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20241204号提案的答复

闽文旅提案〔2024〕111号

2024-07-11 16:07
| | | |

答复类别:B类

张钟林委员

《关于加快“1号滨海风景道”旅游发展的提案》(20241204)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厅联合省交通运输厅着力推进“1号滨海风景道”建设,实现G228滨海风景道从总长1250公里观海度不足50%到总长1886公里观海度80%以上的突破,沿线已打造28家A级旅游景区,5家省级旅游度假区。主要做法:一是打造品牌IP。注册“1号滨海风景道”商标,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推介,发布1号滨海风景道宣传片,举办“1号滨海风景道”机车节、海骑英雄会等特色主题宣传活动。目前,“1号滨海风景道”百度搜索结果超过千万条,成为“热词”。二是成立旅游联盟。牵头成立由沿海六市一区组成的滨海旅游联盟,多次举办联盟活动,统筹协调滨海风景道相关工作,携力策划滨海旅游产品,联合开展《1号滨海风景道文旅开发建设》课题研究,启动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等六大类文化资源和水域、气候等八大类旅游资源普查三是深化交旅融合。联合省交通运输厅完成《福建省滨海风景道总体策划方案》,并做好服务设施、绿化景观等设计指引,及七条示范路段设计,其中:1号滨海风景道平潭段—平潭国际旅游岛北部生态廊道入选“第一批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典型案例”。下一步,将结合您的意见建议,重点做好:

一、构建文旅空间,形成“一道一带一区”的空间布局。滨海风景道由车行道和慢行系统构成,车行道两侧建设慢行系统,满足游客骑行、徒步、观光需求;“以道为轴”,风景道往外打造滨海旅游带,开发利用滨海、海上、海下、近海岛屿等发展空间;滨海旅游带往外邻近区域则形成延伸拓展区,通过“鱼骨状”交通网络,连接重点景区景点,进一步拓展滨海风景道功能。

二、差异化协同发展,结合各地景观特征、地域文化、资源差异,错位设计文旅产品。比如,宁德可以结合滩涂摄影主题建设霞浦摄影博物馆,平潭、漳州可以结合海底文物建设数字化水下考古基地,泉州可以结合世遗文化资源建设古城度假区,厦门可以结合特色产业建设鼓浪屿音乐岛,等等。

三、做好“+旅游”文章,与海洋渔业融合打造水乡渔村,与农业融合打造临海休闲农庄,与工业融合打造观光工厂,与体育融合发展海上休闲运动,沿线打造一批“+旅游”多业态旅游产品。

 

 

领导署名:吴新斌

  人:吴志超

联系电话:059187673668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4年7月10日

 

(此件主动公开)

 

来源: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返回顶部