、宣传普及等筹备工作,待条件成熟时,按照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评审要求,积极推荐申报。
二、关于联合申报人类非遗代表作问题。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规定,我国政府每两年可以申报一个项目。根据当前的申遗规则和形势,申遗由国家层面统一研究和统筹组织,参与申遗的项目应当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关岳信俗(泉州)目前为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我厅将积极推动支持与山西等地联合申报。
三、扎实做好申报的相关工作。泉州市将探索成立关岳信俗(泉州)申报国家级非遗和人类非遗的专班运作机制,便捷优化沟通协调渠道,密切加强与联合申报工作指导单位民革中央、技术指导和支撑单位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互动联系,为申报工作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智力保障等;积极深化与联合申报的有关地市交流合作,建立完善跨区域协作机制;广泛运用各类宣传载体平台,进一步提升关岳信俗(泉州)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四、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省级层面将加大资金支持,并鼓励通过多种方式统筹资源,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以捐赠、资助等形式参与非遗保护。泉州市将配合省级设立专项申遗扶持资金和出台支持关岳信俗(泉州)保护传承的扶持政策,多渠道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并在今后年度预算中合理安排非遗保护经费,对关岳信俗(泉州)的数字化保护、活态传承、活化利用、学术研究等项目予以倾斜支持等,持续推进关岳信俗(泉州)申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联合申报“关公信俗”人类非遗代表性名录。
领导署名:林守钦
联 系 人:王锦萍
联系电话:0591-87118123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5年5月21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