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20252093号提案的会办意见
闽文旅提案〔2025〕30号
省委文明办:
《关于福建省春节民俗游神活动引发热点的提案》(20252093号)收悉,我单位的办理意见如下:
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2024年“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节在全球的共同节日,春节传递的和平、和睦、和谐等中华文明理念,伴随期待许下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并为之奋斗拼搏的价值观也引起广泛的共鸣。今年春节,我省各地非遗民俗活动精彩上演,群众参与感不断增强,“沉浸式体验”成为各地新春活动热词,非遗民俗文化、非遗手工技艺体验,成为游客来闽的热门选项,非遗在融入大众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凝聚精神、文化认同、共铸美好、追求和平的积极作用。近年来,我省以妈祖文化、闽南文化等祖地文化为纽带,开展针对两岸青少年为主体的研学旅游交流活动、客家文化和妈祖信俗研学体验营、闽台青年元宵民俗文化研习营、海峡两岸圣君文化交流暨张圣君华诞纪念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组织台湾同胞走进泉州天后宫、湄洲岛、漳州古城、圣君宫庙等地,通过文化参访、传统民俗展演及互动、非遗体验、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激发两岸青年学子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庄晏红委员提出的民间自发组织的“游神”等民间信仰活动需正确解读、正确引导等建议很有意义。
下一步,我厅将着力科学引导、有效管理、创新发展、正面阐释,发挥非遗在提升文化影响力,展示福建新形象中的重要作用。
一、科学引导。以培训骨干、普及教育、媒体宣传等方式,引导各级文旅部门,在尊重民间风俗习惯的同时,弘扬主旋律,凸出传统民俗中增进人类健康福祉、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独特价值,彰显向上向善的内核。
二、有效管理。加强部门协同联动,强化意识形态管理,有序引导活动规范开展,全面防范化解风险隐患,防止各种年俗民俗活动“走偏”“异化”现象和封建迷信抬头,防止破坏民俗活动庄重感和秩序性的情况发生。
三、创新发展。创新非遗+文创、非遗+旅游、非遗+体育等模式,引导各地精准把握引流点和消费点,在非遗展演、文化体验等活动中,导入美食、文创、演艺等新业态,培育具有亲和力的文创产品。
四、正面阐释。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强化民俗活动正向性、教化性、艺术性等方面的主流宣传阐释,严禁对“神力”的迷信解读,推动优秀传统民俗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领导署名:肖长培
联 系 人:王锦萍
联系电话:0591-87118123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5年4月17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